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省
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聯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對淺表性膀胱癌患者術后復發率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尹三省
目的 分析與探討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聯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對淺表性膀胱癌患者術后復發率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取60例淺表性膀胱癌患者,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0例。其中對照組患者采用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治療,術后行絲裂霉素膀胱灌注,觀察組則采用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聯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進行治療,將2組患者的手術情況、術后復發率以及術后生活質量進行觀察比較。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出血量、住院時間以及留置導尿管時間與對照組患者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觀察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治療前生活質量各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經過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獨立性評分均優于對照組患者(P<0.05),2組患者在社會關系與環境因素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結論 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聯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療淺表性膀胱癌患者,能夠顯著改善患者術后的生活質量,降低患者的復發率。
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淺表性膀胱癌;復發率;生活質量
膀胱癌是泌尿外科常見的腫瘤,臨床上大多表現為淺表性膀胱癌[1]。目前針對淺表性膀胱癌的治療最常用的方法是外科手術聯合膀胱灌注化療,但是術后患者復發率較高,且患者術后生活質量較差[2]。本次研究選取60例淺表性膀胱癌患者,對其中30例患者采用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聯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進行治療,旨在探討該方法對患者術后復發率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 將廣西壯族自治區南溪山醫院2014年12月~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淺表性膀胱癌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排除合并有嚴重心血管、腦血管等原發性疾病患者;有嚴重出血傾向患者;全身衰竭者;對多種藥物過敏者;患者病情過于危重者[3]。將60例淺表性膀胱癌患者按照治療方式的不同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0例。觀察組中,男16例,女14例,年齡45~80歲,平均年齡(67.2±7.3)歲;對照組中,男17例,女13例,年齡46~81歲,平均年齡(68.4±7.1)歲。在一般資料方面2組患者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觀察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均給予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給予患者連續硬膜外麻醉,取膀胱截石位,經尿道電切鏡下確認腫瘤的直徑、數目以及分布等,切割腫瘤蒂或者基底部周圍2cm左右的范圍,然后依次處理其粘膜下層、淺肌層、深肌層、基底以及周邊粘膜電灼。
2組患者均在術后即刻灌注化療,術后1周開始接受常規灌注治療。其中給予觀察組患者吡柔比星(江海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071223)膀胱灌注,將30mg吡柔比星加入5%葡萄糖溶液40mL中充分混合,常規消毒后置導尿管入膀胱,排凈尿液后注入灌注液,然后按照仰臥、左側臥、俯臥、右側臥位依次變化體位。膀胱內保留30min后排出。每周1次,共8次,之后改為2周1次,共8次,最后改為1個月1次持續至術后1年。給予對照組患者絲裂霉素膀胱灌注,將絲裂霉素40mg溶入40mL生理鹽水灌入膀胱內,每周1次,共8次,之后改為2周1次,共8次,最后改為1個月1次持續至術后1年。
1.3 觀察指標 將2組患者的手術時間、留置導尿管時間、住院時間以及出血量進行分析對比,并對2組患者進行術后隨訪,將2組患者術后生活質量、術后復發狀況以及并發癥發生情況進行比較。
1.4 生活質量評分 采用WHO推薦的生活質量評分表,評定患者術后的生活質量[4]。主要包括對患者心理健康、生理健康、獨立性、環境因素以及社會關系等5個方面指標的評分。分數越高表示患者術后生活質量越高。
1.5 統計學方法 數據借助統計學軟件SPSS18.0處理,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手術情況比較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均一次手術成功,其手術時間、留置導尿管時間、住院時間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此外,2組患者出血量均顯著較少,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2組患者手術一般情況比較(s)

表1 2組患者手術一般情況比較(s)
組別例數手術時間(min)出血量(mL)留置導尿管時間(d)住院時間(d)觀察組3031.4±10.340.3±6.13.3±0.55.2±1.7對照組3033.5±11.141.4±7.23.1±0.75.3±1.4 t值0.75960.63851.27340.2487 P值0.45060.52570.20790.8045
2.2 2組患者復發及并發癥情況比較 經過治療后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13.3%,對照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46.7%,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2組患者均未出現明顯的肝腎功能損害以及全身反應。術后隨訪,觀察組患者可延緩首次復發時間,且觀察組患者的復發率少于對照組患者(P<0.05)。

表2 對比2組患者并發癥情況(n)
2.3 2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 治療前,觀察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生活質量各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各指標均有了顯著提升(P<0.05);經過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獨立性評分均優于對照組患者(P<0.05),2組患者在社會關系與環境因素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3。
表3 2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對比(±s)

表3 2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對比(±s)
注:t1,P1為2組治療前對比;t2,P2為2組治療后對比
組別例數時間心理健康生理健康獨立性社會關系環境因素觀察組30治療前19.04±0.4136.72±0.4559.61±2.1545.38±8.3242.93±2.88治療后92.62±1.7880.54±5.1790.93±2.2483.54±5.4786.68±4.68對照組30治療前18.84±0.2536.71±0.2459.16±1.3435.02±7.5447.79±2.45治療后75.80±4.8562.44±5.6373.17±4.7775.91±4.8778.72±4.11 t1、t2值1.5145/17.83220.1074/12.96990.9729/18.45920.5842l/16.51450.9487/10.1547 P1、P2值0.0651/0.00000.9148/0.00000.3346/0.00000.5145/0.00000.6587/0.0000
膀胱癌是泌尿系統中常見的惡性腫瘤,其中70%左右為淺表性膀胱癌,目前臨床上多采用手術治療聯合術后膀胱灌注來治療淺表性膀胱癌,但術后患者生活質量較差,病情較易復發[5-6]。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微創技術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用于淺表性膀胱癌的治療,其創傷性較小,能夠殺傷殘留于深部組織中的腫瘤細胞[7]。目前臨床上多采用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聯合術后膀胱灌注治療淺表性膀胱癌,術后進行膀胱灌注的主要目的在于降低與延緩腫瘤的復發,防止腫瘤的深層浸潤。目前用于術后膀胱內灌注治療的藥物分為免疫制劑類與具有細胞毒性的化療藥物,理想的膀胱灌注藥物具有腫瘤細胞敏感性高且吸收量小、不良反應小等。臨床上常用的膀胱灌注的藥物包括干擾素(IFN)、卡介苗(BCG)、絲裂霉素(MMC)、羥基喜樹堿(HCPT)、吡柔比星(THP)等等。吡柔比星是新一代半合成蒽環類的抗腫瘤藥物,其抗腫瘤的活性較高,能夠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以及誘導細胞凋亡,是膀胱灌注的理想選擇[8]。此外,吡柔比星的不良反應較小,一般不會引起貧血、肝腎功能損傷等全身性化療反應,其抗腫瘤效果佳,毒性反應較低。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術后進行吡柔比星膀胱內灌注,能夠消滅手術殘留的腫瘤細胞,預防或者減少患者術后腫瘤復發的情況。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留置導尿管時間、住院時間以及出血量等與對照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觀察組患者術后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少于對照組患者(P<0.05),且觀察組患者首次復發時間長于對照組患者,術后3年的腫瘤復發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此外,淺表性膀胱癌患者術后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而導致生活工作能力下降、抑郁、焦慮等消極情緒,生活質量嚴重下降。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經過治療后在生理、心理、獨立性等方面均有了顯著的改善,由此可知,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聯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能夠減輕手術的創傷,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促使患者能夠盡快的康復恢復正常生活。
綜上所述,與術后聯合絲裂霉素膀胱灌注相比,術后聯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療淺表性膀胱癌患者,其療效確切,能夠提高患者術后的生活質量,減少復發率,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1] 韓興濤,楊錦建,霍慶祥,等.電切術聯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對淺表性膀胱癌療效[J].中國內鏡雜志,2015,21(5):494-497.
[2] 裴建強,杜宏綱.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聯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療淺表性膀胱癌臨床觀察[J].山東醫藥,2013,53(39):41-42.
[3] 林海利,鄭周達,林天旗.經尿道電切聯合吡柔比星灌注治療淺表性膀胱癌療效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1,32(9):1408-1409.
[4] 石通,梁蔚波.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聯合吡柔比星灌注治療淺表性膀胱癌療效觀察[J].醫學臨床研究,2012,29(4):638-640.
[5] 鄧鯤,劉煥軍,王宇.經尿道汽化電切術聯合膀胱灌注吡柔比星治療淺表性膀胱癌的隨機對照研究[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5 (11):1647-1648.
[6] 梁昌衛.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聯合吡柔比星膀胱內灌注治療淺表性膀胱癌臨床觀察[J].亞太傳統醫藥,2012,8(6):109-110.
[7] 傅萍.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聯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療淺表性膀胱癌臨床觀察[J].醫學信息,2015,53(39):41-42.
[8] 藍漢榮,胡萬勝.不同手術方案聯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療在淺表性膀胱癌患者中的應用比較[J].中國當代醫藥,2015(8):68-70.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8.095
廣西 541002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溪山醫院泌尿外科(尹三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