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志霞
整體性護理對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護理干預效果
馮志霞
目的 分析與探討整體性護理對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護理干預效果。方法 選取50例接受肺泡表面活性物質治療的呼吸窘迫綜合征新生兒,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5例。對照組患兒實施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患兒實施整體性護理干預。結果 觀察組患兒治療有效率為96.0%,對照組患兒治療有效率為72.0%,觀察組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整體性護理有助于有效治療呼吸窘迫綜合征,降低患兒病死率與并發癥發生率,值得臨床應用與推廣。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臨床表現;護理干預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為肺表面活性物質缺乏所致,多見于早產兒,但是也可發生在糖尿病母親所生新生兒、剖宮產嬰兒、圍生期窒息所出生的新生兒。生后數小時出現進行性呼吸困難、青紫和呼吸衰竭。一旦病情發展至晚期,就會有引發患兒多臟器功能性衰竭的可能性,對患兒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威脅[1]。所以,在治療呼吸窘迫綜合癥基礎,對其實施必要的護理干預,能夠有效保護患兒器官功能,避免并發癥發生。本研究探討整體性護理對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護理干預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50例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貴州省遵義市第一人民醫院接受治療的呼吸窘迫綜合征新生兒,以隨機方式將其平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5例。對照組男15例,女10例,出生天數0~2 d,平均(1.2±0.5)d;觀察組中,男19例,女6例,出生天數0~2 d,平均(1.0±0.6)d,2組患兒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所有患兒實施肺表面活性物質替代治療,固爾蘇由意大利凱西制藥公司生產,由豬肺提取(全名:豬肺磷脂注射液)濃度為120 mg/1.5 mL、用藥劑量為100~200 mg/kg。
1.2.1 對對照組患兒實施常規護理,遵醫囑予呼吸機無創CPAP模式或有創呼吸機(同步間歇指令通氣(synchronized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SIMV)、模式匹配AC算法(Aho and Corasick,AC)、持續正壓通氣(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模式輔助呼吸,病情相對較輕的予頭罩吸氧。
1.2.2 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對觀察組患兒實施整體性護理,具體護理內容包括。
(1)呼吸機護理。應用呼吸機前,應該對呼吸機參數進行合理設置,以此達到最佳通氣和氧合的目的,根據患兒忍耐度對呼吸機壓力逐漸提升,對嚴重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宜用呼吸機模式SIMV和AC、有創CPAP模式輔助機械通氣,CPAP能使肺泡在呼氣末保持正壓,防止肺泡萎陷,并有助于萎陷的肺泡重新張開。對輕度RDS應早期使用CPAP,壓力0.28~0.49 kPa(3~5 cmH2O);嚴重的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呼吸頻率35~45次/min,吸氣峰壓1.96~2.45 kPa(20~25 cmH2O),PEEP 0.39~0.49 kPa(4~5 cmH2O)護理人員在用呼吸機幫助患兒呼吸過程中需要對患兒呼吸頻率、節奏等和呼吸機同步與否
對2組患兒實施相應護理后,觀察組患兒治療有效率為96.0%,對照組患兒治療有效率為72.0%,觀察組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兒治療效果比較(n)

注:與對照組比較,χ2=5.36,aP<0.05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發生是由于肺表面活性物質缺乏所致,肺泡表面張力增加,呼氣時肺內殘余氣減少,肺泡逐漸萎陷、不張,導致通氣不良,出現缺氧發紺、酸中毒,肺血管阻力增加,心灌流量減少,在肺泡表面形成一層透明膜[4]。因而采用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質替代治療是針對呼吸窘迫綜合征病因的特效療法。早期使用豬肺磷脂注射液治療能夠有效降低患兒病死率,減少肺出血及顱內出血等嚴重并發癥[5-6]。隨著患兒病情惡化會產生吸氣費力、呼吸窘迫、煩躁不安、發紺等情況,X線顯示患兒雙肺出現間質性浸潤,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在臨床上可分為四期,最嚴重的是第四期,所以我們在臨床上越早使用效果越好。在治療呼吸窘迫綜合征的同時,必須對患兒實施必要的臨床護理干預,對患兒面色、血壓、呼吸及心率血氧飽和度等進行密切觀察,如果患兒出現異常情況必須及時向醫生報告,并配合緊急處理[7-8]。本研究對觀察組患兒實施整體性護理干預,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治療有效率為96.0%,對照組患兒治療有效率為72.0%,觀察組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整體性護理有助于有效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降低患兒病死率與并發癥發生率,對患兒的預后有很好的效果,對今后患兒給社會的負擔也有所減輕,值得臨床應用與推廣。
[1] 王斐,井蘇楠,宋磊,等.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30例臨床護理探討[J].中外醫療,2013,32(1):158,160.
[2] 蔡慧華.鹽酸氨溴索對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癥的預防作用[J].醫學信息,2014(21):360.
[3] 王秀菊,崔玉芳,王雅群.護理干預在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預防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2014,24(7):4112-4113.
[4] 王素春.呼吸窘迫綜合癥的觀察與護理[J].中國保健營養(中旬刊),2014,24(2):634.
[5] 徐紅梅.鹽酸氨溴索霧化吸入預防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癥[J].中國保健營養(中旬刊),2014,24(4):1966-1967.
[6] 張國英,湯秀芳,楊少華.密閉式吸痰對新生兒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動脈血氣的影響及護理干預[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3): 238-239.
[7] 趙靜,譚啟明.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應用固爾蘇的護理[J].中國民康醫學,2008,20(4):328.
[8] 張衛紅.持續正壓通氣在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治療中的觀察及護理[J].中國基層醫藥,2011(17):2439-2440.
貴州 563000 貴州省遵義市第一人民醫院新生兒科 (馮志霞)進行密切觀察,注意人機對抗、呼吸機溫濕度適當,以免減少呼吸道的分泌物,有利于通氣與換氣功能正常進行。
(2)呼吸道護理。為確保患兒呼吸道通暢,臨床護理人員需要對患兒呼吸情況密切觀察,如果患兒呼吸道中出現分泌物,必須以吸痰法將呼吸道分泌物吸出來,然而要避免吸痰管口過小或過大,如果過小會對吸痰效果產生影響,如果過大會產生大量負壓,引發患兒肺部塌陷或者肺擴張[2]。吸痰器的壓力一定維持在100 mmHg,所以在抽吸患兒口腔或者鼻腔分泌物時,要分開使用吸管,1根吸痰管只能使用1次,避免污染、抽吸時間過長,時間不能超過10~15 s,如連續吸痰,要間隔3 min,吸痰前后都要予加大氧流量,如果氣管吸痰過程中患兒痰黏稠,嚴格遵醫囑予氨溴索或生理鹽水氣管內灌洗,注意無菌操作,吸干凈氣管內的痰液,保持呼吸道通暢。
(3)用藥護理。臨床護理人員在患兒用藥期間需要對患兒液體輸入量進行密切觀察與記錄,避免液體輸入過量而導致患兒肺水腫病情加重,為避免患兒呼吸道感染,應該遵醫囑對患兒實施抗生素(如頭孢孟多、頭孢他定、美羅培南等)藥物治療。護理人員在患兒用藥時對其用藥后負面反應予以密切觀察。如果患兒出現煩躁、嘔吐、腹瀉及面色潮紅、全身皮膚紅斑等現象,一定要減慢輸液速度。
(4)心理護理。因為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具有呼吸困難、病情危重等臨床特征,患兒隨時有生命危險,所以患兒家屬往往會產生焦慮、擔心自己的寶寶以后有什么后遺癥,與家屬溝通到位,進行講解本病的有關知識取得家屬的理解,積極配合我們的治療,以取得圓滿的效果。
1.3 療效評價標準[3]治愈:患兒臨床癥狀全部消失,呼吸通暢;有效:患兒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呼吸通常度較治療前明顯改善;無效:患兒臨床癥狀無任何改善。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對比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0.3969/j.issn.1009-4393.2016.8.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