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建民
企業初期,貿工技的路線是一種不錯的方式,但是從長遠的競爭趨勢來看,贏家,正從營銷優勢轉向技術、營銷綜合實力更優的的企業,特別是競爭中,技術的PK更加明顯,而且這一趨勢目前越來越明顯!
同時,綜合實力PK中,都具備運營優勢下,技術領先在占據技術制高點的同時,也獲得了利潤的制高點,成為行業最大贏家。
如同技術派的華為VS貿易派的聯想,雖然2014年的規模相差無幾,但是凈利潤前者卻是后者的5倍以上一樣。再如國內格力,也是一家綜合實力占優的企業,從產品技術、到推廣、渠道都占優勢,而因為技術優勢,更是獲得了較高利潤。格力這家專業化經營空調的企業,凈利潤相當于多元化的海爾+TCL利潤總和,更甚至一度相當于國內多家家電大佬凈利潤之和。
而未來競爭中,技術在競爭PK中的優勢越來越明顯,不僅華為過去的戰績證明了這一點,這兩年華為終端業務(手機業務)的突飛猛進與聯想的反差,也證明了這一點。華為之所以能后來居上,超越小米和所謂的互聯網思維,就在于華為過去積累的技術資源、人才資源,在完成B2B到B2C營銷打法的成功轉型之后,憑借技術優勢,迅速超越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