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 巍 藍春祎 韋銘銘
PFNA治療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臨床療效分析
韋 巍 藍春祎 韋銘銘
目的 觀察PFNA治療對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擇82例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行分組研究,按照手術方法不同,將其分為對照組(40例)和觀察組(42例)。對照組實施動力髖螺釘(DHS)治療;觀察組實施股骨近端髓內釘(PFNA)治療。對比2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及療效。結果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臥床時間、骨折愈合時間分別為(73.8±10.2)min、(145.8±57.3)mL、(12.1±2.7)d、(4.1±0.8)m,均顯著優于對照組(94.7±11.6)min、(342.6±102.4)mL、(37.2±7.4)d、(8.3±0.7)m,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2.38%,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7.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PFNA治療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具有術中出血量少、手術時間短、術后康復快、并發癥發生率低等優點,術后患者還可以盡早開展功能鍛煉。
股骨近端髓內釘;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
股骨轉子間骨折發生于股骨頸基底直至小轉子以上部位,是一種常見的股骨近端骨折,多見于老年人[1]。保守治療會使患者發生較多并發癥,且死亡率也較高。因此目前臨床上對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主要采用手術治療,手術治療能有效促進患者早期的功能鍛煉,肢體功能的恢復,從而改善預后[2]。為了探討股骨近端髓內釘(proximal femoral nail,PFNA)和動力髖螺釘(dynamic hip screw,DHS)對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的臨床療效,本文選取82例老年股轉子骨折患者進行對比研究,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7月~2014年8月廣西河池市第三人民醫院骨科收治的82例老年股轉子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為不穩定性股骨轉子間骨折,Evans分型在II型及以上。受傷原因:交通事故45例,摔傷27例,高處墜落傷10例。按照手術方法不同,將其分為對照組(40例),實施DHS;觀察組(42例),實施PFNA。其中對照組有男15例,女25例,年齡70~83歲,平均(76.1±8.5)歲,骨折分型:II型9例,III型18例,IV型13例;觀察組有男16例,女26例,年齡71~84歲,平均(76.8±9.1)歲,骨折分型:II型10例,III型18例,IV型14例。2組患者在年齡、性別、骨折情況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手術方法 觀察組采用PFNA治療,具體方法為:患者采用蛛網膜下腔阻滯進行麻醉,取仰臥位,先對患肢進行牽引、內收、內旋等處理,使骨折復位。在C型臂X光機的直視下,在大轉子頂部做長度約為4 cm的直形切口,鈍性分離外展肌纖維,然后在大轉子的頂部插入一導針,并深入髓腔內,在導針指引下,使髓腔擴大。根據X射線平片結果來挑選適宜的PFNA主釘,PFNA主釘插入深度要適當,沿著股骨頸的中軸插入導針,直至股骨頭關節的下面約10 mm。接著在股骨近端皮質進行開孔,并將旋轉刀片插入,旋轉刀片先處于鎖定狀態,在瞄準器的幫助下將遠端螺釘鎖定,通過C型臂證實內固定成功后即可將切口縫合。
對照組采用DHS治療,具體方法為:患者取仰臥位,在C型臂X光機直視下使骨折復位,接著在股骨外側大轉子處做切口,使股骨干的上段和大轉子充分暴露。使用DHS定向器進行定位,再將導針打入股骨頭下,擰入長度適當的加壓螺釘,用皮質骨螺釘使鋼板和股骨干固定,最后再擰入抗旋轉螺釘。
1.3 觀察指標 觀察2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臥床時間、骨折愈合時間以及后并發癥的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臨床療效對比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術中出血量更少,手術時間、臥床時間及骨折愈合時間更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臨床療效對比(x±s)
2.2 2組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術后觀察組患者有1例肢體縮短,并發癥發生率為2.38%;對照組患者有1例肢體縮短,2例髖內翻,1例內固定物松動,2例螺釘切除,1例深靜脈血栓,并發癥發生率為17.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319,P=0.021)。
股骨轉子間骨折主要是由低能量損傷導致的,且多見于老年人。因為大部分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年齡偏大,且多合并內科疾病,如果采用保守治療,患者臥床時間比較長,容易發生嚴重并發癥,威脅生命安全。因此適合進行手術治療,能夠恢復患者骨折處解剖對位對線,有利于骨折處的愈合,防止發生畸形愈合,為下肢功能恢復奠定基礎[3]。
對于伴有骨質疏松癥的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治療時如果內固定失敗,容易導致下肢外旋、髖關節內翻、短縮等骨畸形。目前臨床治療股骨轉子間骨折主要使用髓外(DHS)和髓內(PFNA)兩種固定系統。老年患者之所以發生股骨轉子間骨折是因為骨質疏松,具體表現是骨質量和強度均降低,從而使內固定和骨之間的力度不夠,術后易發生內固定松動、斷裂等[4-5]。
DHS的不足之處是術后防旋能力不夠,DHS為偏心固定系統,當患者有嚴重骨質疏松時,骨折傷及股骨矩就容易導致螺釘切割股骨頭,鋼板折斷。PFNA是內固定系統,優勢是其頭釘使用旋轉刀片進行固定的。PFNA旋轉刀片有抗旋轉和成角穩定的優點,其末端的刀面較大,可有效增加接觸面積,因此可對周圍骨質引起壓力較大的壓縮,使其與骨質能貼合緊密。未鎖定的刀片最后擊入時自旋進入骨質,對骨質加壓,尤其是在骨質疏松的情況下具有更好的把持力,增強了穩定性,可防止旋轉和內翻畸形[6-7]。PFNF的防旋刀片可對骨質加壓,就算是骨質疏松,也可有效防止旋轉和內翻畸形,且患者術后可以早期進行活動,進行功能恢復訓練[8]。PFNA手術操作步驟簡單,患者創口較小,且時間短,出血少,固定牢靠。而DHS手術的創口較大,對骨膜剝離較多,出血也比PFNA要多,對骨折愈合造成影響。目前臨床上治療老年骨質疏松股骨轉子間骨折PFNA是較為理想的材料。
研究結果顯示,相比于實施DHS治療的對照組,實施PFNA的觀察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更少(P<0.05),手術時間、臥床時間及骨折愈合時間更短(P<0.05),且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PFNA治療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的臨床效果好,是理想的內固定物,具有創傷小、固定牢、防切割、防旋轉等優點,術后患者還可以盡早開展功能鍛煉。
[1] 洪尚浩.用PFNA治療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的療效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4,12(13):225-226.
[2] 杜會明.PFNA內固定術治療股骨轉子間骨折的臨床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2015,21(10):103-104.
[3] 倪俊林,盧弘栩,戴永平.兩種不同方法治療老年不穩定型粗隆間骨折的療效觀察[J].吉林醫學,2014,35(35):7898.
[4] 李永軍,劉明勛.PFNA治療不穩定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的療效分析[J].當代醫學,2015,21(13):35-36.
[5] 黃國平,許永金,王俊新,等.LCP、DHS、PFNA治療不穩定型股骨粗隆間骨折療效的比較[J].醫學綜述,2014,20(22):4220-4222.
[6] 潘高峰,丁龍鎮,何立斌,等.應用PFNA治療63例老年股骨轉子周圍骨折[J].基層醫學論壇,2014,18(35):4772-4773.
[7] 王亮,劉德忠,蘇金平,等.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PFNA固定與半髖置換手術治療對比[J].中國實用醫藥,2014,9(6):42-43.
[8] 李棟,丁彬,趙一貧.PFNA與LPFP治療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的臨床療效比較分析[J].浙江創傷外科,2014,19(5):764-765.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3.055
廣西 547000 廣西河池市第三人民醫院四肢創傷手外科 (韋巍藍春祎 韋銘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