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賢海
三維超聲診斷胎兒先天性畸形的應用
熊賢海
目的 評價三維超聲診斷胎兒先天性畸形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70例合并有胎兒先天性畸形的孕婦,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35例。對照組采用二維超聲診斷方式,研究組采用三維超聲診斷方式,對比2組不同診斷方式的超聲診斷結果和實際畸形相符合情況。結果 研究組的診斷畸形率為88.57%,對照組的診斷畸形率為68.57%,2組結果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合并有胎兒先天性畸形的孕婦采用三維超聲診斷方式,其診斷過程中立體感更強,能夠更加直觀的展現胎兒的體表結構,并且能夠實現動態檢查,對胎兒的器官發育過程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在臨床醫學中得到了廣泛的發展和應用。
三維超聲診斷;胎兒先天性畸形;應用
隨著臨床醫學中三維超聲診斷方法的出現,對于提高胎兒先天性畸形診斷率方面提供了重要依據[1]。本文選取了南昌市第一人民醫院進行治療的70例合并有胎兒先天性畸形的孕婦,分別采用二維超聲診斷方式與三維超聲診斷方式,對比2組不同診斷方式的超聲診斷結果和實際畸形相符合情況,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南昌市第一人民醫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70例合并有胎兒先天性畸形的孕婦,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5例。研究組年齡21~40歲,平均年齡(27.62±5.34)歲。對照組年齡22~40歲,平均年齡(27.63±5.43)歲。患者孕周15.0~40.0周,平均孕周(21.49±3.90)周。2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儀器與檢測方法 診斷儀器采用三維彩色超聲診斷儀器[三星MySonoX60,韓國,國食藥監械(進)字2014第2231485號]和二維超聲診斷儀器[飛利浦EPIQ7彩色超聲診斷儀,荷蘭,國食藥監械(進)字2014第3234379][2-3]。其中三維彩色超聲診斷儀器的探頭頻率設置為3.5~5.0MHz[1]。
對照組采用二維超聲診斷方式,研究組采用三維超聲診斷方式,在超聲檢查診斷過程中,三維超聲診斷檢測圖像采集相關的參考文獻[4],在收集過程中需要盡可能的減少胎兒移動和探頭移動,成像主要以透明成像、表面成像以及多平面成像為主[5],對2組不同的超聲診斷方式嚴格按照超聲診斷要求和步驟開展診斷檢查過程。對比2組不同診斷方式的超聲診斷結果和實際畸形相符合情況。
1.3 統計學方法 本次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不同診斷方式的診斷結果對比 研究組的診斷畸形率為88.57%,對照組的診斷畸形率為68.57%,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不同診斷方式的診斷結果對比[n(%)]
2.2 2組不同診斷方式的超聲診斷結果和實際畸形相符合情況結果對比
2.2.1 研究組和實際情況結果對比 實際中樞神經系統畸形患者有7例,腹部畸形患者有7例,頸部及其胸部畸形患者有7例,四肢畸形患者有8例,皮膚水腫患者6例,所以研究組和實際情況結果對比發現有1例中樞神經系統畸形患者、1例頸部及其胸部畸形患者以及2例皮膚水腫患者沒有診斷出來。
2.2.2 對照組和實際情況結果對比 實際中樞神經系統畸形患者有6例,腹部畸形患者有8例,頸部及其胸部畸形患者有10例,四肢畸形患者有9例,皮膚水腫患者2例,所以對照組和實際情況結果對比發現有3例中樞神經系統畸形患者、1例腹部畸形患者、3例頸部及其胸部畸形患者、3例四肢畸形患者以及1例皮膚水腫患者沒有診斷出來。
隨著我國臨床醫學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我國臨床中胎兒的死亡率也呈現逐年下降,但是胎兒出現畸形的發生率卻越來越高,臨床中對于胎兒先天性畸形原因進行分析探討,結果發現引起畸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和患者的遺傳因素、物理射線、環境等有著重要影響[6]。
胎兒畸形是胚胎發育過程中,出現了胚胎障礙造成胚胎結構和功能異常所造成的胎兒畸形情況,當前這是臨床中造成胎兒死亡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7]。隨著我國超聲診斷技術的發展,超聲診斷檢查已經成為了當前胎兒畸形產前診斷的一個重要方式,在超聲檢查診斷過程中,由于傳統超聲診斷圖像的立體感比較弱,因此在診斷檢查過程中,難以準確的對胎兒的每一個發育面都有一個準確的認識,因此對于胎兒的診斷和認識是不全面的[8],這就對于診斷先天性畸形癥狀有著不利影響。
本文結果發現研究組的診斷畸形率為88.57%,對照組的診斷畸形率為68.57%,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研究組和實際情況結果對比發現有1例中樞神經系統畸形患者、1例頸部及其胸部畸形患者以及2例皮膚水腫患者沒有診斷出來。對照組和實際情況結果對比發現有3例中樞神經系統畸形患者、1例腹部畸形患者、3例頸部及其胸部畸形患者、3例四肢畸形患者以及1例皮膚水腫患者沒有診斷出來。這說明了合并有胎兒先天性畸形的孕婦采用三維超聲診斷方式,其診斷過程中立體感更強,能夠更加直觀的展現胎兒的體表結構,并且能夠實現動態檢查,對胎兒的器官發育過程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在臨床醫學中得到了廣泛的發展和應用。
[1] 黃獻蘭,黃筱華.三維超聲診斷胎兒先天性畸形的應用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21(21):90-91.
[2] 王雷.產前篩查診斷胎兒心臟畸形的現狀[J].中國醫學影像學雜志,2014,22(5):398-400.
[3] 趙永存,楊玉萍,向興余,等.四維彩超在胎兒畸形篩查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2015,23(7):80-82.
[4] 王洲,任永鳳,李健,等.實時三維超聲診斷胎兒體表畸形的價值[J].安徽醫藥,2011,1(3):353-354.
[5] 解左平,金社紅,韓新洪,等.三維超聲診斷胎兒先天性膈疝的臨床價值[J].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2010,12(12):118.
[6] 靳元,鄧鎖琴,孔繁樹,等.實時三維超聲表面及透明成像模式診斷胎兒畸形的應用價值[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9,15(17):2106-2107.
[7] 吳俊,趙志軍,趙改萍,等.實時三維超聲成像診斷胎兒畸形的臨床應用研究[J].當代醫學,2010,16(36):97-99.
[8] 溫晟姝,劉秋華,鄧宜雅,等.時間-空間相關成像技術診斷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的臨床研究[J].當代醫學,2012,18(29):1-3.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8.038
江西 330000 南昌市第一人民醫院(熊賢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