廖佳瑜
持續質量改進在預防PICC置管并發癥中的應用
廖佳瑜
目的 探析持續質量改進在預防PICC置管并發癥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48例行PICC置管患者為研究資料,對所有患者實施持續質量改進管理,并對PICC置管患者行持續質量改進前后的并發癥發生率及患者滿意度進行對比分析。結果 所有患者實施持續質量改進后,患者中PICC置管管腔回血由16.67%降至4.17%;穿刺點出血由35.42%降至8.33%;局部感染由20.83%降至4.17%;靜脈炎由14.58%降至2.08%;導管堵塞由18.75%降至2.08%;導管脫落由14.58%降至0.00%,明顯優于實施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施持續質量改進后的患者滿意度為97.92%,高于實施前的81.2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PICC置管中的應用持續質量改進可降低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患者滿意度,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和應用。
持續質量改進;預防PICC置管并發癥;應用價值
持續質量改進是以系統論為基礎的,強調持續性和全程性的質量管理方法,PICC置管的主要適用人群為長期靜脈治療的患者[1-2]。在置管過程中如果護理不當,極易導致患者出現多種并發癥,對患者的身體健康產生嚴重影響。本研究選取48例行PICC置管患者為研究資料,對持續質量改進在預防PICC置管并發癥中的應用價值進行評價,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新余市人民醫院收治的48例行PICC置管患者為研究資料,其中,男25例,女23例,年齡24~85歲,平均(45.69±5.78)歲;PICC置管時間1~20d,平均(15.42±5.38)d。
1.2 方法 (1)在醫院內部選擇年資較高的、具備PICC置管資格且專業能力強、職業素養高的6名護理人員組成PICC置管管理小組。其中,3名護理人員負責對患者的臨床癥狀進行觀察,并完成臨床研究數據收集的重要任務。(2)加強對護理人員專業技能的培訓,醫院定期組織PICC專題報告會或講座,從而促進PICC患者置管全過程健康教育的完善性,并對護理人員的操作技術和操作能力進行定期考核。(3)規范PICC操作流程,制定具體的PICC操作流程,包括置管流程、封管流程、沖管及換藥流程等。(4)加強對PICC導管的維護在進行沖管和封管的過程中,使用脈沖式沖管,防止發生藥物殘留的狀況。使用生理鹽水進行封管,并定期更換肝素帽和敷料。(5)為患者制定家庭護理方案,為患者發放疾病介紹和家庭護理手冊,并要求患者定期到醫院復診。(6)為PICC置管患者制定特定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并對置管患者的滿意度進行了解,并根據患者的反饋采取相應的整改措施,實現持續質量改進。
1.3 評價指標 對所有患者實施持續質量改進前后的并發癥發生情況進行對比分析,并發癥主要包括PICC置管管腔回血情況、穿刺點出血情況、局部感染情況、靜脈炎發生情況、導管堵塞及導管脫落發生情況等[3-4]。
采用本院自制的患者滿意度調查問卷對行PICC置管患者實施持續質量改進改進前后的滿意度進行調查。調查問卷的內容包括:對就醫程序的滿意度、對護理人員服務態度的滿意度、對醫護人員專業素質的滿意度、對醫院環境的滿意度等。調查問卷的滿分為10分,7~10分表示患者對管理非常滿意,3~6分表示患者對管理滿意,3以下表示患者對管理不滿意,滿意度的計算方法如下:管理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5-6]。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PICC置管患者實施持續質量改進改進前后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所有患者實施持續質量改進后的并發癥發生情況均優于實施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PICC置管患者實施持續質量改進改進前后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n(%),n=48]
2.2 PICC置管患者實施持續質量改進改進前后患者滿意度比較 實施持續質量改進后的患者滿意度高于實施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PICC置管患者實施持續質量改進改進前后患者滿意度比較(n)
持續質量改進是指充分借助持續改進護理質量的平臺,并借助護理質量管理為基礎,以電子手冊為主要手段,實現對患者的全程自動監控[7-8]。使用護理質量管理體系為主要的評價系統,采用科學化的管理方式持續改進護理質量,可實現對護理質量的分析和健康,預見患者并發癥風險的存在。研究顯示,通過持續質量改進,護理人員可規范PICC置管的操作流程,避免在操作過程中出現意外引發并發癥[9]。
本研究結果顯示,所有患者實施持續質量改進后的并發癥發生情況均優于實施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施持續質量改進后的患者滿意度高于實施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結果與相關研究結果相符,可見持續質量改進可有效預防PICC置管并發癥的發生,此種管理方式可得到患者的廣泛認可。
綜上所述,在PICC置管中的應用持續質量改進可降低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患者滿意度,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和應用。
[1] 陳影紅.持續質量改進在外科患者管道護理中的實踐探討[J].當代醫學,2013,19(8):130-131.
[2] 張麗華,賴玉蓮.護理質量持續改進項目存在的缺陷與對策[J].當代醫學,2011,17(24):112-113.
[3] 馮菊華.持續質量改進在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護理中的實施及效果[J].華西醫學,2014,29(9):1720-1722.
[4] 李霞,唐志紅,田永明.彈力繃帶在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置管中的固定作用及效果[J].華西醫學,2013,28(6):915-916.
[5] 鄭艷,趙敏麗,蔣惲,等.對腫瘤患者實施PICC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觀察[J].護理學報,2011,18(7A):18-20.
[6] 劉春娟,劉麗容,劉建輝,等.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在腸外營養支持治療胃腸腫瘤患者中的應用現狀調查及效果分析[J].華西醫學,2014,29(4):763-764.
[7] 胡靜,雷軍,王飚,等.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在危重患者中的常見并發癥及護理[J].華西醫學,2013,28(12):1914-1917.
[8] 葉昱,馬靈,龔紅霞,等.運用改良塞丁格技術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臨床應用實踐[J].華西醫學,2012,27(12):1884-1885.
[9] 蘇琴,金瑛,陳霞君,等.持續質量改進在新護士PICC維護培訓中的應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5,23(11):118-120.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6.073
江西 338000 江西省新余市人民醫院(廖佳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