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明宏 鄭能方
小腿難治性骨折的顯微外科治療效果分析
施明宏 鄭能方
目的 探討顯微外科治療應用于小腿難治性骨折的治療效果。方法 選取小腿難治性骨折患者6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30例。其中對照組采取常規治療,實驗組采取顯微外科治療。結果 通過對患者的治療,實驗組的總有效率為93.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顯微外科治療小腿難治性骨折效果顯著,能夠促進骨折處愈合,手術創傷小,傷處能夠較快恢復,值得在臨床上推廣和使用。
小腿難治性骨折;顯微外科治療;效果分析
顯微外科治療是醫學上常用的一種治療方法,它主要利用光學的放大設備結合顯微外殼器材,經過精細的手術,將創傷的部位進行修復,從而達到愈合的目的[1]。難治性骨折是指小腿在嚴重骨折后后,由于多種因素致使傷處感染,導致骨頭外露、軟組織缺損等情況,而且在經多次手術仍無法治愈的現象,這種情況如果處理不好,患者將面臨截肢的痛苦[2]。采用顯微外科治療小腿難治性骨折是外科常用的治療方法,并取得了較好的成果。本文將分析采用外科治療應用于小腿難治性骨折的治療效果,具體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2014年在鷹潭市解放軍第一八四醫院治療的小腿難治性骨折患者60例,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其中實驗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齡23~46歲,平均年齡(35.0±2.6)歲。對照組30例,男22例,女8例,年齡25~46歲,平均年齡(38.0±2.6)歲。2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致傷原因為交通事故、重物撞擊、機械損傷等,造成小腿骨折?;颊呔鶠殛惻f性小腿難治性骨折。患者有小腿骨折處骨缺損、深度感染、骨外露等癥狀,均為難治性骨折較常見的癥狀?;颊咴谝酝闹委熤胁捎昧似胀ㄤ摪骞潭?,加壓鋼板內固定等措施。患者在以往骨折受傷后進行手術失敗,失敗1次的有6例,失敗2次的有12例,失敗3次的有12例,這些手術對患者的傷處有一定的愈合作用,同時也因手術不成功而引發了其他問題,從而形成了難治性骨折。
1.2 方法 根據患者的難治性骨折的具體癥狀,應用顯微外科治療方法進行治療。進行手術前,先對患者注射麻藥,待麻藥起效后,開始外科治療。對照組采取常規資料,主要是針對患者的骨折情況,采取清創、復位、固定等方式,對患者的創設進行治療的方法。
實驗組采取顯微外科治療,主要采用復合組織瓣移植后再造區供血,修復軟組織損傷和骨折缺損。對患者的小腿采用止血帶固定好,再沿著患者的骨折處呈l形狀切好3 cm的切口,逐漸切開患者傷處的皮膚及皮下組織,充分暴露患者腓腸肌內側和外側的動靜脈、神經。將患者的神經和脈部牽引到繞側,暴露橈骨的徑突,切開韌帶,暴露出患者的骨折線及關節面。將患者陳舊性的骨折加以刮除,當顯示出新鮮的骨面,在研究骨折的具體形式后,用克氏針將其固定好,在骨折線的垂直部位用顯微術開一小段骨鑿,再對橈骨的突出部分進行帶血管帝骨移植手術,移植完畢,采用克氏針將其固定。手術結束后,對患者進行常規的抗炎治療,在小腿骨折關節部分固定后的1周后,便可以拆線并進行小腿康復訓練?;颊叨ㄆ谧龊霉钦塾匣謴颓闆r復查。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術后的骨折愈合情況,以及骨關節的活動情況。顯效:患者小腿骨折得到愈合。有效:骨折得到較大恢復,關節有一定的活動障礙。無效:修復處仍得不到愈合,小腿活動障礙,難治性骨折癥狀沒有改變。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 SPSS 18.0 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通過治療后,2組小腿難治性骨折患者的治療都得到了一定的效果。其中實驗組的顯效15例,有效13例,無效2例;對照組顯效8例,有效12例,無效10例。實驗組的總有效率為93.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6.7%(P<0.05),證明采用顯微外科治療小腿難治性骨折效果更好。見表1。

表1 2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對比[n(%)]
小腿骨折是因多種因素造成小腿部位軟組織挫傷,骨頭折損,導致患者行動不便的疾病[3]。骨折后一般采取復位固定等手術治療,促使骨折部位骨骼愈合,肌肉損傷恢復[4]。小腿骨折本對患者的行動造成不便,如果造經手術治療后仍不能痊愈,引發感染、骨折處骨缺損例、深度感染、骨外露等癥狀,小腿骨折直接演變成難治性骨折,將會對患者的身心造成極大的創傷[5]。如果不能及時治愈,將會進一步引起小腿骨折處病變,嚴重的化患者將會面臨截肢的危險[6]。小腿難治性骨折大多是因為手術治療不徹底而導致的,手術期間,醫生對患者的骨折部位了解不夠深入,對內部骨折沒有治療到位,從而引發感染,造成骨骼處愈合不當,骨關節外露等[7]。小腿難治性骨折給骨科醫生帶來了挑戰,有一部分患者因治療不當不得不截肢,也有部分患者選擇繼續手術治療,但總體效果不佳。采用顯微外科術治療是近年來效果較好的方法,主要使用復合組織瓣移植后再造區供血,修復軟組織損傷和骨折缺損,這種方法創傷小,效果快,減少了患者治療小腿難治性骨折的手術次數和患者的痛苦,為患者節約了一定的經濟負擔[8]。
本研究結果顯示,采用顯微外科治療的實驗組,總有效率為93.3%,采用常規手術治療的對照組總有效率為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證明顯微外科治療小腿難治性骨折的治療效果更好。2組患者均經歷過手術,手術結果不佳而造成陳舊性骨折,因此常規手術治療只是針對患者表面創傷進行處理,而難以達到根治的效果。采用顯微外科治療能夠解決患者軟組織損失或活骨移植問題,在手術中再結合清創、固定術,能夠避免患者創傷部位再度感染,利用內固定讓骨折處快速愈合,因此治療效果更好。
綜上所述,采用顯微外科治療小腿難治性骨折效果顯著,能夠促進骨折處愈合,手術創傷小,傷處能夠較快恢復,值得在臨床上推廣和使用。
[1] 李起鴻,周仲安,馬樹枝.半環槽式外固定器的研制與臨床應用[J].中華骨科雜志,2013,56(14):78-79.
[2] 李肅偉.當今骨科感染的特點與對策[J].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13, 34(10):67-68.
[3] 丁俊琴,閆曉麗.腓腸肌皮瓣治療下肢慢性骨髓炎[J].中華外科雜志,2013,45(4):89-90.
[4] 王劍利,李起鴻.難治性股骨干骨不練的顯微外科治療[J].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56(3):51-52.
[5] 王玲,陳勇.小腿難治性骨折的顯微外科治療效果分析[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2,45(10):62-63.
[6] 翁永前,楊炳潮.選擇手術入路對腕舟骨骨折愈合的影響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2,70(18):19-20.
[7] 段駿,呂方鳴.交叉克氏針在兒童有移位肱骨髁上骨折的運用[J].中國臨床研究,2013,77(3):46-57.
[8] 周炎,劉祥.單側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在治療骨不連中的應用[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2,77(4):38-39.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3.046
江西 335000 鷹潭市解放軍第一八四醫院 (施明宏 鄭能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