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東紹
持續低壓灌注下經尿道前列腺電切手術治療高危前列腺增生的臨床分析
許東紹
目的 探討在高齡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治療中應用連續低壓灌注下經尿道分區前列腺電切手術(TURP)的臨床療效與安全性。方法 以100例高齡高危BPH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50例,所有患者均行TURP手術治療,對照組采用常規手術方式,觀察組在連續低壓灌注下進行手術,對比2組的手術時間、切除組織量、術中出血量、并發癥情況、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IPSS)、生活質量(QOL)以及最大尿流率(Qmax)。結果 (1)觀察組的平均手術時間(54.2±11.7)min,平均切除組織(35.3±4.5)g,平均術中出血量(125.7±22.4)mL,平均拔管時間(3.54±0.52)d;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觀察組術后出現切口出血3例,暫時性尿失禁2例,尿道外口狹窄2例,并發癥發生率為14%;對照組術后出現切口出血7例,暫時性尿失禁5例,電切綜合征(TURS)3例,尿道外口狹窄3例,永久性尿失禁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
38%;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3)治療前,2組患者的IPSS、QOL及Qmax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觀察組的各項指標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高齡高危BPH患者TURP治療中應用低壓灌注,可以明顯減少手術時間,減輕對患者的損傷,提高治療效果與手術安全性,術后明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與生活質量。
前列腺增生;持續低壓灌注;經尿道前列腺電切手術(TURP)
高危BPH通常是指70歲以上,合并有心、肺、腦、肝、腎等基礎疾病的良性BPH患者,臨床中針對高危BPH的治療方法多采用保守治療或恥骨上膀胱穿刺造瘺術為主,TURP是現階段BHP治療的金標準,但是高危BPH在TURP術中經常會發生TUR綜合征、出血等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與安全。有報道稱[1],連續低壓灌注沖洗下TURP可以明顯減少上述并發癥的發生。本研究通過臨床病例資料探討在高齡高危BPH治療中應用連續低壓灌注下TURP的臨床療效與安全性,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以防城港市第一人民醫院泌尿外科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高齡高危BPH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中,年齡72~89歲,平均(78.5±7.2)歲;病程3~9年,平均(5.7±0.8)年;IPSS[2]28~35分,平均(30.6±6.4)分,QOL 5~6分,平均(5.2±1.1)分,Qmax(7.5±1.7)mL。觀察組中,年齡70~88歲,平均(77.4±6.6)歲;病程4~11年,平均(5.5±0.5)年;IPSS[2]28~36分,平均(31.5±6.2)分,QOL 4~6分,平均(5.5±1.2)分,Qmax(7.3±1.5)mL。所有患者入院前均有尿頻、排尿困難、尿不盡等典型癥狀,且在年齡,病程,IPSS、QOL、Qmax評分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1.2.1 術前準備 2組患者術前均行恥骨上膀胱造瘺,完善相關檢查,對于合并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的患者給予相應控制血壓、改善心肺功能、糾正心率失常等對癥治療。
1.2.2 手術方法 (1)對照組:2組患者均采用腰麻或硬脊膜外阻滯麻醉,取截石位,手術設備采用F 24電切境(沈大內窺鏡公司),電切輸出功率120 W,電凝功率80 W。TURP手術前行膀胱穿刺造瘺,膀胱充盈后穿刺針引導套管進入膀胱并妥善固定。進鏡后觀察膀胱、輸尿管、前列腺、精阜及外括約肌的位置與形態,采用切除法于6點處切一標志溝達包膜,并以此為標準切除前列腺左葉,再切右葉,后換成電切環修切12點和前列腺尖部,修平后唇,使前列腺部尿道形成平滑的漏斗通道。
(2)觀察組:在上述手術方法基礎上以5%的甘露醇沖洗液,低壓灌注,術中注意觀察套管是否通暢,術后留置F 16尿管,持續膀胱沖洗使用,1~3 d后拔除。對手術時間>1 h的患者靜脈推注速尿20 mg,術后24 h內繼續嚴密觀察生命體征,監測心肺、血氧飽和度等,持續低流量給氧。術后鎮靜、止痛,必要時術后應用PCEA自控鎮痛泵鎮痛,預防膀胱痙攣的發生。
1.3 觀察指標 對比2組的手術時間、切除組織量、術中出血量、并發癥情況、IPSS、QOL以及Qmax。
2.1 手術情況 觀察組的平均手術時間(54.2±11.7)min,平均切除組織(35.3±4.5)g,平均術中出血量(125.7±22.4)mL,平均拔管時間(3.54±0.52)d;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手術情況對比(±s)

表1 2組手術情況對比(±s)
組別例數手術時間(min)切除組織(g)術中出血量(mL)拔管時間(d)對照組5078.6±10.258.5±7.6164.5±21.55.6±0.55觀察組5054.2±11.735.3±4.5125.7±22.43.54±0.52 P值<0.05<0.05<0.05<0.05
2.2 并發癥情況 觀察組術后出現切口出血3例,暫時性尿失禁2例,尿道外口狹窄2例,并發癥發生率為14%;對照組術后出現切口出血7例,暫時性尿失禁5例,電切綜合征(TURS)3例,尿道外口狹窄3例,永久性尿失禁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38%;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本組暫時性尿失禁患者經功能鍛煉后排尿功能基本恢復正常;尿道外口狹窄患者經尿道擴張后有所好轉。
2.3 IPSS、QOL及Qmax 治療前,2組患者的IPSS、QOL及Qmax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觀察組的各項指標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IPSS、QOL及Qmax對比(s)

表2 2組患者IPSS、QOL及Qmax對比(s)
組別例數IPSS(分)QOL(分)Qmax(mL)對照組5011.3±6.64.7±1.2 8.5±1.2觀察組50 8.8±1.43.6±1.116.5±4.3 P值<0.05<0.05<0.05
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劇,BPH的發病率明顯增高,傳統的開放性手術對于患者的損傷較大、手術風險高,而且術后需要膀胱造瘺或長期留置尿管,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目前,20世紀80年代TURP成為BPH治療的金標準,臨床研究顯示[3]在持續低壓灌注下行TURP不僅可以保證術野清晰、便于盡快切除多余組織及止血,同時還能抑制水分吸收,避免TURS的發生。
TURP術通過切除增生的前列腺的腺體組織以達到尿道通暢的目的,但是術中沖洗液大量進入血液循環,會使循環壓升高,血清鈉明顯下降,導致一系列并發癥的發生,甚至造成患者死亡,研究顯示TURP術的死亡率約為0.6%~1.6%[4-5]。因此,在TURP術中要盡量減少出血與周圍組織的損傷,減少沖洗時間與手術時間。通過連續低壓灌注可以使膀胱始終保持低壓狀態,抑制靜脈竇對灌注液的快速吸收,同時可以保持術野清晰,又使滲透量降到最低。
術中對于出現TURS先兆的患者應及時給予速尿+地塞米松+靜滴+5%氯化鈉100~200 mL[6-8],如果包膜穿孔,靜脈竇開放,應立即終止手術;對于手術時間>1 h的患者應常規靜脈推注速尿20~40 mg,本組1例患者在修切膀胱頸時,發生三角區穿孔,經上述處置后緩解。
綜上所述,在高齡高危BPH患者TURP治療中應用低壓灌注,可以明顯減少手術時間,減輕對患者的損傷,提高治療效果與手術安全性,術后明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與生活質量。
[1] 張國飛,陳安龍,鄧瑋,等.低壓灌注下經尿道分區等離子剜切治療高齡高危前列腺增生[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4,14(4):342-343.
[2] 文瀚東,潘鐵軍,王濤,等.改良經尿道等離子體前列腺剜除術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118例[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1,11(10):927-929.
[3] 趙軍,張寧,胡嵐亭,等.高齡高危患者經尿道前列腺氣化電切術療效分析[J].中國內鏡雜志,2012,44(7):734-737.
[4] 吳越,張國飛,鄧瑋,等.低壓灌注經尿道前列腺四區分割法等離子體剜切術治療前列腺增生的臨床研究[J].中華腔鏡泌尿外科雜志(電子版),2011,5(2):55-58.
[5] 鄧瑋,吳越,張國飛.術中膀胱造瘺低壓灌注對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手術效果及并發癥的影響[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13,36(2):216-222.
[6] 吳桂強,劉成倍,徐偉.經尿道汽化電切術和開放性手術治療重度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療效比較[J].廣西醫學,2013,35(12):1635-1638.
[7] 王忠,陳彥博,陳其,等.經尿道前列腺鈥激光剜除術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療效研究[J].現代泌尿外科雜志,2013,18(6):535-537.
[8] 任福祥.經尿道等離子體雙極電切術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臨床療效[J].中國當代醫藥,2013(32):374-375.
10.3969/j.issn.1009-4393.2016.8.053
廣西 538021 防城港市第一人民醫院 (許東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