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堯
復方樟柳堿對眼外肌麻痹的臨床價值分析
王 堯
目的 分析探討復方樟柳堿治療眼外肌麻痹的臨床價值。方法 選取42例眼外肌麻痹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21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西藥治療:口服醋酸潑尼松片,20 mg/次,1次/d。同時靜脈滴注復方丹參、曲克蘆丁等藥物。療程為2周。治療組采用復方樟柳堿治療:將2 mL復方樟柳堿注射液在患者的患側顳淺動脈旁進行皮下注射,1次/d,14次為1個療程,對比2組臨床效果。結果 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0.5%,顯著高于對照組66.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與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為4.8%、9.5%,2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結論 采用復方樟柳堿治療眼外肌麻痹,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治療效果,且不良反應少,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復方樟柳堿;眼外肌麻痹;臨床價值
眼外肌麻痹是臨床上常見的眼位偏斜或眼球運動障礙疾病,主要表現為斜視、運動障礙、協調動作的破壞、復視等,并伴有不同程度的頭暈、惡心、嘔吐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1]。臨床上常采用藥物治療該疾病,常規藥物主要有強的松、復方丹參等藥物,但療效較差。復方樟柳堿是一種復方制劑,適用于缺血性視神經、視網膜病變[2]。本研究采用復方樟柳堿治療眼外肌麻痹,療效顯著,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沈陽二四二醫院自 2013年 3月~2014年9月期間所收治的42例眼外肌麻痹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經臨床診斷及眼科檢查所有患者均被確診為眼外肌麻痹;臨床表現為眼位偏斜、復視、視力下降、惡性、頭暈等。排除標準:有嚴重的心、肝、腎等器官功能性障礙的患者;易過敏的患者;皮膚測試呈陰性的患者;由顱內占位病變及腦梗塞、重癥肌無力引起的眼外肌麻痹。將這些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21例。對照組中,男14例,女7例,年齡30~70歲,平均年齡(51.8±12.1)歲,病程3 d~1個月,平均病程(17.34±5.47)d。治療組中,男15例,女6例,年齡33~73歲,平均年齡(53.1±11.7)歲,病程5 d~1個月,平均病程(17.84±6.21)d。2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西藥治療:口服醋酸潑尼松片(天津力生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批號:0307863),20 mg/次,1次/d。同時靜脈滴注復方丹參、曲克蘆丁等藥物。療程為2周。治療組采用復方樟柳堿治療:將2 mL復方樟柳堿注射液在患者的患側顳淺動脈旁進行皮下注射,1次/d,14次為1個療程。
1.3 評價標準 (1)觀察指標:以治療組與對照組的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等為觀察指標。(2)療效評價標準[3]。顯效:臨床癥狀基本全部消失,眼位及眼球運動恢復正常,視力恢復;有效:臨床癥狀有所改善,眼位及眼球運動部分恢復;無效:復視等臨床癥狀沒有任何改變,眼位及眼球運動受限。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利用統計學軟件SPSS 16.0對相關數據資料展開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4]。
2.1 治療組與對照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0.5%,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66.7%。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治療組與對照組臨床療效比較[n(%)]
2.2 治療組與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在整個治療過程中,對照組有1例患者出現胃腸道反應,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8%;治療組有2例出現輕度的口干,不良反應發生率為9.5%。治療組與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36,P>0.05)。
眼球靠眼外肌的收縮和松弛而產生協調的運動。當屈光不正、調節和輻輳異常、融合異常、外傷、炎癥、感染、腫瘤、中毒、血管病變、代謝障礙、退行病變、內分泌疾病等因素影響眼運動神經的核上中樞、神經核、神經或肌肉時,會造成眼位偏斜或眼球運動障礙,也就是眼外肌麻痹[5]。眼外肌麻痹分為核上性眼肌麻痹、核性眼肌麻痹和核下周圍性眼肌麻痹。核上性眼肌麻痹是由于大腦皮質眼球同向運動中樞及其傳導束損害,使雙眼出現同向注視運動障礙。具體包括側方凝視麻痹和垂直凝視麻痹。核性眼肌麻痹是由于腦干病變,例如血管病、炎癥、腫瘤等,導致眼球運動神經核損害引起的眼球運動障礙。核下周圍性眼肌麻痹可分為眼肌無力綜合征、眶上裂綜合征、眶尖綜合征等[6]。眼外肌麻痹患者會出現斜視、運動障礙、協調動作的破壞、復視等,并伴有不同程度的頭暈、惡心、嘔吐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
復方樟柳堿是由氫溴酸樟柳堿、鹽酸普魯卡因、氯化鈉組成的復方制劑[7]。樟柳堿是一種抗膽堿藥,具有抗震顫、解痙、平喘、散瞳等作用,可松弛平滑肌、改善眼部微循環。普魯卡因可通過松弛平滑肌來擴張微動脈,從而改善組織供氧。通過動物模型試驗表明,該藥可以加速恢復眼缺血區血管活性物質的正常水平,緩解血管痙攣,維持脈絡膜血管的正常緊張度及舒縮功能,增加血流量,改善血流供應,促進缺血組織迅速恢復[8]。將復方樟柳堿用在眼外肌麻痹的臨床治療當中,能夠松弛平滑肌,改善眼肌神經及血供,恢復肌肉神經組織,從而改善臨床癥狀,恢復視力。
通過本文研究顯示,治療組顯效13例,有效6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0.5%;對照組顯效7例,有效7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為66.7%。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整個治療過程中,治療組與對照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口干、胃腸道反應,但治療組與對照組不良反應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這說明,采用復方樟柳堿治療眼外肌麻痹,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治療效果,且不良反應少,因此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 孫小俊.復方樟柳堿治療外傷性眼外肌麻痹性斜視臨床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13(22):211-212.
[2] 林澤賢,許道成,黃楚珠,等.復方樟柳堿II號治療眼外肌麻痹臨床觀察[J].臨床眼科雜志,2007,15(3):242-243.
[3] 陳淑香,李靜,哈蕓,等.復方樟柳堿治療眼外肌麻痹49例療效觀察[J].寧夏醫學雜志,2013,35(12):1243-1244.
[4] 姜艷碧,胡敏.復方樟柳堿治療外傷性眼外肌麻痹的臨床體會[J].中國衛生產業,2013,13(26):10-11.
[5] 寧英慧,薛婷,張慧敏.復方樟柳堿治療后天性眼外肌麻痹48例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8(2):103-104.
[6] 趙平.復方樟柳堿注射液治療后天性眼外肌麻痹15例[J].浙江中醫雜志,2012,47(6):467.
[7] 劉麗君,黨維華,薛穎,等.復方樟柳堿顳淺動脈旁注射治療老年眼外肌麻痹的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2014,20(7):76.
[8] 馬曉嵐,張文雅.復方樟柳堿注射液治療眼肌麻痹的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2012,18(9):136.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4.101
遼寧 110034 沈陽二四二醫院(王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