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艷 黃威 黎麗
“內行病人計劃”對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質量影響的研究
李紅艷 黃威 黎麗
目的 探討采用“內行病人計劃”的方法將腹膜透析患者培訓成為內行病人,對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擇進行腹膜透析未規范培訓的患者(對照組,27例)與采用“內行病人計劃”進行規范培訓的患者(培訓組,30例)進行治療效果及生活質量的比較,記錄患者在隨訪期間的住院情況、依從性及退出情況,隨訪時限6個月,應用SF-36生活質量評定表測評2組患者生活質量。結果 通過采用“內行病人計劃”的方法規范培訓后,腹膜炎發生率明顯降低,培訓組患者生活質量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尤其是患者的自信心和社會適應能力明顯提高。結論 采用“內行病人計劃”的方法進行規范培訓,可預防各種并發癥的發生,改善治療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腹膜透析;生活質量;內行病人;內行病人計劃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是治療終末期腎病的主要方法之一[1],且具有操作簡單、易學習,患者可居家透析,減少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依賴性等優點,逐漸被多數患者接受,居家腹膜透析的患者的日益增多,如何做好腹膜透析患者的照護,避免和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其中腹膜炎是腹膜透析的主要并發癥,可引起腹膜透析的失敗和住院率增加,甚至死亡[2],如何提高他們的健康狀況和生活質量,是醫護人員要考慮的課題[3]。
世界范圍內,終末期腎臟?。‥SRD)患者人數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長,隨著世界人口老齡化的逐漸加重,慢性病患者會越來越多。由于受腎源的限制,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是目前治療ESRD的主要方法。在我國香港地區80%以上的透析患者選擇腹膜透析治療,只有不足20%的患者選擇血液透析和腎臟移植治療。而在我國國內腹膜透析患者僅占透析治療的10%左右,腹膜透析在國內有很大的發展前景。“內行病人計劃”是一個通過對患者進行課程培訓,教會患者進行自我管理的方法,通過培訓教會患者技巧、知識,幫助他們樹立信心,更好的管理自己。內行病人是指具有自信、技巧、信息和知識的患者,他們在自己的疾病管理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4月~2015年10月在北華大學附屬醫院長期腹膜透析的57例患者,分為對照組27例(女14例,男13例),實施“內行病人計劃”的培訓組30例(女15例,男15例)。2組患者的年齡、性別、受教育程度、職業、婚姻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2組患者既往無傳染病、肝炎、精神病等病史,病情相對穩定,對該研究均知情同意,積極配合。
1.2 方法
1.2.1 培訓方法 對照組的患者因住址、培訓時間等因素不能進行規范的培訓學習?!皟刃胁∪擞媱潯迸嘤柦M的患者在腹膜透析的開始階段,由腹膜透析專職護士根據患者及家屬年齡、文化程度、職業等情況制定內行病人培訓計劃,按照培訓計劃單內容,采取集中授課講解和個別指導,次日了解對培訓內容的掌握情況,對掌握差的患者及家屬進行耐心細致的指導。內行病人培訓學習的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腹膜透析的操作方法:錄像和專職護士示范,包括環境、檢查透析液、連接透析導管與雙聯系統、引流、沖洗、灌注、分離、稱重并記錄[4]。(2)操作注意事項:碘伏帽的使用、短管的方向、透析液的檢查、短管與雙聯管的連接等。(3)緊急情況的處理。(4)腹膜透析處方的調整:如不同濃度透析液的使用原則。(5)講解尿毒癥的相關知識。(6)門診復診頻率和相關注意事項。(7)生活中注意事項:運動、飲食、旅游等。
1.2.2 記錄內容 記錄患者的性別、年齡、再住院情況、腹膜炎發生率、依從性、復職情況、退出情況(包括轉血液透析、死亡和失訪等)。再住院率指在隨訪期間,患者治療好轉出院后,因尿毒癥癥狀發作或腹膜透析的并發癥而住院的總次數占腹膜透析總月數的比例[5]。腹膜炎發生率指在隨訪期間,發生腹膜炎的總次數占腹膜透析總月數的比例[5]。腹膜炎是腹膜透析的主要并發癥,是導致腹膜透析失敗,使患者退出治療的主要原因,嚴重影響患者的腹膜透析療效和增加病死率[6]。依從性判斷主要看患者是否能按照醫囑用藥,是否能定期隨訪,操作是否規范等等。復職率指在隨訪期間患者經過腹膜透析治療好轉出院后,能夠勝任原工作或相應輕體力工作的人數占相應組別總人數的比例[5]。
1.2.3 效果評價采用 SF-36生存質量評定表[7],由腹膜透析專職護理人員測評2組患者生活質量,記錄患者的一般情況,進行分析。SF-36量表是國際上普遍認可的生活質量測評工具,它由8個維度構成:生理功能(PF)、生理職能(RP)、軀體疼痛(BP)、總體健康(GH)、活力(VT)、社會功能(SF)、情感職能(RE)和精神健康(MH)。分別計算8個維度的得分,得分范圍0~100,得分越高,健康狀況越好[7],預后越好。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一般資料及隨訪情況記錄比較 2組患者性別和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皟刃胁∪擞媱潯迸嘤柦M患者腹膜炎發生率、退出率和再住院率明顯降低,與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皟刃胁∪擞媱潯迸嘤柦M患者復職率和依從性較對比組明顯改善(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一般資料及隨訪情況記錄比較
2.2 2組患者隨訪6個月生活質量得分比較 “內行病人計劃”培訓組患者生活質量明顯高于對比組(P<0.05),尤其社會功能和精神健康兩個方面得到明顯改善。見表2。

表2 2組患者隨訪6個月生活質量得分比較(x±s)
腹膜透析是終末期腎病腎臟替代治療的首選方案之一[3],主要由患者或家屬自行操作,安全的操作是腹膜透析順利進行的首要條件。加強對持續不臥床腹膜透析患者住院期間健康宣教規范化培訓,保證患者堅持長期有效的腹膜透析,減少腹膜透析的并發癥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6]。保證患者換液安全、避免腹膜透析相關性腹膜炎發生、保持液體平衡是提高透析質量的重要手段。本院于2015年4月對腹膜透析患者采用“內行病人計劃”的方法進行規范化培訓,并與未經培訓的對照組患者進行比較,發現經過“內行病人計劃”規范培訓組的患者腹膜炎、引流不暢發生率和在住院率明顯下降,這可能是由于醫護人員參與到患者的治療中,及時糾正患者的不正確操作方式,能夠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及時更改腹膜透析處方及相關藥物治療,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并與患者通過規范培訓學習學到了相關并發癥的緊急處理方法有關?!皟刃胁∪擞媱潯迸嘤柦M患者的依從性明顯提高。本組資料結果表明,培訓組患者整體生活質量較對照組患者明顯改善(P<0.05),特別是社會功能和精神健康兩個維度得到明顯的提高。通過腹膜透析的規范培訓和管理。使大部分尿毒癥患者重返家庭,生活質量和存活率大大提高。實施“內行病人計劃”使尿毒癥患者對腹膜透析有了充分的了解,從心理上不再恐懼尿毒癥和腹膜透析。對患者維持長時間腹膜透析有積極作用[2]。采用“內行病人計劃”的方法把腹膜透析患者培養成為內行病人,能夠使患者更好地進行腹膜透析,而且會增加其對醫護人員的信任和尊重,密切醫患之間的關系。因此,采用“內行病人計劃”的方法對患者進行培訓,可以預防腹膜透析各種并發癥的發生,改善患者的治療效果及生活質量。
[1] 何麗君,孟瑩瑩,成巧梅.授權教育對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14,29(17):71-72.
[2] 汪濤.腹膜透析現狀[J].醫師進修雜志,2002(25):13-15.
[3] 蘇春燕,鄭修霞,馬艷秋,等.自我管理教育對腹膜透析病人健康狀況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08,43(1):812.
[4] 林建雄,張小丹,胡麗瓊,等.改良腹膜透析換液操作流程的規范化培訓與考核效果[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22):59-60.
[5] 李巖.腹膜透析規范化培訓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臨床內科雜志,2013,30(4):268-269.
[6] 柴凌雄,羅群,許俊福,等.單一腹膜透析中心腹膜透析相關性腹膜炎致病菌及耐藥性分析[J].臨床內科雜志,2012(29):696-698.
[7] 任曉輝.用SF-36量表評價慢性病患者生命質量[J].華西醫科大學學報,2001(32):250-253.
Objective To explore using the method of “expert patient plan”, the health educationperitoneal dialysis patients were trained to be an expert patient, impacton the quality of life in of patients with peritoneal dialysis,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and health. Methods Choose the patients with peritoneal dialysis is not the standard training standardized (Control group, 27 cases), and the health education standard training patients using the “expert patient program” for standardized training (training group, 30 cases), comparison of therapeutic treatment effect and the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 recording the hospitalization of patients during the follow-up period, adherence and exit status, duration of followup of 1 yeartime was 6 months,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two groups was evaluated by usingapplication ofthe SF-36 life quality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form two groups of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Results By using the “expert patient program” through the health education standard after the training, the incidence of peritonitis signifcantly decreased,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training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5),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cant (P<0.05), especially in patients with self-confdence and social adaptation ability has improvedsignifcantly. Conclusion Peritoneal dialysis knowledge through health education training learning using the “expert patient program”method to regulate the training can prevent the happening occurrenceof thevariouscomplications, improve the treatment therapeuticeffect, andimprove the quality of patients’squality of life.
Peritoneal dialysis dialysis; The quality of life life; Health education education; Standard training to learn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8.007
吉林市科技局計劃項目(201536044)
吉林 132011 北華大學附屬醫院(李紅艷 黃威 黎麗)
黃威 E-mail:8405411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