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杰 彭金鳳
腹腔鏡微創手術治療直腸癌的療效分析
楊杰 彭金鳳
目的 探討腹腔鏡微創手術治療直腸癌的臨床療效。方法 回顧性分析108例直腸癌患者臨床資料,根據不同治療方案分為2組,各54例,對照組行傳統手術治療,研究組行腹腔鏡微創術治療,比較2組手術情況及并發癥。結果 研究組腸道功能恢復時間(2.24±1.19)h顯著優于對照組(4.01±1.52)h(P<0.05);研究組并發癥總發生率為22.22%,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24.07%,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結論 腹腔鏡微創手術治療直腸癌效果顯著,可有效縮短手術時間,且并發癥少。
腹腔鏡微創術;直腸癌;療效
直腸癌是大腸部位最為常見的腫瘤,其發病率及死亡率均較高,嚴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臨床多采用手術切除治療,且隨著腹腔鏡技術的發展,腹腔鏡微創手術已逐步被應用[1]。為進一步探討更為適宜的術式,本研究回顧性分析108例直腸癌患者行不同術式治療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遼寧省本溪市本鋼總醫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8例直腸癌患者臨床資料,根據不同治療方案分為2組,各54例;對照組男女比例38︰16,年齡23~76歲,平均(44.92±5.63)歲;研究組男女比例37︰17,年齡22~78歲,平均(45.42±5.84)歲。TNM分期:Ⅰ期16例,Ⅱ期34例,Ⅲ期58例。2組上述各項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行傳統開腹手術,手術步驟及術式均嚴格參照相關制定標準進行,且于術后予以抗感染等對癥支持治療。研究組行腹腔鏡微創手術治療,具體操作:氣管插管全麻后,取截石位(頭低高足),傾斜右側,于患者臍孔上2.5cm處作一切口,切口長度為1cm,建立氣腹,并放置一30°的腹腔鏡探頭[1]。于兩端麥氏點部位分別作1個操作孔,并將分離鉗置入其中,骼前上棘水平線與右鎖骨中線的交點處做10mm主操作孔,進行探查腹腔。依據患者腫瘤下緣與肛緣間的距離選擇經腹會陰聯合切除術(APR)、低位切除術(LAR)[2]。
1.3 觀察指標 觀察2組術中、術后恢復情況,主要包括: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腸道功能恢復時間、術后平均住院時間;并比較2組患者術后并發癥(吻合口瘺、吻合口出血、切口感染、粘連性腸梗阻)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應用SPSS20.0軟件包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術中、術后恢復情況 研究組術中、術后恢復情況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術中、術后恢復情況(x±s)
2.2 2組并發癥情況 研究組并發癥總發生率為22.22%,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4.07%,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2組并發癥情況[n(%)]
直腸癌是大腸部位最為常見的惡性腫瘤,據相關調查顯示,其發病與遺產史、既往病史及生活史等因素相關,且近年來發病率及死亡率逐步上升,嚴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3]。目前臨床主要采用外科手術治療,而伴隨醫學技術的發展,腹腔鏡技術已廣泛應用于直腸癌的治療中,且其優越性不斷凸顯出來。研究表明,腹腔鏡手術較傳統開腹術式對患者的創傷更小,且術后的恢復時間更短,可有效減輕手術對患者產生的疼痛感[4]。該技術最適用于早期腫瘤及良性疾病的治療,能夠深層次、多角度地對病變部位進行檢查,從而使手術方式變得更靈活。本研究結果顯示,行腹腔鏡微創手術治療的研究組術中、術后恢復情況均優于行傳統手術治療的對照組(P<0.05),其具體表現在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腸功能恢復時間、術后平均住院時間等方面。說明腹腔鏡微創手術應用于直腸癌患者中,對其創傷性較小,可有效減少出血量,縮短手術時間,并促進腸功能的恢復,從而縮短住院時間,這與相關研究相符[5-6]。分析原因可能為:微創術式的處理器官相對于傳統術式更少,因此手術時間更短,而且傳統術式的腸功能恢復時間較微創術式更長,其主要是腸道器官受到間接或直接干擾所致;由于傳統術式的過程較長,故凝血因子的消耗增大,致使難以有效控制出血量[7]。本研究結果還顯示,研究組并發癥總發生率(22.22%)比對照組(24.07%)低,但結果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通過和以往的研究顯示,該結果與其他學者[8]研究結果類似。由于微創手術對患者生理功能可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對腹腔的干擾較少,因此切口感染、腸梗阻、腹痛等一系列并發癥將明顯減少[9]。
綜上所述,腹腔鏡微創手術較傳統開腹手術治療直腸癌更具優勢,可有效縮短手術時間,且并發癥少,具有臨床實際應用價值。
[1] 黃巖.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直腸癌的臨床療效分析[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22(30):3368-3370.
[2] 朱峰.腹腔鏡手術與傳統手術治療直腸癌的療效[J].中國衛生產業,2013,18(30):94-95.
[3] 李留俊.腹腔鏡手術與開腹手術治療直腸癌的療效比較[J].中外醫療,2012,13(22):28-29.
[4] 王震光.腹腔鏡微創手術治療直腸癌15例療效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4,18(25):3373-3374.
[5] 劉濤,高寶萍.60例手術治療直腸癌的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3,8(31):20-21.
[6] 黃美近,彭慧,王輝,等.直腸癌腹腔鏡與開腹手術腫瘤清除及遠期療效的隨機對照試驗薈萃分析[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 2011,14(8):606-610.
[7] 秦光遠,左朝暉,姚敦武,等.腹腔鏡直腸癌手術與傳統開腹直腸癌手術的療效比較[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1,10(6):421-423.
[8] 趙平武,向春華,王東,等.腹腔鏡與傳統開腹術治療直腸癌的手術并發癥比較[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05,14(12):893-895.
[9] 王勁,劉細平.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與其開腹手術的臨床對比分析[J].醫學臨床研究,2008,25(7):1283-1285.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2.057
遼寧 117000 遼寧省本溪市本鋼總醫院(楊杰 彭金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