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洋帆
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手術室優質護理配合效果
曾洋帆
目的 探討應用優質護理配合模式對接受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治療的患者實施手術室護理的臨床效果進行研究。方法 選擇接受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治療的患者8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采用常規手術室護理模式對對照組患者實施護理;采用優質護理配合模式對觀察組患者實施護理。結果 觀察組患者腹腔鏡手術操作時間(123.59±18.64)min、腸道功能術后恢復時間(25.10±2.09)h、住院治療總時間(7.48±1.30)d顯著短于對照組[(166.28±23.94)min、(32.57±2.08)h、(11.38±2.63)d];對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手術室護理服務的滿意度(95.0%)顯著高于對照組(80.0%),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應用優質護理配合模式對接受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治療的患者實施手術室護理的臨床效果非常明顯。
優質護理配合;手術室護理;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
結直腸癌疾病屬于臨床上近些年來較為常見的一種消化道惡性腫瘤類疾病,發病率近年來一直呈現不斷上升的發展趨勢[1]。隨著人們微創治療意識的不斷增強,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手術已經成為目前普外科手術治療過程中的一種常規術式,腹腔鏡手術可以使手術操作的風險降低,使患者在手術后的康復時間明顯縮短,使患者的痛苦降至最低水平[2]。本次對接受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治療的患者應用優質護理配合模式實施手術室護理的效果進行研究。現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江西省腫瘤醫院就診的接受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治療的患者8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例。對照組中男23例,女17例;年齡35~87歲,平均年齡(57.9±1.5)歲;結腸癌疾病患者25例,直腸癌疾病患者15例;結直腸癌患病時間1~19個月,平均患病時間(5.3±0.6)個月;觀察組中男24例,女16例;年齡33~86歲,平均年齡(57.7±1.4)歲;結腸癌疾病患者26例,直腸癌疾病患者14例;結直腸癌患病時間1~18個月,平均患病時間(5.4±0.7)個月。上述自然指標研究對象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常規手術室護理模式對對照組患者實施護理;采用優質護理配合模式對觀察組患者實施護理,主要措施包括:(1)術前訪視:在手術前1天對患者的病房進行術前訪視,不僅僅要對患者的身體和合并癥情況進行了解,還應該進行必要的心理疏導。將進出手術室的相關流程、麻醉和手術的方式、意外事件應急處理方法等向患者進行介紹,增強其信心。鼓勵患者之間進行良性交流,訪視護士還應該與患者的家屬進行必要的溝通。(2)皮膚護理:剔除術野范圍內的污漬,并修剪毛發,如果術野范圍內的皮膚存在感染,應該及時向有關的手術醫生進行匯報。備皮后對皮膚進行徹底的清晰并保持清潔。(3)腸胃護理:術前3天進流食并通過口服方式給予制菌藥物,術前1天實施灌腸。(4)器械準備:手術開始前各種儀器必須要正確的擺放到位并處于能夠正常工作的狀態,對二氧化碳氣體是否充足進行著重的檢查。器械準備的過程中要嚴格遵守無菌操作的相關規定,保證有效消毒和絕對無菌。(5)手術室護理:入室時巡回護士負責迎接患者并給予必要的安慰和鼓勵,檢查病歷資料,核對無誤之后可以將患者推入到手術室。入室后協助麻醉醫生進行術前準備,實施靜脈穿刺、硬麻穿刺及氣管插管等操作。麻醉藥物起效之后,擺放正確體位,并做好術中隨時調整體位的準備。密切觀察患者體征,關注手術進程,根據醫生指導進行操作,隨時準備應對術中可能出現的意外。手術結束后清點物品和器械,離室后對器械進行清潔,并做好養護記錄[3-4]。
1.3 觀察指標 選擇2組研究對象的腹腔鏡手術操作時間、腸道功能術后恢復時間、住院治療總時間、對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手術室護理服務的滿意度等作為觀察指標進行對比。
1.4 滿意度評價方法 在術后恢復治療階段,利用病房訪視的機會,采用不記名打分形式了解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手術室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情況,100分為滿分。80分以上為滿意,60分以下為不滿意,60~80分為基本滿意[5]。
1.5 統計學方法 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腹腔鏡手術操作時間、腸道功能術后恢復時間、住院治療總時間 對照組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共計操作(166.28±23.94)min,術后(32.57±2.08)h患者的腸道生理功能恢復正常,該組共住院接受治療(11.38±2.63)d;觀察組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共計操作(123.59±18.64)min,術后(25.10±2.09)h患者的腸道生理功能恢復正常,該組共住院接受治療(7.48±1.30)d。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21.8597,t2=16.5470,t3=11.2438,P<0.05)
2.2 對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手術室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對照組患者對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手術室護理服務的滿意度達到80.0%;觀察組患者對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手術室護理服務的滿意度達到95.0%。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11,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對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手術室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比較[n(%)]
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模式也在發生著改變,廣大臨床患者對于微創治療和手術質量所提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使臨床手術室護理服務面臨更高的挑戰[6]。近些年來在臨床上接受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治療的患者人數呈現不斷增多的發展狀態,這就要求手術室護理人員在日常工作中,要不斷的提高自身護理服務工作能力,和相關的專業素養,對腹腔鏡下結直腸癌手術操作的基本特點和要點有全面的掌握,在手術進行的過程中能夠與操作者之間有更加密切的配合,采用優質護理服務模式對該類患者實施手術室護理,不僅僅可以減少患者的手術創傷,縮短臨床治療時間,還能夠減少術后并發癥發生,從而提高患者的手術室護理的滿意度[7-8]。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接受優質護理配合的觀察組患者對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手術室護理服務的滿意度達到95.0%,明顯高于接受常規手術室護理的對照組的80.0%,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上述數據充分說明,優質護理配合在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操作期間應用的優勢,在今后臨床工作中,可以將這一護理模式作為手術室護理的常規模式。
[1] 李紫尹.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的手術室護理配合與體會[J].實用預防醫學,2011,7(6):1133-1134.
[2] 李欣榮,李新蘭.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的手術室護理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導刊,2012,9(11):1998.
[3] 彭云輝.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的手術室護理分析[J].內蒙古中醫藥,2013,18(29):133-134.
[4] 潘燕,李月蓮,易美連.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的手術室護理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4):239-240.
[5] 周靜.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的手術室護理[J].吉林醫學,2013,34(18):3717.
[6] 馮海龍.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的護理配合[J].當代護士(專科版),2011,18(10):81-82.
[7] 劉賢團,李連娣,陳繁花,等.探討循證護理干預對結直腸癌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當代醫學,2013,19(9):153-154.
[8] 鄭民華,馬君俊.腹腔鏡結直腸癌手術進展與療效評價[J].中國現代手術學雜志,2013,11(14):211-212.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1.080
江西 330029 江西省腫瘤醫院手術室(曾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