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多云
摘 要:晨讀在學校教育中的作用,已被許多專家和學者認可。實踐證明,通過有效的晨讀,可以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關鍵詞:晨讀 ; 重要性 ;內容 ; 組織及形式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27-0230-29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7.003
很多中職學校都把晨讀當作一堂早自習課來對待,在自習上通常由教師安排學生來背誦課本上的知識內容,并沒有充分發揮晨讀的教育作用。我所說的晨讀是指在早自習開始的一段時間內安排學生“集體朗讀”。通過“朗讀”可以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學生思想品德的健康成長,好處多多。
一、我校中職生晨讀現狀
眾所周知,中職學生大多通常在初中或高中階段學習成績較差,原因不是他們的智力差,而是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造成的。他們進入中職學校就讀,這些不良的學習習慣不能在短時間內得到糾正,在學習上還是存在很多問題,比如說不能很好地利用早自習來學習。在早自習上,有一部分學生也在認真讀書,而有一部分則無所事事,還有些學生則在打瞌睡或是說話、打鬧,紀律較差。這樣下來,早晨的寶貴時間就被浪費了。
二、晨讀的重要性
(一)集體朗讀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若要使中職學生很好地將早自習的時間利用起來,在自習一開始安排學生集體讀是非常有效的方法。通過集體朗讀式,可以讓學生領會到朗讀的魅力,那整齊、洪亮的朗讀聲會深深的打動學生,振奮他們的精神,使他們不會再有疲倦感,使他們將精力集中在朗讀文章上面。尤其是那些學習主動性不強的學生,集體朗讀對他們有很好的帶動作用,能使他們跟上大家的節奏進行朗讀。這樣一來,自習課上,就不會有無所事事和說話、打鬧的學生,人人都有事干,長期堅持下去,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并且這樣的學習主動性會逐漸地向其他課堂滲透,有助于養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早自習上集體朗讀的時間通常可以安排在15到20分鐘,通過集體朗讀,學生的精神振作起來,在接下來的自習時間內,學生可以記憶各門課程的知識。早自習這段時間,大腦的記憶性是最佳的,大腦經一夜的休息,疲倦的腦子得到了恢復輕松,記事也特別快。這樣一來,早自習上學生背誦知識的時間雖然少了,但是記憶的效率提高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朗讀可以提高中職學生的寫作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
早自習上集體朗讀的內容多樣,可以涉及一些優秀的記敘文、議論文、散文,或者說一些優質的高考作文,通過朗讀,學生可以領略到文章的構思,記住一些優美的詞語。學識淵博的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 “吟詠的時候,對于探究所得的不僅理智地理解,而且親切地體會,不知不覺之間,內容與理法化而為讀者自己的東西了, 這是最可貴的一種境界。”通過朗讀將會使學生的語文寫作水平得到提高。同時,通過朗讀可以讓學生培養語感,使得他們在與別人交流時,語言流暢,講起話來不費思索,通達順暢,無形中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
(三)晨讀可以促進中職學生思想品德的健康成長
從事過中職教育工作的人大多都能體會到,中職學生不好管。這是因為中職生的自我約束能力較差,在學校里經常會發生違反校紀校規的現象。從心理學角度看,中職生正處于心理叛逆期,對于教師和家長的批評不能正確對待,同時很容易被社會上的一些不正之風引誘走上歧途。因此,中職學校對學生的品德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如何做好中職生的德育工作?利用晨讀就是一種很好的途徑。可以在晨讀內容里面涉及一些國學經典,或者當代的一些歌頌中華傳統美德的文章,讓學生在晨讀中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精髓,養慧靜心,提升自身的德育境界。
(四)晨讀可以促進中職學生的外語學習
從事過中職教育的人大多都知道,學生不喜歡學習外語,他們厭倦了單純的背單詞和語法,在考試中外語成績也很差。這是因為他們不愛說外語,沒有體會到外語口語表達的樂趣,沒有領悟到學習外語的語感的重要性。要想糾正學生學習外語的這個誤區,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晨讀。可以在晨讀的內容里面涉及一些優美的短文和口語,讓學生大聲地讀出來,在讀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語感,促進外語的學習。
三、晨讀的內容
晨讀的內容是多樣的,學校和學校之間都不同,其實也沒必要千篇一律,相互模仿。學校可以根據自己實際情況,組織教師編輯適合自己學校的晨讀讀本。除了前面所說的各種優秀作文、國學經典、外語短文和口語,還可以涉及唐詩宋詞、寓言故事、愛國經典詩文等等。可以將這些晨讀內容分類,形成不同的章節,讓學生在晨讀中反復朗誦。這些文章既可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也能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開闊視野,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積累了智慧,擴充了寫作的素材,陶冶了情操。
四、晨讀的組織及形式
要想充分發揮晨讀的作用,在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之前靠學生的自覺行為是不夠的,要有教師來組織。教師可以讓學生全班集體朗讀,讓學生從中領略節奏感,欣賞韻律美。為了搞活晨讀氣氛,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分組朗讀比賽,采取領讀、自由讀、接力讀、分角色讀等多種形式,使晨讀氣氛變得活躍,讓學生在晨讀中獲得更多的快樂和愉悅,從而對晨讀產生濃厚的興趣,培養出喜歡晨讀的好習慣。也可以教師與學生一起晨讀,使學生受到感染,從而進一步提高他們的積極性,使學生更大聲更認真地讀。
[責任編輯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