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艷
腰椎間盤突出癥非手術療法的護理體會
葉艷
目的 探討腰椎間盤突出癥非手術療的臨床護理方法,觀察作用效果。方法 以84例行非手術療法治療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作為臨床研究對象,并將其隨機劃分為2組,各42例,組間可比性充分。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的對癥護理干預措施,對護理研究組患者分急性期和緩解期分別實施干預范圍更加全面的綜合護理措施。結果 護理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7.61%,明顯高于護理對照組總有效率80.9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腰椎間盤突出癥非手術療患者分急性期和緩解期分別實施干預范圍更加全面的綜合護理措施,可以提高治療的總有效率,顯著改善患者的活動能力,值得加強臨床推廣與實踐。
腰椎間盤突出癥;非手術治療;綜合護理;治療效果
腰椎間盤突出癥會限制患者的活動能力,給患者的生活與工作帶來不便,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對患者的影響非常大,因此探討與實踐如何提高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治療效果,就具有重要的作用意義[1]。陜西省西安市北方醫院護理部通過對42例腰椎間盤突出癥非手術療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措施,效果顯著,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從2014年1月~2014年12月陜西省西安市北方醫院收治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中篩選84例作為臨床研究對象,排除合并嚴重臟器疾病或惡性病變者,排除近3個月內接受過其他治療者,對象篩選對研究結果無任何影響,所有研究對象均行非手術療法治療。隨機將84例患者劃分為2組,各42例。護理研究組男28例,女14例,年齡47~68歲,平均年齡(52.6±3.5)歲,病程3~15年,平均病程(2.8±2.3)年,L3~4椎間盤突出10例,L4~5椎間盤突出18例,L5~S1椎間盤突出14例。護理對照組男27例,女15例,年齡48~66歲,平均年齡(52.3±3.2)歲,病程2~14年,平均病程(2.7±2.1)年,L3~4椎間盤突出9例,L4~5椎間盤突出19例,L5~S1椎間盤突出14例。2組患者男女比例、年齡、病程以及突出部位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篩選標準 年齡<80歲;行非手術療法治療;未合并其他嚴重臟器疾病與惡性病變。
1.3 方法 2組患者均接受非手術治療,治療內容包括腰椎牽引、封閉、理療、手法按摩等,在非手術治療的基礎上,對對照組實施常規對癥護理,對護理研究組患者分急性期和緩解期分別實施干預范圍更加全面的綜合護理措施,急性期的護理目標為減輕患者疼痛,緩解期的護理目標為促進患者功能恢復,主要的護理方法、內容如下。
1.3.1 急性期的護理 (1)臥床休息:急性期患者應絕對臥硬板床休息2~3周,減輕腰椎負擔,腰部放置軟墊,使肌肉放松。(2)講解各種治療的注意事項:提高患者對自身病情的認識,積極配合治療與護理工作的開展,提高其依從性[2]。(3)生理心理護理:生理方面注意對患者做好保暖措施,緩解患者的肌肉痙攣癥狀,促進其體內的血液流動循環[3]。多數患者起病急,焦慮、恐懼、猜疑心重,護士應多與患者進行交流,了解患者心理狀態,并對其進行針對性的心理疏導,使其保持積極、樂觀、穩定的心態,防止其產生消極的心理情緒,這既不利于其腰椎間盤疾病的治療,也不利于其心理健康。(4)飲食護理:飲食宜清淡,多飲水,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及含鈣豐富的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食物,忌食生冷油膩食物。(5)功能鍛煉:臥床期間堅持做深呼吸,多飲水,進行腰背肌功能鍛煉,預防肌肉萎縮,增強脊柱穩定性,鍛煉應由易到難,循序漸進,逐漸增加,避免疲勞。
1.3.2 緩解期的護理 (1)指導患者養成坐、站、行和勞動的良好姿勢:如拿拾地上物品時應避免彎腰動作,用髖、膝關節彎曲下蹲,腰背部挺直,動作要緩慢,轉身時應側身不轉腰,采取合理的姿勢起床站立等。(2)加強功能鍛煉:患者疼痛緩解后,可逐漸增加活動量,尤其要針對性的加強患者腰背肌鍛煉,促進其功能恢復,而且要做到堅持不懈,才能最終取得實效。(3)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對患者的生活進行干預與指導,使其保持健康的作息規律,同時要教會他們如何調節自身的情緒,給予患者心理支持,讓他們能夠積極、愉快的面對生活與治療[4]。有吸煙飲酒的患者要指導其逐步戒除,注意控制飲食,不要過于油膩,以清淡易消化為主,忌生冷硬,可適當多吃大棗、羊肉、腎、肝等滋補肝腎的食物。
1.4 觀察指標與療效評價標準 主要對2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觀察,療效評價參考以下標準:患者腰腿痛等臨床癥狀消失,直腿抬高可超過70°,正常的生活與行動無障礙,可無壓力行走超過2000m,治療效果為優;腰腿痛等臨床癥狀明顯改善,活動能力明顯恢復,治療效果為良;臨床癥狀與活動能力均可見一定程度的改善,治療效果為可;臨床癥狀與活動能力未見改善,或是有所加重,治療效果為差[5]。治療總有效率=(優+良+可)/患者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過程當中的所有統計學處理均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計數資料用“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接受護理1個月后,護理研究組治療效果有效率97.61%。護理對照組治療效果有效率80.95%,2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治療總有效率對比(n)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骨科的常見病和多發病,手術治療該病見效快,但患者在治療過程當中所受的身心壓力較大,而且費用相對較高[6]。非手術治療主要采用的是傳統治療方法,牽引、理療、按摩等[7]。只要對非手術治療患者實施合理、優質的護理干預,其能夠獲得的治療效果,不會比手術治療效果差[8]。
在本文的臨床研究過程當中,2組患者都接受的是非手術治療,在治療方面別無差異,但在護理方面,護理對照組患者僅接受了常規護理,而護理觀察組患者卻接受的是干預范圍更加全面的綜合護理,在急性期與緩解期對他們進行了飲食、心理以及運動等多方面的護理干預,這使得其治療效果更加顯著,其原因在于以下幾點:飲食護理能夠為患者提供更加健康合理的飲食營養支持,可以提高患者的整體健康水平,促進患者的病情治療與康復;心理護理可以幫助患者調整心態,使其更加積極的配合治療,這也更有助于其治療效果的提升;運動鍛煉指導的作用更大,它能夠使患者的身體機能得到提升,增強其活動能力。因此,對腰椎間盤突出癥非手術療患者分急性期和緩解期分別實施干預范圍更加全面的綜合護理措施,能夠取得非常良好的治療效果,顯著改善患者的活動能力,值得加強臨床推廣與實踐。
[1] 張冬玲,林濤,吳超英,等.延續護理對非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14,29(12):69-71.
[2] 楊紹容.護理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影響探討[J].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14,29(S2):43-44.
[3] 古麗娜·沙德克.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護理體會[J].科技視界,2014,4(16):309.
[4] 楊會刁.保守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觀察及護理體會[J].基層醫學論壇,2014,16(27):3730-3731.
[5] 梁建花.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康復護理心得[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3,11(4):137-138.
[6] 周艷.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康復護理體會[J].中外醫學研究,2014,12(5):90-91.
[7] 曾祝文.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行保守治療的護理[J].繼續醫學教育,2014,28(9):16-17.
[8] 宋艷.9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護理與康復指導分析[J].現代養生,2014,30(8):244-245.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8.073
陜西 710043 陜西省西安市北方醫院(葉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