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靜
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治療隱源性激化性肺炎的臨床研究
程 靜
目的 研究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治療隱源性激化性肺炎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擇COP患者12例,隨機數字表法分為A組與B組,各6例。A組患者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行小劑量短療程醋酸潑尼松治療,B組患者在常規治療的的基礎上行大劑量長療程醋酸潑尼松治療。觀察2組患者治療前后PaO2、DLCO、TLC、VC等指標及臨床療效。結果 治療前2組PaO2、DLCO、TLC、VC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2組PaO2、DLCO、TLC、VC均較治療前顯著改善,組內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PaO2、DLCO、TLC、VC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A組總有效率(83.33%)與B組總有效率(100.00%)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結論 小劑量短療程或大劑量長療程均可有效治療隱源性激化性肺炎,但大劑量長療程療效更為優異。
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治療;隱源性激化性肺炎;臨床研究
隱源性激化性肺炎(cryptogenic organizing pneumonia, COP)為特發性間質性肺炎的亞型,其臨床發病機制尚不完全明確。患者一旦發生COP,常表現為間斷發熱及持續性干咳等臨床癥狀。行組織病理分析,可見細支氣管下級氣道內形成肉芽組織。在COP的臨床治療上,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具有一定的療效,但尚無規范的劑量及療程,不同的醫生在治療過程中采用的劑量和療程各不相同。為研究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治療COP的臨床療效,本研究將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應用于COP的臨床治療,其療效顯著,現總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10月~2014年9月在吉林省吉林市北華大學附屬醫院接受治療的COP患者12例,男8例,女4例,年齡21~72歲,平均年齡(44.37±2.24)歲,其臨床主要表現為發熱、咳嗽、乏力、運動后氣短、發紺等癥狀。所有患者均按照美國胸科協會診治循證指南相關標準確診[1]。將上述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A組與B組,各6例。A組男5例,女1例,年齡21~70歲,平均年齡(44.28±2.19),病程1~15個月,平均病程(6.85±0.18)個月;B組男3例,女3例,年齡22~72歲,平均年齡(44.55±2.38),病程1~16個月,平均病程(6.92±0.23)個月。2組患者性別、年齡、平均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治療方法 2組患者均給予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等大環內酯類藥物常規治療。
1.2.1 A組 A組患者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行小劑量短程醋酸潑尼松治療。先給予患者醋酸潑尼松片(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3021207;產品規格:5 mg×100 s) 0.75 mg/(kg·d)口服,連續治療30 d,然后將劑量改為0.5 mg/(kg·d)口服,連續治療45 d,然后再將劑量改為20 mg/d,連續治療45 d,最后再以5 mg/d的劑量維持治療60 d。
1.2.2 B組 B組患者在常規治療的的基礎上行大劑量長療程醋酸潑尼松治療。先給予患者醋酸潑尼松片1 mg/(kg·d)口服,連續治療90 d,然后再將劑量改為40 mg/d,連續治療90 d。
1.3 觀察指標 觀察2組患者治療前后動脈血氧分壓(PaO2)、一氧化碳彌散量(DLCO)、肺總量(TLC)、肺活量(VC)等指標。
1.4 療效評價標準 療效評價標準按照美國胸科協會診治循證指南相關標準[2]制定。痊愈: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全部消失,行影像學檢查病變全部恢復正常;顯效: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顯著改善,行影像學檢查病變顯著吸收,但未及痊愈標準;有效: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基本改善,行影像學檢查病變部分吸收;無效: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無改善或惡化,行影像學檢查病變未見吸收或加重。總有效率=痊愈率+顯效率+有效率。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治療前后PaO2、DLCO、TLC、VC比較 治療前,2組患者PaO2、DLCO、TLC、VC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A組患者PaO2、DLCO、TLC、VC顯著升高,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B組患者PaO2、DLCO、TLC、VC顯著升高,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B組患者PaO2、DLCO、TLC、VC略高于A組,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2組治療前后PaO2、DLCO、TLC、VC比較(x±s)
2.2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A組總有效率為83.33%,B組總有效率為100.00%,2組患者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隱源性激化性肺炎是一種發病原因及機制尚不完全明確的肺部疾病,其臨床主要表現為間斷發熱,持續性干咳等癥狀[3],行病理組織學檢查,細支氣管下部氣道可見肉芽組織形成[4]。目前,在COP的臨床治療上尚無規范性治療方法,臨床多以糖皮質激素、大環內酯類以及細胞毒類藥物治療,其中糖皮質激素類藥物臨床療效較為顯著[5]。糖皮質激素類藥物通常選擇醋酸潑尼松,其常規用量為0.75~1.5 mg/(kg·d),28~42 d劑量減半,然后每21~28 d減少劑量,并逐漸減少至維持劑量(10.00 mg/d),療程為6個月~1年[6]。資料顯示,大環內酯類藥物對于癥狀較輕或者未見顯著癥狀的COP患者,可有效緩解其臨床癥狀[7],對于較為嚴重的COP患者,聯合使用糖皮質激素與大環內酯類藥物可有效緩解病情[8]。佟淑平等[9]先給予COP患者大劑量糖皮質激素沖擊治療,然后再行快速減至小劑量糖皮質激素治療,獲得了顯著的療效。Romain等[10]先給予COP患者4周較高劑量[0.75 mg(kg·d)]的強的松,然后逐漸降低強的松的使用劑量,持續治療6~12個月后,其療效較為顯著。在本研究中,2組患者均聯合使用大環內酯類藥物治療,不但有效改善了PaO2、DLCO、TLC、VC等指標,且治療有效率均在80%以上,與上述研究結果較為一致,提示聯合使用糖皮質激素類與大環內酯類藥物治療COP療效較為顯著,且大劑量長療程糖皮質激素治療COP療效更為優異,值得應用于臨床。但是,由于條件限制,本研究選擇樣本數相對較少,難以獲得較為準確的實驗結果,需要在今后加大樣本數展開進一步研究,從而獲得更為確切的結論。
[1] 丁群力,呂丹,王碧炯,等.大環內酯類藥物治療隱源性機化性肺炎一例并文獻復習[J].中國全科醫學,2014,17(32):3868-3871,3874.
[2] 岳慧杰,陶瑛瑛,宋小駿.臨床藥師參與隱源性機化性肺炎治療的病例分析[J].中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2014,19(12):1361-1364.
[3] 吳曉琴,孫曉遠,李鋒.20例隱源性機化性肺炎的臨床分析[J].浙江醫學教育,2015,14(1):50-52.
[4] 侯新垓,劉長,南雁,等.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治療隱源性機化性肺炎的臨床療效分析[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4(6):67-68.
[5] 應海平,黃小萍.隱源性機化性肺炎11例臨床分析[J].浙江醫學, 2014,36(10):896-898.
[6] 陳瑛.阿奇霉素聯合熱毒寧治療支原體肺炎的療效探討[J].當代醫學,2015,21(8):127-128.
[7] 蔡仕偉.糖皮質激素吸入治療慢性喘息型支氣管炎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2015,21(7):116-117.
[8] 席遂龍.糖皮質激素不同給藥方式的療效研究[J].當代醫學, 2015,21(6):147-148.
[9] 佟淑平,杜聞博,王琪.糖皮質激素治療隱源性機化性肺炎的臨床療效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2,15(34):3986-3988.
[10] Romain Lazor,Andre Vandevenne,Antoine Pelletier,et al.Cryptogenic organizing pneumonia-characteristics of relapses in a series of 48 patients[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12,162(2):571-577.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4.084
吉林 132011 吉林省吉林市北華大學附屬醫院呼吸內科 (程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