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水梅

一走進地處廈門灣南岸的漳州招商局經濟技術開發區,我就隱隱發現,自己似乎籠罩在一個巨大的、無形的“磁場”中。隨著采訪的深入,這股“磁力”在我腦中漸漸清晰,漳州開發區匯聚名優資源的“廈大系”教育,在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中,深刻地影響了漳州開發區的方方面面。
“廈大系”全齡段精英教育是從廈門大學嘉庚學院幼兒園、廈門大學附屬實驗小學、廈門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到廈門大學嘉庚學院“一站式”的教育體系。2003年,廈門大學漳州校區正式投入使用,標志著漳州開發區建設發展“廈大系”教育資源的開始。三面環山的廈大漳州校區,與廈大本部隔海相望,共同構建“校在海上,海在校中”的獨特格局。從此,漳州開發區的教育事業一路乘風破浪,廣大開發區人始終與時代同步,勇立潮頭、開拓奮進,“廈大系”教育無疑是漳州招商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前進路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有一種力量叫傳承”。1921年,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創辦廈門大學。近百年來,學校秉承“自強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訓,目前已經成為一所學科門類齊全、師資力量雄厚、居國內一流、在國際上有廣泛影響的綜合性大學。俗話說得好“一位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1921年6月,林文慶先生應陳嘉庚先生邀請,從新加坡前往廈門。在此之前,他成立了“林文慶基金”,把一塊面積51英畝的土地分成三份,分贈給自己的家人、萊佛士學院和廈門大學,而他贈給廈門大學的份額占了其中的五分之三。7月,林文慶到達廈門大學,開始了自己長達16年的廈門大學生涯。《大學》首句中的“止于至善”被作為廈門大學的校訓,林文慶到任當晚便召開會議,宣布要將廈門大學“辦成一生的非死的、真的非偽的、實的非虛的之大學”。魯迅先生曾經在《兩地書》中記錄,在廈門大學執教時,來聽他講課的一共23人,不僅有國文系的學生,還有英文和教育系的學生。先生還這樣寫道:“這里的動物學系,全班只有一人,天天和教員對坐而聽講。”要知道,當年廈門大學能夠在南方崛起,依靠的就是禮聘名師。中間隔了一百年的光陰,卻不難發現其中的許多關聯。
“在這里,只要你有夢想,而且你的夢想是符合科學規律的,那你就能擁有自己的舞臺。”高瞻遠矚的漳州開發區人傳承百年名校的薪火,按照高標準、高起點、高水平的要求,大力實施特色教育,如今“廈大系”教育已全面覆蓋全區,開發區教育事業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廈門大學嘉庚幼兒園園舍外形宛若一架鋼琴,外墻是五彩的顏色,童趣盎然。彩虹跑道和海洋主題的藍色操場是孩子們的樂園。2014年9月,幼兒園正式招生。幼兒園配有恒溫幼兒游泳池、活動間、音體室、餐廳、游戲室等,園區占地約1.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8900多平方米,可容納480名適齡兒童。幼兒園的投入使用標志著“廈大系”優質教育資源的全面建成。
漳州南太武實驗小學位于美麗的廈門鼓浪嶼南岸,2004年漳州招商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創辦了這所全日制公辦小學,學校因太武山而得名。十多年來,南太武實驗小學把遵循教育規律和少年兒童成長規律作為教育的最高原則,積極實施名師戰略、科研興校戰略和可持續發展,將各項特色教育轉化為學校品牌價值和品牌優勢。南太武實驗小學把“誠信文化、包容文化、和諧文化、創新文化”定位為學校的特色文化,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營造積極健康向上、團結友愛、誠實守信、包容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
廈門大學附屬實驗小學創建于2011年9月,學校的順利運轉,是對“廈大系”教育資源的進一步完善。廈大附小始終堅持“快樂學習”的理念,重視學生素質的提升,尤其是以“雛鷹社團”為平臺積極開展“書香校園”讀書活動,使師生都成為“懂禮儀、講誠信、會感恩”的文明人。學校高度重視學生的身體健康,保證學生每天至少一小時的鍛煉時間,廣播操、扇子舞、武術操、廣場舞、手語操,由于每天鍛煉的模式不同,孩子們都樂此不疲。“我們的校園雖小,但是站在教室里,就可以欣賞到海景!”在短短半小時的采訪過程中,我發現邱桂華校長臉上總是寫滿笑意,看得出來,這是一位義無反顧的“開拓者”,她懷著一顆“讓老百姓都能享受優質教育”的心,以開拓的勇氣、執著的信念,在平凡的崗位上扎根教育,樂此不疲。“讓每一個孩子都快樂成長。”貫穿始終的,也許是她對教育理想的那份獨特解讀。
走進廈門大學附屬實驗中學,教師的教學創造力尤其讓我驚嘆,課本劇排演、辯論賽、命題大賽、豐富多彩的講座,具有挑戰性的教學任務、基于項目的學習等一系列教學改革都取得了顯著的成效。“進入大門,一層層階梯,像瀑布似的,直瀉而下。我們的教學樓設計得很有意思,呈現出階梯狀分布……這樣有個好處,相鄰教室上課可以不受干擾。”我在廈門大學附屬實驗中學的校刊《觀瀾》上讀到八年級同學眼中的校園,“亦樂園”、圖書館、操場留下了孩子們的足跡,小作者用清新的筆觸寫出了對學校的摯愛。姚躍林校長關于校園文化建設的一段闡述令人深思:“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是人,附中是所新學校,有著廣闊而富有生機的天地供我們馳騁。校園文化需要積累,也需要與時俱進,要強調傳統與現代并進、軟件與硬件并重……”這是我第一次走進廈門大學附屬實驗中學,一番走訪座談后,終于明白這樣“一所像大學的中學”,難怪會成為無數莘莘學子向往的所在。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紐斯說過,人不接受教育不可能成為真正的人。廈門大學嘉庚學院秉承“育人”的宗旨,“在這里,沒有什么比學生的成長更加重要!”學院目前有5個分院、52個本科專業,79個專業方向,擁有在校本科生17790名。筆者曾多次漫步在如詩如畫的校園,這里幽靜、祥和,卻充滿勃勃生機。時間總是多情的,讓萬物成熟,讓世事像灰塵般飄落,時代要求與現實的碰撞創造了機遇。安靜矗立的建筑,時間對于美麗的校園來說,是涓涓細流匯入大江大河的積累,是明亮、清澈與敞開,是依山傍海的優雅生活,是一個個你、我、他和歲月進行一場精彩對話……
一直以來,漳州招商局經濟技術開發區積極響應政府“興市必先強教,富民必先興教”的號召,致力于為開發區人民帶來優質的教育資源和先進的教學條件。從2014年9月1日起,漳州招商局經濟開發區施行15年免費教育,凡具備漳州開發區戶籍、符合計劃生育政策的青少年兒童,均能享受從幼兒園到高中階段的15年免費教育。這一舉措可見漳州開發區對于區域發展的大力支持。開發區人民的家門口就有完善的教育體系,有高層次的教育配套,這應該是所有家長求之不得的事。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從幼兒園到大學,一個完整的“廈大系”教育的場,充滿開放的精神,不斷吸納來自外部的力量,成就更強大的磁場。今天在漳州招商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已經成功地將“廈大系”教育的精神內核揉捏、整合、塑造成統一的校園文化。在不知不覺中,廈門大學百年名校的文脈已經逐漸內化為每一位開發區教師的行為方式和思考方式,匯聚了優質資源的“廈大系”教育的合作場輻射力還將不斷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