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詠玲
高齡初產婦產前焦慮抑郁的臨床觀察思考
曹詠玲
目的 分析高齡初產婦產前焦慮抑郁狀況以及臨床表現。方法 選取高齡初產婦115例與健康的已婚未孕女性115名作為研究對象,高齡初產婦設為觀察組,已婚未孕女性設為對照組。對2組患者采取抑郁自評量表與焦慮自評量表分析,并對高齡產婦進行產前知識宣教以及心理疏導,分析焦慮抑郁狀況的緩解程度。結果 2組焦慮抑郁調查結果對比,觀察組抑郁焦慮評分分別為(1.77±0.57)分、(1.83±0.51)分,顯著高于對照組(1.37±0.55)分、(1.39±0.52)分(P<0.05)。觀察組心理治療療效對比,觀察組心理疏導以及知識宣教之后的焦慮抑郁情況有所下降,抑郁焦慮評分分別為(1.48±0.53)分、(1.55±0.55)分,與治療前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高齡產婦在產前的焦慮抑郁狀況明顯,對其進行產前知識宣教以及心理疏導,有利于高齡產婦的身心健康以及焦慮抑郁狀況的緩解。
高齡初產婦;產前焦慮抑郁;臨床觀察
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觀念的改變,高齡產婦的數量正在逐年上升。高齡產婦在醫學上是指第一次妊娠的年齡超過35歲的婦女。在新的健康理論的指導下,人們對高齡產婦的生理、心理以及日常生活狀態更加的關注,希望促進高齡產婦在社會生活以及生理、心理上能保持一個良好的狀態[1]。高齡初產婦產前焦慮抑郁是高齡產婦在妊娠過程中最容易出現的一類現象,對產婦的胎兒的正常發育以及順利生產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經多年的臨床發現,高齡產婦產前焦慮抑郁會使胎兒在宮內發育遲緩,出現早產、難產等現象[2]。本文對高齡初產婦產前焦慮抑郁的臨床表現進行研究,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江西省瑞昌市中醫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高齡初產婦115例與健康的已婚未孕女性115名作為研究對象,高齡初產婦設為觀察組,已婚未孕女性設為對照組。觀察組排除標準[3]:(1)有妊娠史、具有嚴重的軀體疾病史、精神疾病史的患者;(2)年齡低于
35歲;(3)非自愿合作。觀察組,文化程度:小學至大專。職業:干部30例,工人農民15例,其它70例。社會支持系統[4]:(1)生活照顧者,親人傭人107例,無人8例。(2)醫療費用:醫保100例,自費15例。對照組,文化程度:小學至大專以上。職業:干部28名,工人農民12名,其它75名。社會支持系統[4]:(1)生活照顧者,親人傭人108名,無人7名。(2)醫療費用:醫保95名,自費20名。2組一般資料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家屬均知悉本組研究目的,自愿參與本實驗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對觀察組患者進行產前知識宣教以及心理疏導[5]。由醫護人員組織產前知識宣教會,并通過活動的形式進行知識競答,家屬參與的方式緩解高齡產婦的焦慮抑郁狀況。對高齡產婦進行心理疏導,積極的溝通,了解并解決產婦心中的疑惑與擔心。護理人員應為高齡產婦創造一個良好的居住環境和治療氛圍,并為其詳細講解產前相關知識,減輕產婦對孕育、生產產生的焦慮、抑郁情緒,積極主動地與產婦進行溝通、交流,了解產婦的憂慮。耐心地安慰出現負面情緒的產婦,為產婦樹立信心,促進其積極心理的養成[6]。對照組僅進行知識普及以及量表調查。
1.3 觀察指標 采取抑郁自評量表與焦慮自評量表進行評價。采用焦慮抑郁調查量表對觀察組以及對照組進行問卷調查、量表自評。主要包括抑郁自評量表、焦慮自評量表兩個方面。抑郁自評量表(SDS)包括25個問題,提供4個選項,評分標準≥55分為抑郁狀態,分值越高抑郁程度越高,臨床表現越明顯。焦慮自評量表(SAS)包括25個問題,提供4個選項,評分標準≥50分為抑郁狀態,分值越高焦慮程度越高,臨床表現越明顯。觀察組與對照組在規定時間內進行填寫,并當面收回,由研究人員進行打分評價[7]。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應用“x±s”,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焦慮抑郁調查結果對比 觀察組抑郁焦慮情況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焦慮抑郁調查結果對比(x±s,分)
2.2 觀察組心理治療療效對比 觀察組心理疏導以及知識宣教之后的焦慮抑郁情況有所下降,與治療前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觀察組心理治療療效對比(x±s,分)
高齡產婦產前焦慮抑郁會使胎兒在宮內發育遲緩,出現早產、難產等現象,不利于孕育健康的寶寶,對高齡產婦進行臨床研究以及對其抑郁焦慮狀況進行臨床分析具有重要意義[8]。在情緒的管理以及生活習慣的養成這兩個方面對高齡產婦進行相關的幫助與改善,有利于高齡產婦產前焦慮抑郁狀況的減輕。高齡產婦的抑郁焦慮心理的主要來源是孕期的心理敏感以及一定的工作壓力、社會壓力。高齡產婦在孕前需要定期接受相關的檢查以及改善工作生活環境,避免接觸危害物質。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規律的起居,避免熬夜、戒煙戒酒。規律飲食,注意營養吸收均衡,多補充礦物質與維生素。注意出行安全。在臨近預產時間時,及時入院,做好待產準備,產前監護工作。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抑郁焦慮情況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可見高齡初孕產婦的產前焦慮抑郁超過正常范圍,需要注意。觀察組心理治療療效對比,觀察組心理疏導以及知識宣教之后的焦慮抑郁情況有所下降,說明了心理治療對高齡初孕產婦的焦慮抑郁狀況具有積極的幫助作用。
綜上所述,高齡產婦在產前的焦慮抑郁狀況明顯,對其進行產前知識宣教以及心理疏導,有利于高齡產婦的身心健康以及焦慮抑郁狀況的緩解。
[1] 李蕊,高睿.高齡初產婦產前焦慮抑郁的臨床分析[J].吉林醫學, 2013,34(35):7427-7429.
[2] 余筱慧.漸進性肌肉放松訓練對高齡初產婦產前焦慮抑郁情緒及妊娠結局的影響[J].當代醫學,2014,20(6):10-11.
[3] 林愛端,孫萍萍,林文英,等.初產婦產前焦慮對產程及分娩方式的影響[J].中國醫學工程,2014,34(6):127.
[4] 俞水娣.漸進性肌肉放松訓練對初產婦產前焦慮、抑郁及分娩結局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3):272-274.
[5] 李春芝,洪小娟,劉付珍妙.高齡初產婦產前的心理分析及其護理[J].醫學信息(中旬刊),2011,24(1):258-259.
[6] 吳命坤,馬香蕊,黃麗霞,等.高齡初產婦產前心理狀態分析與護理[J].華西醫學,2012,34(4):108-111.
[7] 方愛清,翟誠順,張幫群.初產婦產前焦慮、抑郁與分娩方式及住院醫療費用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當代醫藥,2010,30(23):18-19.
[8] 陳國霞.初產婦產后抑郁的影響因素及護理的研究綜述[J].科技視界,2014,34(32):336-337.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8.032
江西 332200 江西省瑞昌市中醫院(曹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