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程
品管圈在提高藥物指導知曉率中的應用
錢程
目的 探討品管圈活動對提高藥物指導知曉率的作用。方法 通過品管圈的建立,確定以“提高藥物指導知曉率”為活動主題,把握現狀,設定目標,分析原因及制定對策。結果 通過品管圈活動,與干預前比較,藥物指導知曉率由活動前的73%提高至活動后的9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 開展品管圈活動,能夠提高藥物指導知曉率,提高圈員的綜合能力。
品管圈;住院患者;藥物指導;知曉率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由日本石川馨博士在1962年首創[1],是指同一工作單位或工作性質相關聯的人員(通常為3~10人),自動、自發組織起來,科學運用品管工具,持續地進行效率提升、降低成本、提高產品質量等業務的小組[2]。這些小組作為全面質量管理環節中的一環,在自我啟發、相互啟發的原則下,應用各種統計工具,以全員參加的方式不斷進行維護和改善自己工作現場的活動,是一種自下而上的管理方法[3]。在護理質量管理中開展QCC活動,可倡導全員參與,使每位護士在質量改進中既是管理者、又是實踐者,通過營造正性文化,使更多護理人員參與護理質量的改進[4]。本研究旨在運用品管圈活動提高藥物指導知曉率,報道如下。
1.1 成立品管圈小組 南京市第二醫院肝內科于2015年2月成立品管圈小組,其中副主任護師1名,主管護師2名,護師3名,護士2名。選出圈長1名,負責對活動進度進行統一管理和統籌安排;輔導員1名,負責對整個質量控制活動進行指導和監督;其余圈員參與每個步驟的實施以及輪流負責某一步驟的計劃安排。經過召開圈會,征集8個候選圈名及圈徽,全體成員投票后將圈名確定為“杏仁圈”,提出了“仁心行天下杏林蔽蒼生”的口號,意為以患者為中心,用仁心、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感動每1位患者,共同搭建良好的護患關系,促進康復,從而實現護理質量持續改進。
1.2 制定主題 全體圈員運用頭腦風暴法[5],根據臨床實踐將需要改進的問題一一歸納總結,依據上級政策、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4個評價項目進行等級打分,5分最高、3分普通、1分最低,共有8人參與選題過程。最終選定 “提高藥物指導知曉率”為本次活動主題。
1.3 制定活動計劃 品管圈活動時間共40周。第1周:圈員培訓,設定圈名及圈徽;第2周選定主題;第3~15周:現況資料收集及原因分析;第16~26周:實施對策;第27~38周:確認效果并標準化;第39~40周:檢討改進,并將成果推廣。
1.4 現況把握 對2015年2月~2015年4月的住院患者進行調查分析,從護士執行不到位、患者因素、醫生因素3方面進行調查,共發放問卷112份,回收有效問卷112份,回收率100%。結果顯示,患者對藥物指導知曉率為73%,利用柏拉圖分析數據。見圖1。根據“80/20”法則[6],得出影響藥物指導知曉率的主要原因是:護士執行不到位和患者因素。

圖1 活動前藥物指導知曉率影響因素柏拉圖
1.5 制定目標 依據圈員的工作年資和工作能力等,依據能勝任、尚能勝任、無法勝任的層級,采用“5、3、1”的評分法由本人和圈長分別自評和互評,兩者總和再平均計算出圈員均分是4.5分,即圈能力4.5/5=90%。按照目標值的計算公式[7],目標值=現況值+[(100%-現況值)×改善重點×圈能力]= 73%+[(100%-73%)×90%×90%]=95%,擬定通過本次活動,住院患者藥物指導知曉率應由73%提高至95%。
1.6 原因分析 全體圈員通過頭腦風暴,進行要因分析,繪制出魚骨圖。見圖2。
1.7 制定對策 針對以上擬定的改善方向,全體圈員討論制定了細化的對策方案。
1.7.1 加強護士理論知識與溝通技巧培訓 加強理論學習,認真落實年輕護士的培訓??偨Y經驗,每月開展2次臨床相關的業務學習,拓展疾病相關知識;每月進行1次個案查房,內容以病案分析為重點,加強床邊考核,與績效掛鉤。教學方式靈活多樣,要求責任護士提高患者的親近感和家屬的信任感,搞好護患關系,使之積極配合,與患者溝通時多注重語氣、語速、溝通環境、患者的個性特征,溝通后及時自我評價,以提高溝通效果。通過培訓不斷提升護士的評判性思維能力及自身素養。
1.7.2 提高患者及家屬的執行力 幫助患者建立個體化的、有利于疾病控制和并發癥預防的良好行為習慣,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醫從性。反復多次進行藥物指導,及時提醒患者服藥。語言通俗化,利于患者家屬理解,向患者說明按時、按量服藥對疾病恢復的重要性。
1.7.3 增加多種宣教方式,強化藥物指導 每個病房懸掛
1本科室制定的常用藥物說明及相關注意事項。住院期間加強口頭宣教,責任護士了解患者用藥情況,及時提醒,出院前予以詳細的藥物指導。組織科室內溝通經驗豐富的醫生、護士每月進行1次藥物知識講座,并發放光盤、圖片、宣傳手冊等讀物。每周組織病友之間溝通交流,醫務人員及時糾正錯誤的用藥習慣。
1.8 對策實施與檢討 每位圈員根據各自特長完成相關任務,制定詳細的實施計劃,及時召開圈會,進行培訓和說明,讓圈員了解正確做法。實施過程中輔導員實時監督,及時指正,遇到問題全體圈員討論解決。

圖2 魚骨圖要因分析

圖3 品管前后圈員能力
2.1 效果確認
2.1.1 有形成果 使用整改前的調查問卷進行對策實施后的效果確認,步驟如前,計算得出藥物指導知曉率為97%,根據品管圈的進步率及目標達成率計算公式:本次活動進步率=(改善后-改善前)/改善前=(97%-73%)/73%=33%,目標達成率=(改善前-改善后)/(改善前-目標值)=(73%-97%)/(73%-95%)=109%。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顯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25.908,P<0.01)。見表1。

表1 品管前后藥物指導知曉率
2.1.2 無形成果 活動后,全體圈員進行自評打分,每項最高5分,最低1分,結果顯示全體圈員在各方面的能力均有所提高。見圖3。
2.2 標準化 將本次品管圈改進措施進行標準化,制定藥物指導標準流程。規范護患溝通流程,制定具有專科特色的藥物指導宣教方案,注重有效溝通。
品管圈是依靠臨床一線人員由點及面發掘臨床問題,是從基層解決問題。國內許多文獻報道,認為品管圈活動是提高護理質量管理的一種有效手段。通過品管圈活動,制作藥物指導標準流程,加強了護士專業知識,建立了和諧的護患關系,持續提供優質護理,提高了藥物指導知曉率。
同時圈員學會了一系列的品管手法,為以后的品管圈活動奠定了基礎。在愉悅的品管活動氛圍中,提高了護士主動參與管理的意識和工作責任心,提升了團隊合作意識[8],使她們有被尊重、被認可的感覺,自我價值得以體現[9]。從對品管圈不熟悉到熟練運用的過程,也是護士不斷提升自身素質的過程,同時也提高了學習能力和科研思維能力。
本次品管圈是首次活動,對各種品管手法還要深入學習和運用,新入職護士的科研水平還有待提升,在后續活動中將鼓勵其他護士積極參與活動,促進圈員間的經驗互享。
[1] 林榮瑞.品質管理[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6:183-188.
[2] 史聰慧.QCC在圖書館全面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09,21(8):189.
[3] 汪四花,林芬,沈國霞.品質管理活動在病房用藥安全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1):60-61.
[4] 戴曉娜,葉志弘.JCI評審體系下的護理質量改進實踐[J].護理與康復,2009,8(9):787-789.
[5] 張娜,王大毅,楚俊紅.品管圈活動在降低消化科檢查延遲發生率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5,29(5):1911-1914.
[6] 君平.80/20法則的醫院管理工具—普拉妥圖[J].當代醫學,2004,10(5):27-28.
[7] 張幸國.醫院品管圈輔導手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22-23.
[8] 倪棟梅.“品管圈”活動在健康教育質量改進中的應用效果探討[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1):97-98.
[9] 鄢雨英,林莉莉,鄭佳音.品管圈活動對提高護理病歷書寫完整性的效果觀察[J].護理與康復,2010,9(7):624-626.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ole of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in improving the awareness rate of drug guidance. Methods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determined to "Guidance to improve the drug awareness" as the theme, to grasp the situation, setting goals, analyze the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Results Through the QCC activity, compared with before intervention, guiding drug awareness by activity in front of 73% increase to 97%,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1).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 of quality management circle activities, to improve the awareness rate of the guidance of drug, and can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the circle members.
Quality control circle; Inpatients; Drug guidance; Awareness rate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7.007
江蘇 210003 南京市第二醫院肝內科 (錢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