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明
阿德福韋酯治療乙型肝炎的臨床效果及其不良反應
李兆明
目的 分析阿德福韋酯治療乙型肝炎的臨床效果及其不良反應。方法 選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0例作為研究對象,均給予阿德福韋酯治療,根據藥物劑量的不同,分為低劑量組(38例,劑量為3mg/d)、中劑量組(38例,劑量為9mg/d)及高劑量組(34例,劑量為12mg/d),治療3個月后,觀察對比3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其不良反應。結果 低劑量組、中劑量組、高劑量組的陽性率分別為39.47%、68.42%、73.5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低劑量組血清肌酐水平為(62.34±5.64)mmol/L,中劑量組血清肌酐水平為(63.48±6.21)mmol/L,高劑量組血清肌酐水平為(96.52±12.32)mmol/L,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低劑量組血清磷水平為(4.45±1.23)mg/L,中劑量組血清磷水平為(5.48±1.38)mg/L,高劑量組血清磷水平為(6.32±2.03)mg/L,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應用阿德福韋酯治療乙型肝炎的劑量不宜超過10mg/d,高劑量阿德福韋酯治療產生的不良反應較大,但低劑量也會影響其臨床效果,因此臨床上應選擇合適的阿德福韋酯劑量治療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阿德福韋酯;臨床效果;不良反應
乙型肝炎是臨床上常見病,是指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以肝細胞變性壞死、肝細胞增生,肝組織彌漫性纖維化,最后以假小葉形成為特征的慢性肝病,具有傳播性很強的特點。近幾年,我國乙型肝炎感染率逐年提高,雖然臨床治療該病的藥物種類較多,但其臨床效果及產生的不良反應也不盡相同,同時,同種藥物不同劑量產生的臨床療效及產生的不良反應也均不相同。本研究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0例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探討不同劑量阿德福韋酯治療乙型肝炎的臨床療效及其不良反應,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4年1月~2015年1月來江蘇省南通市第三人民醫院治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0例,均符合我國衛生組織對乙型肝炎的臨床診斷標準[1],無肝腎功能不全疾病患者。按藥物劑量的不同,分為低劑量組、中劑量組和高劑量組,其中低劑量組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齡13~72歲,平均年齡(56.4±2.5)歲;病程1個月~12年,平均病程(5.4±2.1)年;中劑量組38例,男23例,女15例,年齡12~73歲,平均年齡(57.3±2.6)歲;病程1個月~13年,平均(6.1±2.6)年;高劑量組34例,男22例,女12例,年齡13~73歲,平均年齡(58.4±2.7)歲;病程1個月~14年,平均(6.7±2.8)年。3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口服阿德福韋酯(福建廣生堂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70198)。其中低劑量組服用劑量為3mg/d,2次/d;中劑量組服用劑量為9mg/d,2次/d;高劑量組服用劑量為12mg/d,2次/d。3組患者均連續治療3個月。服藥后檢測所有患者血液中的血清肌酐及血清磷水平,并觀察對比2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其不良反應。
1.3 觀察指標 用藥早晨空腹靜脈抽血4~5mL,分離血清,對患者的乙型肝炎表面抗體(抗-HBs)、乙型肝炎e抗體(抗-HBe)、乙型肝炎核心抗體(抗-HBc)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采用ELISA酶免疫法進行測定,選擇由華南生物技術公司提供的試劑盒,嚴格按照試劑說明書進行相關操作,判斷標準:陽性:HBV-DNA>1.00×103copies/mL;陰性:HBV-DNA<1.00×103copies/mL[2]。對所有患者的清肌酐及血清磷進行監測,血清肌酐正常為50~106mmol/L,血清磷正常水平為4.8~5.5mg/L[3]。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8.0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F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3組患者臨床療效分析 低劑量組陽性率為15例(39.47%),中劑量組陽性率為26例(68.42%),高劑量組陽性率為25例(73.53%),中劑量組陽性率高于低劑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高劑量組陽性率高于低劑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2.2 3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 高劑量組的血清肌酐、血清磷水平顯著高于低劑量組和中劑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s)

表2 2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s)
組別例數血清肌酐(mmol/L)血清磷(mg/L)低劑量組3862.34±5.644.45±1.23中劑量組3863.48±6.215.48±1.38高劑量組3496.52±12.326.32±2.03 F值23.05158.5685 P值0.00000.0138
乙型肝炎主要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對于該病的治療,抗病毒治療在整個治療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其已成為乙型肝炎的首選治療方法。阿德福韋酯是5’-單磷酸脫氧阿糖腺苷的無環類似物,可有效抑制乙型肝炎病毒DNA的復制,同時也可抑制病毒的YMDD變異珠[4]。相關研究顯示,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阿德福韋酯的臨床療效可逐步增加[5]。有研究報道,不同劑量的阿德福韋酯治療乙型肝炎的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各不相同[6]。為進一步探討阿德福韋酯治療乙型肝炎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本研究采取不同劑量的阿德福韋酯治療乙型肝炎,結果顯示,低劑量組、中劑量組、高劑量組的陽性率分別為39.47%、68.42%、73.53%,但高劑量組的血清肌酐、血清磷水平顯著高于低劑量組和中劑量組(P<0.05),與其他相關文獻報道基本一致[7],由此說明高劑量的阿德福韋酯治療乙型肝炎的臨床效果較好,但其產生的不良反應較大。有臨床研究證實,當阿德福韋酯濃度超過10mg/d時,患者血液中的血清肌酐及血磷含量呈上升趨勢[8]。本研究也證實此結論,故在臨床治療中,可選擇劑量為9mg/d的阿德福韋酯治療乙型肝炎,具有良好的臨床效果。
[1] 楊明岳.拉米夫定聯合阿德福韋酯治療活動性乙肝肝硬化的長期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2014,20(34):152-153.
[2] 李文剛,聶為民,何艷梅,等.拉米夫定聯合阿德福韋酯治療活動性乙肝肝硬化長期療效觀察[J].山東醫藥,2011,51(36):80-81.
[3] 孫海霞,曹紅,張卡,等.HBV抗原定量對干擾素聯合阿德福韋酯治療HBeAg陽性慢乙肝的療效預測[J].中華實驗和臨床病毒學雜志, 2011,25(2):132-134.
[4] 向冬梅,鄭曉航,王秋穎,等.阿德福韋酯膠囊單用及其與扶正化瘀膠囊聯用治療慢乙肝的臨床療效[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 2010,26(11):810-812.
[5] 楊崎恩,蔣亦明,孫彤,等.拉米夫定聯合阿德福韋酯治療老年失代償期乙肝后肝硬化的臨床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4(6):1518-1520.
[6] 薛彩花,吳瑋,羅維礁,等.乙肝患者阿德福韋酯耐藥位點自然變異的相關因素分析[J].山東醫藥,2013,53(46):32-34.
[7] 鄭良達,鮑艷婷,陳公英,等.阿德福韋酯單藥治療的慢乙肝患者聚合酶RT區變異位點及臨床意義[J].中華實驗和臨床病毒學雜志, 2014,28(1):38-40.
[8] 葛保民,梁永謙.阿德福韋酯治療失代償期乙肝肝硬化伴腹水96例臨床分析[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0,16(5):579-580.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8.089
江蘇 226000 江蘇省南通市第三人民醫院(李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