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改

中國乳業正呈現“向外走”和“向上走”趨勢:積極整合全球優質資源,打通奶源、生產、研發、物流等全產業鏈環節,讓消費者享受到國際水準的優質乳品
一個陜西奶農,一家全球乳業10強,一個“互聯網養殖”的故事。6月2日,在西安舉辦的G20農業企業家論壇會上,伊利集團和奶農范鵬的故事成了最大亮點。如果說G20農業企業家論壇是全球頂尖農業企業的“華山論劍”,伊利無疑成了最后的盟主。作為受邀參會的中國乳企代表,伊利的“全球發展經”引發了現場熱烈反響,被譽為G20農業企業的“中國最強音”。
引起了現場與會嘉賓極大興趣的是,奶農范鵬利用“互聯網養殖”提高4公斤奶牛日單產的精彩故事。“我們企業在陜西的奶農范鵬,不僅在標準化牧場經營管理中導入伊利標準作業程序,而且通過實時點擊牧場管理手機客戶端,查詢奶牛的健康、繁殖和配種等信息。這種被稱為‘互聯網養牛的實踐,是伊利奶源建設學習全球領先做法、趕超全球頂級水準的生動案例。”伊利介紹道。
目前,伊利通過整合全球資源,不僅掌握了全球一流的奶業資源,更通過一系列對標全球的領先舉措增強了伊利標準化牧場的綜合實力,保障了企業的奶源質量。2015年,伊利規模化集約化的牧場在奶源供應比例已達到100%,居行業首位。
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曾指出,全球乳業是互聯的。對伊利而言,有形在于,我們看到乳業產業鏈上的優質資源在加速流動,伊利得以用全球優質資源更好地服務消費者;無形在于,伊利全球織網的戰略格局已經初步完成,對全球乳業的影響力在日益增強。在6月2日的論壇會上,潘剛的“全球互聯論”再次得到全球與會代表的點贊。
在論壇會上,伊利集團分享了中國乳業正呈現“向外走”和“向上走”趨勢:企業“走出去”積極整合全球優質資源,打通奶源、生產、研發、物流等全產業鏈環節,通過調整結構、提高效能,為消費者提供國際水準的優質乳品。而這一變化正深刻影響世界乳業格局。為此,伊利認為國際乳業合作要注重把握“一帶一路”的戰略契機,以互利共贏的態度,推動全產業鏈的合作。在實現路徑上,乳企要在全球奶源建設、創新合作以及質量管控三方面實現提升。
此外,伊利還在全球創新領域致力于打造一個開放、包容的國際創新“朋友圈”,以開放式的智慧集群,促進智慧、產業和價值的對接交流。伊利去年主導實施的中美食品智慧谷,便是其中一個典型案例。中美食品智慧谷攜手了國際頂尖的科研院所、高校和機構,集聚整合了全球頂尖的智慧資源,催生了一系列創新成果,比如依托該智慧集群升級的常溫酸奶“安慕希”,2015年零售額同比實現了460%的增長。
作為國際農業焦點問題,食品安全也需要以全球標準來審視。而伊利之所以贏得高度信賴,正是由于伊利以國際標準建立的質量管理標準。今年5月初,國家領導人為伊利質量管控點贊成為業界佳話。國家領導人在實地調研伊利集團食品安全情況后,對伊利很多質量標準超過了歐盟標準、國家標準,表示震撼,“伊利的管理嚴格,質量沒有問題。這下我就放心了。”
在“質量領先3210”戰略指引下,伊利不斷升級全球質量管理體系,用嚴苛的質量管理標準貫穿于全球產業鏈,確保“零”食品安全事件。
G20農業企業家論壇是在G20農業部長會議的系列活動之一,目的是營造G20農業投資的良好政商環境,發揮企業在提升全球農業經貿發展水平和促進世界農業共同繁榮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