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芹 葛敏
法莫替丁治療小兒嘔吐引起急性胃腸粘膜損傷的療效及不良反應
劉秀芹 葛敏
目的 觀察探討法莫替丁治療小兒嘔吐引起急性胃腸粘膜損傷的療效及不良反應,為臨床治療該病提供更多參考。方法 選取因嘔吐導致急性胃腸粘膜損傷患兒22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110例。對照組患者給予維生素B6治療,觀察組患者給予法莫替丁治療,最后比較分析2組患者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情況。結果 對照組痊愈20例,顯效22例,有效23例,無效45例,總有效率為59.09%;觀察組痊愈48例,顯效30例,有效26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為94.55%,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2組均未見頭痛暈眩、皮疹等嚴重不良反應。結論 法莫替丁治療小兒嘔吐引起急性胃腸粘膜損傷方面具有顯著療效,不僅安全、可靠、不良反應少,而且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
法莫替丁;小兒嘔吐引起急性胃腸粘膜損傷;臨床效果
小兒嘔吐引起急性胃腸粘膜損傷是兒科常見的一種并發癥,會造成患者水介質紊亂及消化道出血,嚴重時會造成穿孔[1],給患者生活及工作帶來嚴重影響。臨床多以維生素B6、思密達等藥物進行治療,但效果不佳[2-3]。據相關資料顯示,法莫替丁在治療小兒嘔吐引起急性胃腸粘膜損傷方面具有顯著效果。為探討法莫替丁治療小兒嘔吐引起急性胃腸粘膜損傷的療效及不良反應,本文選取因嘔吐導致急性胃腸粘膜損傷患兒220例,分別給予維生素B6以及法莫替丁治療,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期間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人民醫院收治的因嘔吐導致急性胃腸粘膜損傷患兒22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110例。對照組中男54例,女56例,發病1~16d,平均(5.23±1.38)d;觀察組男53例,女57例,發病2~17d,平均(5.17±2.04)d。2組患兒在年齡、性別等基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維生素B6治療:靜脈注射維生素B6(廣州康和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4021966),50~100mg/次,1次/d,當患者胃出血停止后,再用2d即可停用;觀察組患者給予法莫替丁治療:法莫替丁(famotidine,江蘇康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4529),0.4mg/次,2次/d,當患者胃出血停止時改為1次/d,再用2d后停藥,最后比較分析2組患者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情況。
1.3 療效評價標準 分為痊愈、顯效、有效、無效。痊愈:患兒在8h內止血止吐顯效:患兒在8~16h內止血止吐;有效:患兒在16~24h內止血止吐;無效:患兒在24h后仍未止血止吐??傆行?痊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分析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之間的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臨床療效 對照組痊愈20例,顯效22例,有效23例,無效45例,總有效率為59.09%;觀察組痊愈48例,顯效30例,有效26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為94.5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2.2 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情況 觀察組患者用藥前紅細胞計數(WBC)、谷草轉氨酶(AST)、谷丙轉氨酶(ALT)分別為(12.46±5.16)×109、(37.49±25.13)μ/L、(15.63±7.65)μ/L,用藥后分別為(6.25±2.48)×109、(36.25±26.27)μ/L、(16.54±6.21)μ/L,紅細胞計數(WBC)用藥前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谷草轉氨酶(AST)及谷丙轉氨酶(ALT)用藥前后差異無統計學意義。2組均未見頭痛暈眩、皮疹等嚴重不良反應。
小兒嘔吐導致的急性胃腸粘膜損傷在兒科中極為常見,嚴重危害患兒身體健康,多數患兒需要根據其臨床表現給予治療[4]?;純貉褐袃翰璺影份^正常兒童有所升高,導致胃壁血管收縮,從而造成患兒胃粘膜缺血并減少胃粘液的分泌,患兒體內組織胺和乙酰膽堿刺激胃粘膜壁細胞上的H2受體導致H+分泌增加,從而進一步加重胃粘膜受損[5]。目前,如何治療急性胃粘膜損傷是臨床關注的焦點。以往采用維生素B6注射液治療[6],但效果不佳。據相關資料顯示[7],法莫替丁屬于第三代強效組織胺H2受體拮抗劑,在治療胃腸粘膜損傷方面具有顯著效果。
為探討法莫替丁治療小兒嘔吐引起急性胃腸粘膜損傷的療效及不良反應,為臨床治療該病提供更多參考。本文選取我院收治的因嘔吐導致急性胃腸粘膜損傷患兒220例作為研究資料,分別給予維生素B6以及法莫替丁治療,結果顯示,對照組總有效率59.09%,觀察組總有效率94.55%,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用藥前紅細胞計數(WBC)、谷草轉氨酶(AST)、谷丙轉氨酶(ALT)分別為(12.46±5.16)×109、(37.49±25.13)μ/L、(15.63±7.65)μ/L,用藥后分別為(6.25±2.48)×109、(36.25±26.27)μ/L、(16.54±6.21)μ/L,紅細胞計數(WBC)用藥前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谷草轉氨酶(AST)及谷丙轉氨酶(ALT)用藥前后差異無統計學意義,2組均未見頭痛暈眩、皮疹等嚴重不良反應。該結果與相關文獻報道相近[8],表明法莫替丁可以有效提前止血止吐,并且使得紅細胞計數(WBC)趨于正常,同時對谷草轉氨酶(AST)及谷丙轉氨酶(ALT)并無任何影響,具有安全、可靠等優點。
綜上所述,法莫替丁治療小兒嘔吐引起急性胃腸粘膜損傷方面具有顯著療效,不僅安全、可靠、不良反應少,而且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
[1] 王信樂,卞佩明,林國香,等.法莫替丁注射液治療急性胃粘膜病變療效觀察[J].中原醫刊,2012,29(1):35-36.
[2] 馮霜.法莫替丁注射液與呋塞米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J].醫學信息(上旬刊),2011,24(9):6132.
[3] 鄭云會,唐淑芬,付琪,等.1例使用維生素B6致過敏患者的護理體會[J].當代護士(??瓢?,2012,10(1):147.
[4] 孫月萍.西咪替丁、思密達與維生素B6聯合應用減少阿奇霉素胃腸道反應的臨床觀察[J].內蒙古中醫藥,2013,32(33):9-10.
[5] 吳衛國.維生素B6注射液臨床防治阿奇霉素消化道不良副反應的對比觀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2,10(43):123-124.
[6] 魏筱龍,朗玉,包偉,等.聯合應用維生素K3與B6在治療腎絞痛中的作用與意義[J].中外醫療,2012,31(29):122,124.
[7] 王佩,徐可樹.急性胃腸穿孔[J].醫學新知雜志,2013,23(6):394-396.
[8] 彭倩,張玉瓊,黎小秀,等.法莫替丁治療新生兒急性胃黏膜損傷的療效及安全性觀察[J].小兒急救醫學,2014,11(1):52-53.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1.104
山東 250300 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人民醫院兒科 (劉秀芹葛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