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宜 胡朋
銀行機構要增強風險意識,謹慎開通新的手機支付、網上支付、第三方支付等電子銀行業務。
案情簡介
2015年7月28日,投訴人胡某向人民銀行某中心支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咨詢投訴電話12363投訴,稱其2015年6月發現在農行開立的銀行卡手機銀行和網銀均無法使用。7月14日,投訴人向開戶行查詢,發現辦理的農行手機銀行和網銀均已被注銷。投訴人稱曾在2014年6月丟失過身份證并于7月初補辦。
后經查證,有不法分子利用投訴人遺失的居民身份證在農業銀行某分理處和建行某分行分別開立了6個銀行卡賬戶;同時,不法分子利用網銀、支付寶、易付寶等渠道盜取胡某在建行的借記卡現金7090元。投訴人要求建設銀行某分行和農業銀行某分行注銷假冒本人開立的6個賬戶,要求建設銀行某分行賠償通過支付寶、易付寶平臺造成的7090元資金損失。
處理情況
受理胡某投訴后,人民銀行某中心支行向農業銀行某分行和建設銀行某分行轉辦該投訴。
經核實,這是一起犯罪嫌疑人持遺失的真實身份證,假冒本人開立銀行卡賬戶,開通手機支付、網上支付、第三方支付等電子支付后盜取身份證本人銀行賬戶資金的金融詐騙案件。由于犯罪嫌疑人與胡某相貌相似,犯罪嫌疑人持胡某遺失的身份證到銀行網點申請開立銀行卡賬戶,他事先熟記遺失真實身份證年齡、地址等信息,以應對銀行詢問;銀行聯網核查通過,犯罪嫌疑人成功開立新的銀行卡后,注銷了胡某以前開通的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短信服務等,開通新銀行卡的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短信服務、第三方支付等,修改以前預留的手機號碼為犯罪嫌疑人的手機號碼,犯罪嫌疑人通過該手機號碼接收第三方支付平臺發送的密碼,盜取遺失的真實身份證本人銀行卡的資金。
經調查核實后農行某分行和建行某分行注銷犯罪嫌疑人假冒胡某開立的6個銀行卡賬戶。 建設銀行某分行賠償胡某7091元資金損失,并支付5000元補償胡某油料費、電話費、誤工費等損失。
法律分析
《金融機構客戶身份識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第七條規定,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城市信用合作社、農村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機構和從事匯兌業務的機構,在已開立賬戶等方式與客戶建立業務關系,……應當識別客戶身份,了解實際控制客戶的自然人和交易的實際受益人,核對客戶的有效身份證件或者其他身份證明文件,登記客戶身份基本信息,并留存有效身份證件或者其他身份證明文件的復印件或者影印件。
《中國人民銀行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 公安部 國家工商總局關于加強銀行卡安全管理預防和打擊銀行卡犯罪的通知》(銀發〔2009〕142號)規定:發卡機構應嚴格遵守法規制度要求,切實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確保申請人開戶資料真實、完整、合規。要充分利用聯網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統,驗證客戶身份信息。未履行責任導致匿名、假名賬戶開立的,要按反洗錢法予以處罰,造成客戶資金損失的,要依法承擔責任。
《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加強銀行卡業務管理的通知》(銀發〔2014〕5號)第一條中規定,客戶為其所申請銀行卡或所持有銀行卡申請開通網上支付、電話支付、手機支付,以及其他電子支付等非柜面業務的,發卡銀行除審核其居民身份證等有效身份證明文件外,可要求客戶提供其他輔助身份證明文件,進一步核實客戶身份。第二條中規定,發卡銀行按照支付機構發起的支付指令扣劃持卡人賬戶資金的,應事先通過物理網點、電子渠道,或在首筆交易時,由發卡銀行驗證持卡人身份并簽訂協議,取得持卡人授權。
本案中,與遺失真實身份證胡某本人相貌相似的犯罪嫌疑人成功假冒投訴人開立了6個賬戶,銀行盡管對身份證進行了聯網核查,但沒有按照《金融機構客戶身份識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第二十三條第一項規定,要求客戶補充其他身份資料或者身份證明文件。在開通網上銀行、手機銀行時,沒有按照《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加強銀行卡業務管理的通知》(銀發〔2014〕5號)第一條中規定,要求客戶提供戶口本、駕駛證其他輔助身份證明文件,銀行為犯罪嫌疑人開立銀行卡賬戶沒有嚴格履行身份識別義務。因建行沒有嚴格履行身份識別義務,使犯罪份子利用假冒身份開立的銀行卡信息代替了投訴人真實銀行卡的相關信息,導致胡某銀行卡資金被盜7091元,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案例啟示
銀行機構應在發卡環節認真比對照片,確認身份。銀行柜臺工作人員對于持外地身份證申領銀行卡的,要保持警惕,認真對身份證信息開展聯網核查,存在疑義的,可由銀行網點其他工作人員進行比對,同時詢問銀行卡申領身份證上出生日期、地址等信息,進一步確認身份。銀行柜臺工作人員還可以撥打銀行綜合業務系統已存在的手機號碼進行核實。
此外,銀行機構要增強風險意識,謹慎開通新的手機支付、網上支付、第三方支付等電子銀行業務。銀行柜臺工作人員對于取消原來開通的手機支付、網上支付并修改原來預留手機號碼的銀行卡申領人要保持高度警惕,可以依據《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加強銀行卡業務管理的通知》(銀發〔2014〕5號)規定,要求銀行卡申領人提供戶口本、駕駛證等輔助證件進一步核實身份,詢問銀行卡申領人注銷原來的短信服務、手機支付、網上支付、第三方支付等電子支付的原因,撥打銀行綜合業務系統已存在的手機號碼進行核實,如接電話人否認辦理手機支付、網上支付、第三方支付等電子銀行業務,則可以判斷為假冒本人辦理電子銀行業務,并可以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