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燕
高齡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呼吸護理對策
李海燕
目的 探究高齡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相關呼吸護理對策。方法 選取高齡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患者96例作為觀察對象,根據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所接受的護理措施不同將其分為2組:A組60例,B組36例;所有患者接受常規護理措施,A組在此基礎之上滲透了規范化的護理管理理念,實施的護理措施具有針對性;對2組患者接受治療后治療效果進行對比。結果 A組的臨床治愈率達到了86.67%高于B組的臨床治愈率(66.67%),2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呼吸機相關肺炎的高齡患者實施具有針對性的護理管理,對于提高臨床治愈率等方面具有積極意義。
高齡;呼吸機相關性肺炎;護理對策
機械通氣主要應用于治療呼吸衰竭類疾病方面,利用的是呼吸機來改善患者的呼吸狀態[1]。但這類的治療方法本身是屬于有創治療的,容易引發病毒的侵入而產生多類并發癥,而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就是這些并發張中比較常見的一種[2]。本文選取了高齡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患者96例作為觀察對象,對高齡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有效護理對策進行探究,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五三中心醫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間收治的高齡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患者96例作為觀察對象,根據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所接受的護理措施不同將其分為A、B 2組:A組(60例)其主要護理措施是在護理管理基礎上實施的,B組(36例)則接受的是常規護理。A組中男45例,女15例;年齡61~82歲,平均(65.24±2.19)歲;機械通氣治療持續時間1~13 d,平均(3.55±1.05)d。B組中男27例,女9例;年齡62~83歲,平均(64.55±2.13)歲;機械通氣治療持續時間1~12 d,平均(3.45±1.55)d。2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數據(如性別、年齡以及通氣時間等)之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96例患者均在本院接受了對癥治療,及相關的呼吸護理配合,具體的常規護理措施如下:(1)患者生命體征以及癥狀的動態監測以及搶救護理必備器械、藥品的準備;病房環境如適宜溫度、濕度的保持,定期的通風以及定期的物品、地面、空氣的消毒等;做好患者口腔分泌物的清理,及時的排痰、吸痰、吸氧。(2)患者用藥的指導和護理,監督患者及時用藥并觀察患者用藥后的不良反應;建立靜脈通道,維持患者的體內水、電解質平衡。(3)加強和患者及其家屬的溝通、交流,爭取其配合,同時利用心理疏導等方式消除患者緊張、焦慮類的情緒。(4)給予患者飲食指導和運動方面的指導,建議患者選擇流質、半流質,最好是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進食。而A組中的患者,其所接受的護理在此基礎上各個環節中均滲透了規范化的護理管理理念,實施的護理措施具有針對性,其護理措施的實施和執行更為的嚴格化:(1)護理人員查房時間的規范化,規定查房時間為交班前15 min后[3]。(2)嚴格的檢查護理人員的查房和健康教育記錄,做到讓護理人員可以更加及時、有效的了解患者的實際情況以便為相關治療方案的制定和護理質量的評價提供可靠的依據。(3)加強對護理過程中的管理,明確具體職責的劃分,將護理人員的護理的時間有效的利用起來,鼓勵護理人員多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及時的溝通并注意自己的服務態度等。
1.3 療效評價標準 對治療效果的評測,主要集中在治療的治愈率上。治愈:患者主要的病癥、體征均消失,能夠恢復正常生活;良好:主要癥狀得到了有效緩解,可以進行一些基本的活動;一般:癥狀有所緩解,但恢復程度一般;無效:患者的癥狀、體征均未得到改善甚至出現了惡化。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資料均導入到SPSS 19.0軟件包中進行相應的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入院3個月的隨訪中發現,2組患者均未出現死亡的情況,從長期的治療效果方面:A組臨床治愈率達到了86.67%;而B組的治愈率則僅為66.67%;A組的治愈率要明顯優于B組,2組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的預后效果之間的對比(n)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屬于常見的一種院內感染,一般指的是患者在進行機械通氣48 h后發生的肺部實質性感染。而相關的臨床研究結果表明,患者進行機械通氣治療時呼吸機持續治療的時間越長則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生率越高[3]。對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高齡患者進行臨床對癥治療時給予正確、有效的護理配合,是可以達到顯著提高其臨床治療效果并降低并發癥發生率的作用的[4]。在護理中踐行護理管理的具體措施和理念,對于保障患者預后以及生命安全是具有積極意義的。相關研究證實[5],通過系統的、規劃的護理措施的實施,能夠很好的控制高齡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并發癥發生率,同時通過有效護理措施的實施是能夠促進患者的康復和治愈率的提高的[6]。據統計,通過系統的、規劃的護理措施的實施齡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治療有效率(治愈率)將會提高20%以上[7-8]。通過本文研究可知,在入院3個月的隨訪中發現,2組患者均未出現死亡的情況,從長期的治療效果方面:A組接受了更為系統的護理措施后,其臨床治愈率達到了86.67%;而接受一般護理的B組的其治愈率則僅為66.67%;A組的治愈率要明顯優于B組,2組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此數據與相關研究的結果基本一致,說明了有效的護理管理、護理配合在高齡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診療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護理管理指導下的護理措施在提高整體護理質量的同時更能提高高齡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值得臨床上的繼續推廣應用。
[
1] 王匯,張玲娟,周丹,等.呼吸科重癥監護病房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1,28(10):38-39.
[2] 彭春蘭,鄧惠英,羅梅銀,等.高齡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呼吸護理對策[J].中國醫藥導刊,2012,14(3):193-194.
[3] 李蓮,吳軍勇,喬有萍,等.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預防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3):21-22.
[4] 劉明華,張慶玲,府偉靈,等.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流行病學和診斷進展[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4,14(1):116-118.
[5] 凌亞,王惠芬,劉少芬,等.靜脈全麻患兒圍術期呼吸的護理[J].現代護理,2002,8(7):567.
[6] 戴靜我,陸愛紅,何月桂,等.E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相關因素分析及護理預防[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15):1367-1369.
[7] 孫里.低體重兒的呼吸護理管理[J].南京部隊醫藥,2002,4(6):50-51.
[8] 郭海霞,王秀月.老年人圍手術期的呼吸護理[J].海軍醫學雜志, 2003,24(3):255-256.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5.082
河南 450042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五三中心醫院 (李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