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斌文 付素華 余坤民
鎖定鋼板和PFNA對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療效對比分析
潘斌文 付素華 余坤民
目的 對比股骨粗隆間骨折采用鎖定鋼板和PFNA治療的臨床療效和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8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采用鎖定鋼板治療,觀察組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內釘(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療,觀察并比較2組患者治療效果。結果 對照組患者手術時間、骨折愈合時間、術中出血量分別為(77.3±15.4)min、(17.2±2.6)周、(250.3±14.0)mL,觀察組分別為(43.8±11.2)min、(12.9±1.1)周、(100.2±12.2)mL,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5.0%,對照組為20.0%,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股骨粗隆間骨折采用PFNA治療,能夠有效縮短手術時間,減少患者術中出血量,促進骨折部位快速愈合,且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治療效果良好,應用價值高。
股骨粗隆間骨折;鎖定鋼板;股骨近端抗旋髓內釘
股骨粗隆間骨折是臨床上發病率較高的一種疾病,該病患者多為老年人,其因粗隆部血運較為豐富,骨折后患者愈合較好,然而其發生髖內翻的幾率較大,且患者長時間臥床還易引起多種并發癥,對患者預后的影響極大。因此,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治療,改善臨床效果就顯得尤為重要。為進一步研究股骨粗隆間骨折的臨床治療方法,本文選取40例骨折患者進行臨床研究,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江西省弋陽縣人民醫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股骨粗隆間骨折的臨床診斷標準[1],經X線和CT檢查確診。依據隨機數字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中男24例,女16例,年齡42~83歲,平均(58.3±4.4)歲,骨折原因:摔傷9例,交通事故23例,高空墜落8例。觀察組中男25例,女15例,年齡43~81歲,平均(57.6±4.3)歲,骨折原因:摔傷10例,交通事故22例,高空墜落8例。2組患者一般資料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鎖定鋼板):麻醉后,取仰臥位,墊高患側髖部,于股骨大粗隆遠端位置行切口,暴露骨折部位,外側剝離部分骨膜,顯露股骨大粗隆,牽引小腿復位骨折,鎖定鋼板固定股骨近端骨折部位,鎖釘固定大粗隆部位(3枚)和骨折遠端部位(3~4枚),透視檢查骨折對位后,置引流管,縫合切口。觀察組(PFNA):麻醉后,于骨牽引病床上取仰臥位,透視下于骨折部位行閉合復位處理,對位完成后于大轉子頂點的近端位置切切口(5 cm左右),在頂點稍前方位置進針,向內插入導針;順導針方向在股骨粗隆部位進行擴髓,并把PFNA主釘順該方向向內插入至股骨髓腔內部,透視下調整進針深度和角度,便于螺旋刀片準確、快速打入股骨頸;在透視輔助下選好位置,使刀片導針正好處于股骨頸中下約1/3位置,于股骨外側開口,把已經選好的、固定長度的、解鎖的螺旋刀片向內打入已標深度并鎖定,于骨折遠端鎖定螺釘,正確安裝螺帽,置引流條,縫合切口。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2組患者手術情況(包括手術時間和術中出血量)、術后骨折愈合時間和患者并發癥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7.0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手術情況和術后骨折愈合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骨折愈合時間均短于對照組,患者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時間比較(s)

表1 2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時間比較(s)
?
2.2 術后并發癥 觀察組中出現1例再骨折和1例髖內翻,并發癥發生率為5.0%;對照組中出現3例再骨折,2例內固定斷裂,1例內固定切割和2例髖內翻,并發癥發生率為20.0%;2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114,P<0.05)。
股骨粗隆間骨折是臨床常見病,多見于老年人,具體是指股骨頸基底部至小粗隆水平以上的骨折[2],患者骨折原因一般包括高空墜落、交通事故、平地摔傷等多種因素[3],多由間接外力所致,當機體下肢發生突然扭轉,出現強有力的內收或外展力,或與直接外力相碰撞等均可引起患者骨折[4]。骨折后患者可出現明顯的局部壓痛、腫脹和骨關節功能障礙,部分患者皮下可出現瘀血斑[5],導致患肢行動受限,形成功能障礙,造成患者無法正常行走或站立,且少數股骨粗隆間骨折嚴重患者遠端骨折端處于極度外旋位,甚至外旋角度可高達90°[6],還會伴有內收畸形,嚴重影響患者正常生活、工作,降低患者生活質量。
臨床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多采用手術療法,當前環境下臨床中應用較為廣泛的手術方法有鎖定鋼板和PFNA兩種,鎖定鋼板是一種帶有螺紋孔的、完全依靠鋼板自身交鎖結構來進行骨折部位固定的一種裝置,用于臨床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固定效果良好,便于骨痂形成、骨折愈合,但是該手術切口較大,手術持續時間長,出血量多,風險高,甚至會由于機體骨質與螺釘之間強大的錨合力導致鋼板斷裂,需進行二次手術治療。PFNA屬于一種新型的股骨近端內固定系統,是新改進的股骨近端髓內釘系統[7],不僅完全繼承了股骨近端髓內釘的優點,而且在具體設計上有所創新,固定效果更佳,操作更簡單,與鎖定鋼板相比,具有手術切口小、出血量少、對骨膜破壞小等優勢,與人體生物力學相似[8],可有效促進患者骨折部位快速愈合。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時間、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等各項指標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
綜上,采用PFNA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痛苦少,術后恢復快,并發癥少,預后良好,臨床療效顯著。
[1] 楊中鋒,陳洪亮,鄭強.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的外科治療及其臨床療效觀察[J].醫學綜述,2015,21(4):757-759.
[2] 李江山,張志強.溫腎逐瘀壯骨湯結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內固定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42例[J].河北中醫,2015,37(2):222-223.
[3] 何國武.股骨近端髓內釘與動力髖螺釘內固定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股骨粗隆間骨折的療效對比研究[J].山西醫藥雜志,2015, 44(4):409-410.
[4] 郭文勝.微創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隱性失血的研究[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5,15(1):114-116.
[5] 楊偉清,吳焯鵬,匡光志,等.PFNA內固定與人工關節置換治療高齡患者不穩定型股骨粗隆間骨折療效的對比[J].臨床醫學工程,2015, 22(2):180-182.
[6] 李驊玫.臨床路徑在老年人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圍術期的護理效果[J].中外醫學研究,2015,13(5):104-105.
[7] 王東飚,邸進軍,王偉,等.股骨頭置換與PFNA治療老年不穩定型股骨粗隆間骨折的臨床療效差異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 8(4):169-170.
[8] 劉冰.股骨粗隆間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鈦板治療的臨床觀察[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3):83-84.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5.043
江西 334400 江西省弋陽縣人民醫院骨科 (潘斌文 付素華 余坤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