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樂成 范水成
瑞芬太尼聯合異丙酚用于甲狀腺切除手術麻醉的臨床分析
毛樂成 范水成
目的 分析瑞芬太尼聯合異丙酚用于甲狀腺切除手術的臨床麻醉效果。方法 選取96例需行甲狀腺切除術的患者,隨機分成2組,各48例。對照組持續靜脈泵注異丙酚追加芬太尼維持麻醉,觀察組持續靜脈泵注瑞芬太尼和異丙酚維持麻醉,比較2組的臨床麻醉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麻醉恢復效果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35.42%)顯著低于對照組(83.33%),2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甲狀腺切除術患者選擇瑞芬太尼聯合異丙酚進行麻醉,不僅麻醉效果比較好,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也比較低,臨床麻醉應用價值比較明顯。
瑞芬太尼;異丙酚;甲狀腺切除手術;麻醉
作為臨床較為常見的一種頭頸外科手術,甲狀腺切除術的實施中,它對麻醉的要求非常高,并有著安全有效、蘇醒快、不良反應少等多方面的要求。從傳統頸叢阻滯式的麻醉方法分析,它所產生的不適感和痛苦感非常明顯,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和進步,全麻方式被越來越多的患者所接受,但全麻術后的高不良反應發生率依舊是臨床麻醉的難題[1]。經臨床對麻醉術研究的不斷深入,臨床醫學工作者發現在全麻術中適當添加一些藥物維持麻醉,能有效降低術后的不良反應,提升麻醉的效果。基于此,選取96例需行甲狀腺切除術的患者,分析了他們的臨床麻醉方法和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河南省新鄉市輝縣市人民醫院于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96例需行甲狀腺切除術的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無精神病史,無嚴重肝腎、心血管病史,近期未服用阿片類及苯二氮卓類藥物。按照隨機分配原則,將入選96例患者隨機分成2組,各48例。對照組男25例,女23例,年齡28~63歲,平均年齡(42.3±2.4)歲,甲狀腺腺瘤18例,結節性甲狀腺腫30例;觀察組男23例,女25例,年齡27~62歲,平均年齡(42.6±2.1)歲,甲狀腺腺瘤20例,結節性甲狀腺腫28例。比較2組患者的臨床一般資料(年齡、性別、病癥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2組患者臨床基本資料比較(n)
1.2 方法 術前8小時,2組患者均需禁食,在麻醉方法的選擇上均采取全麻,并以氣管插管的方法進行,術前半小時注射苯巴比妥鈉0.1g、阿托品0.5mg,麻醉誘導在氣管插管前進行,隨后靜脈注射維庫溴銨0.1mg/kg、異丙酚2mg/kg、咪達唑侖0.08mg/kg[2]。其中,對照組持續靜脈泵注異丙酚追加芬太尼維持麻醉,麻醉誘導和氣管插管后,微量泵入異丙酚8mg/(kg·min),持續麻醉需追加芬太尼0.1mg/0.5h;觀察組持續靜脈泵注瑞芬太尼和異丙酚維持麻醉,麻醉誘導和氣管插管后,維持麻醉需微量泵入瑞芬太尼0.2μg/(kg·min)和異丙酚8mg/(kg·min)[3]。
1.3 觀察指標 比較2組患者的麻醉恢復情況和不良反應發生率,其中,麻醉恢復情況的比較內容為:患者麻醉后的自主呼吸恢復時間、清醒時間、呼之睜眼時間、拔管時間和steward蘇醒評分;steward蘇醒評分[4]中包括清醒程度、呼吸道通暢程度、肢體活動度3個部門,其中每個部分包含3個問題,每個問題評分0~2分,steward蘇醒評分≥4分表示患者麻醉恢復,可以離開手術室。不良反應情況比較內容為:拔管時躁動、咳嗽等。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分析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麻醉恢復情況比較 在麻醉恢復情況的各指標值比較上,觀察組均明顯低于對照組,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麻醉恢復情況比較s,min)

表2 2組患者麻醉恢復情況比較s,min)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例數呼吸恢復時間清醒時間呼之睜眼時間拔管時間steward評分對照組487.6±2.49.4±3.315.6±3.618.1±3.413.2±0.8觀察組485.3±1.5a6.4±2.2a7.6±2.8a8.7±2.7a4.4±0.7a
2.2 2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在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上,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2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n(%)]
甲狀腺切除術的進行中,患者麻醉多是通過局部麻醉、頸叢阻滯麻醉來完成的,但是這些方法并不能實現預期的阻滯效果,還會出現氣管受壓和多種不良反應,加重患者精神痛苦,增加手術的危險性[5]。在全麻術的廣泛應用中,為了不讓患者術中出現肢體移動的情況,麻醉醫師多通過采用肌藥維持患者肌肉的松弛,并經常使用新斯的明進行拮抗,讓患者術后的肌力盡快恢復,這雖然提升了患者麻醉后的肌力恢復能力,但也增強了患者全麻后不良反應的發生率[6]。
隨著臨床對麻醉研究的加深,瑞芬太尼被廣泛應用在了甲狀腺切除術患者的麻醉中。瑞芬太尼是一種新型的短效麻醉性鎮痛藥,也是μ型阿片類受體的激動劑,在人體組織和血液中能迅速的被水解,具有消除快、起效快、維持時間段、可控性好、蘇醒快、拔管早等多方面的優勢[7]。同時,瑞芬太尼的鎮痛效果也比較強,是阿芬太尼藥物的10~20倍,靜脈注射的過程中體內無積蓄,和芬太尼相比,瑞芬太尼能更好的抑制心血管系統中所產生的應激反應,保持患者手術麻醉中血流動力學的穩定性[8]。在本文對96例甲狀腺切除術患者的麻醉實施中,48例對照組患者持續靜脈泵注異丙酚追加芬太尼維持麻醉,48例觀察組患者持續靜脈泵注瑞芬太尼和異丙酚維持麻醉,在患者麻醉恢復情況上,觀察組患者各指標明顯低于對照組,在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上,對照組高于觀察組,2組患者在麻醉恢復情況和不良反應發生率的比較上,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甲狀腺切除術患者選擇瑞芬太尼聯合異丙酚進行麻醉,不僅麻醉效果比較好,在不良反應發生率的降低上也有著良好的效果,臨床推廣價值明顯。
[1] 萬蘭蘭,張大奇,潘振祥,等.舒芬太尼與瑞芬太尼在甲狀腺全麻手術蘇醒質量中的對比[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9):2036-2038.
[2] 凌剛.瑞芬太尼聯合異丙酚用于甲狀腺切除手術麻醉的臨床分析[J].吉林醫學,2014,12(15):3258.
[3] 代華鋒.瑞芬太尼聯合異丙酚用于甲狀腺切除手術麻醉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療前沿,2013,2(20):24-25.
[4] 張蘭,鄭宏.臨床麻醉護理指導手冊[M].新疆:新疆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9.
[5] 李志勝.瑞芬太尼聯合異丙酚用于甲狀腺腺瘤切除術的效果分析[J].現代實用醫學,2014,26(8):1020-1021.
[6] 趙元奎.瑞芬太尼聯合異丙酚用于甲狀腺切除手術麻醉50例效果觀察[J].中國藥業,2014,3(12):40-41.
[7] 夏承生,李美.瑞芬太尼聯合異丙酚用于甲狀腺切除手術麻醉的臨床效果觀察[J].醫學信息,2015,10(24):244-245.
[8] 勾寶晶,趙玉陽.瑞芬太尼聯合異丙酚用于甲狀腺切除手術麻醉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5,9(23):111-112.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8.092
河南 453600 河南省新鄉市輝縣市人民醫院麻醉科 (毛樂成范水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