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玲
紅細胞冷凝集對全自動血液分析儀檢測血常規相關參數的影響
劉俊玲
目的 探討紅細胞冷凝集對全自動血液分析儀檢測血常規相關參數的影響。方法 收集有紅細胞冷凝集現象的全血血液標本50份,進行熱水浴處理再次全自動血液分析儀下血常規檢測,比較處理前后結果。結果 紅細胞計數、白細胞計數、紅細胞壓積、紅細胞平均體積處理前后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血小板相關參數、血紅蛋白、白細胞分類處理前后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結論 紅細胞冷凝集可對全自動血液分析儀檢測血常規結果形成影響,主要體現在紅細胞相關參數與白細胞計數,在檢測血常規時如發現有紅細胞冷凝集現象要進行有效合理處理后再次檢測,以提高檢測準確性。
紅細胞冷凝集;全自動血液分析儀;血常規
全自動血液分析儀已經成為血常規常用檢測儀器,具有簡便、快捷等特點,但是檢測結果容易受到儀器自身因素、環境因素等影響[1-2],出現相關參數檢測結果與實際或臨床不符的錯誤,對臨床診斷形成一定影響。在使用全自動血液分析儀對血常規進行檢測時時有紅細胞冷凝集現象發生,如存在急性感染、貧血等疾病時也可出現紅細胞冷凝集現象。本研究對紅細胞冷凝集血液標本進行了相應的處理,進行了全自動血液分析儀下檢測,旨在探討紅細胞冷凝集對全自動血液分析儀檢測血常規相關參數的影響進行了研究,結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山東鄆城縣人民醫院2014年6月~2014年12月期間收集的有紅細胞冷凝集現象的全血血液標本50份,均為門診或者住院患者,臨床診斷為腦梗死者21例、癲癇4例、精神分裂癥2例、肺炎12例、淋巴瘤2例、自身免疫溶血性疾病4例、類風濕關節炎5例。以上血液標本均出現血常規檢測結果以臨床不符或明顯存在錯誤,經血涂片鏡檢顯示有紅細胞凝集現象,試管內有肉眼可見的顆粒物質,確定存在紅細胞冷凝集。
1.2 儀器及方法
1.2.1 儀器及試劑 所有LH-750全自動血液分析儀為貝克曼-庫爾特公司生產,所有試劑為同機配套試劑,顯微鏡為奧林巴斯生產,真空采血管為BD公司生產。
1.2.2 方法 紅細胞冷凝集的血液標本在37℃水浴箱中進行孵育30min,取出后進行顛倒充分混勻8~10次后立即上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血常規檢測,注意全程保溫。
1.3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進行血漿處理后有3份血液標本可見少量紅細胞聚集,未肉眼可見聚集現象;紅細胞計數、白細胞計數、紅細胞壓積、紅細胞平均體積處理前后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血小板相關參數、血紅蛋白、白細胞分類處理前后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表2。
表1 熱水浴處理前后全自動血液分析儀對紅細胞冷凝集血液標本檢測結果比較s,n=50)

表1 熱水浴處理前后全自動血液分析儀對紅細胞冷凝集血液標本檢測結果比較s,n=50)
組別紅細胞計數(×1012/L)白細胞計數(×1012/L)血紅蛋白(g/L)血小板計數(×109/L)紅細胞壓積紅細胞平均體積(fL)處理前2.74±1.346.89±2.5594.12±23.48207.61±94.730.22±0.08104.23±13.62處理后3.34±1.428.03±2.9594.23±23.75203.59±90.650.27±0.1297.74±13.44 t值2.172.070.020.222.452.40 P值<0.05<0.05>0.05>0.05<0.05<0.05
表2 熱水浴處理前后全自動血液分析儀對紅細胞冷凝集血液標本檢測結果比較(±s,n=50)

表2 熱水浴處理前后全自動血液分析儀對紅細胞冷凝集血液標本檢測結果比較(±s,n=50)
注:嗜堿性粒細胞所占比例微量未作統計
組別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嗜酸性粒細胞血小板壓積(%)血小板平均容積(fL)血小板寬度分布處理前0.74±0.110.19±0.070.03±0.010.18±0.079.63±0.930.11±0.03處理后0.73±0.140.18±0.080.03±0.020.19±0.059.67±1.010.12±0.04 t值0.400.670.000.820.211.41 P值>0.05>0.05>0.05>0.05>0.05>0.05
紅細胞表面存在負電荷因此一般情況下由于電荷影響并不會發生互相凝集,但是紅細胞冷凝集現象并不少見,其主要是紅細胞自身形態發生異常變化、血液中有纖維蛋白原等待正電荷物質增多對紅細胞表面負電荷進行中和、血液中存在冷凝集素等因素所致[3-5]。
全自動血液分析儀檢測血常規是血常規主要檢測方法,但是在采用全自動血液分析儀檢測時如紅細胞冷凝集存在,則儀器會將凝集的紅細胞計數為一個紅細胞,最終會出現紅細胞計數較實際結果下降,紅細胞平均體積反而升高,并且有報道顯示不同廠家和型號的全自動血液分析儀對紅細胞冷凝集血液標本的檢測結果也存在不同[6],可見紅細胞冷凝集存在時如采取全自動血液分析儀檢測血常規其結果必然會存在一定誤差。有研究顯示[7-9],對紅細胞冷凝集的血液標本采用熱水浴、血漿置換、雙重加溫等處理,可改善紅細胞冷凝對血常規相關參數的影響,低效價冷凝集時以上3種方法均可改善全自動血液分析儀對紅細胞冷凝集血液標本檢測相關參數的影響,但是高效價冷凝集素存在的血液標本如采取熱水浴處理仍然紅細胞技術等參數存在異常,而血漿置換則可排除以上異常干擾,但是血漿置換處理同時會導致血小板計數下降,需要手工進行再次檢測,而且血漿置換相對較為繁瑣,臨床相對應用較少。本研究對存在紅細胞冷凝集的血液標本進行了熱水浴處理,然后在LH-750全自動血液分析儀上進行血常規再次檢測,與處理前檢測結果進行了對照,結果顯示紅細胞計數、白細胞計數、紅細胞壓積較處理前升高,紅細胞平均體積較處理前降低,血小板相關參數、血紅蛋白、白細胞分類處理前后比較明顯差異性,可以看出紅細胞冷凝集時采用全自動血液分析儀檢測,會出現紅細胞計數、白細胞計數和紅細胞壓積、紅細胞平均體積的異常變化,血紅蛋白無明顯變化是由于其檢測時需要加入紅細胞溶血素后采用單光比色法檢測,因此紅細胞凝集對血紅蛋白檢測無影響,白細胞計數的異常,可能是由于部分白細胞顆粒較大被網羅其中,因此出現白細胞計數下降,但是白細胞分類無明顯變化,主要是由于其與白細胞計數、紅細胞計數等檢測試劑及通道并不相同,因此不對白細胞分類形成影響。
綜上所述,紅細胞冷凝集可對全自動血液分析儀檢測血常規結果形成影響,主要體現在紅細胞相關參數與白細胞計數,在檢測血常規時如發現有紅細胞冷凝集現象要進行有效合理處理后再次檢測,以提高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1] 溫曉燕,陳淑紅,楊秀蓮,等.血常規及凝血常規分析前影響因素的研究[J].寧夏醫學雜志,2013,35(4):323-324.
[2] 鐘雪群.影響血常規檢測結果的因素調查分析[J].當代醫學,2013, 19(5):26-27.
[3] 沈陽,王余成,吳鈞.紅細胞冷凝集對血細胞分析儀檢測結果的影響及處理[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1,32(21):2518-2519.
[4] 沙超敏,蘭亞婷,劉軍,等.冷凝集對血常規自動化分析的影響和處理[J].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2014(3):688-691.
[5] 花桂祥.冷凝集素對血細胞分析多項參數干擾2例報道[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09,30(3):307-308.
[6] 樂家新,馬駿龍,徐菡,等.紅細胞冷凝集對不同類型血細胞分析儀檢測結果的影響探討[J].醫療衛生裝備,2009,30(2):69-71.
[7] 曾令軍,李莉,吳慶,等.高效價冷凝集素對血常規檢測結果的影響及消除方法探討[J].罕少疾病雜志,2011,18(5):2-6.
[8] 郜紅琴,閆華,苗慧麗.紅細胞冷凝集現象對血常規檢驗結果的影響及幾種消除方法比較[J].長治醫學院學報,2014,28(6):453-455.
[9] 徐健,周道銀,俞靖龍,等.冷凝集對血常規檢測結果的影響及處理方案探討[J].現代檢驗醫學雜志,2011,26(6):105-108.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8.011
山東 274700 山東鄆城縣人民醫院(劉俊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