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申震
短期皮下注射胰島素治療糖尿病合并甲亢的效果觀察
張申震
目的 分析短期持續皮下注射胰島素治療糖尿病合并甲狀腺功能亢進(甲亢)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80例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胰島素多次皮下注射,觀察組給予胰島素泵持續皮下注射,對比2組臨床療效。結果 觀察組2hPG為(7.72±2.75),對照組為(10.65±3.7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血漿達標時間,住院時長與胰島素用量分別為(10.55±9.43)d、(4.12±3.01)d和(42.34±10.24)U,對照組為(19.33±8.35)d、(8.65±4.23)d、(59.73±18.23)U,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0.00%,對照組為27.50%,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采用持續皮下注射胰島素治療,可有效控制血糖、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減少胰島素使用劑量,減少并發癥發生。
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持續皮下注射;胰島素
臨床中,胰島素泵能夠對人體胰島分泌胰島素功能進行模擬,按照患者血糖情況給予合體胰島素使用劑量,在患者血糖水平控制方面效果明顯,是較為有效的治療方式[1-3]。糖尿病合并甲狀腺功能亢進(甲亢)較為常見,有效控制成為臨床治療的重點,傳統治療方法大多數采取常規多次皮下注射胰島素,這種方法無法平穩、快速地降低血糖水平,容易造成糖代謝紊亂或者是甲亢代謝癥。本研究主要分析短期持續皮下注射胰島素治療糖尿病合并甲亢臨床療效,效果顯著,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陜西安康漢濱區第一醫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0例。甲亢診斷參照血清促甲狀腺素(TSH)下降、甲狀腺激素升高以及臨床表現等判定[4-5]。糖尿病診斷標準:未服用胰島素或者是降糖藥物;年齡65歲以下;空腹血糖(FPG)>7mmol/L或者餐后2h血糖(2hPG)>11.1mmol/L。對照組中,女12例,男28例,年齡24~55歲,平均(38.45±10.34)歲;病程1~9年,平均(4.67±1.35)年。觀察組中,女18例,男22例,年齡25~53歲,平均為(37.53±10.53)歲;病程1~10年,平均(5.65±1.57)年。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胰島素每日用量根據入院前服用胰島素或者是降糖藥物劑量、入院時患者體質量與血糖監測值。觀察組給予胰島素泵持續皮下注射:使用胰島素泵,胰島素為重組人胰島素諾和靈,起始劑量為0.4~0.5U/(kg·d),其中基礎量占43%,餐前大劑量占57%,監測患者FPG、2hPG水平,并按照監測結果對使用劑量做適當調整,2周為1個療程。對照組給予常規胰島素多次皮下注射:早中晚餐前30min皮下注射重組人胰島素諾和,睡前皮下注射甘胰島素,起始劑量為0.4~0.5U/(kg·d),監測患者FPG、2hPG水平,并按照監測結果對使用劑量做適當調整,2周為1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觀察2組FPG、2hPG,并記錄2組患者血糖達標時間、住院時間、胰島素用量以及并發癥。FPG<7mmol/ L、2hPG<10mmol/L為血糖控制的主要目標;低血糖:存在低血糖癥狀或者血糖<3.9mmol/L。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5.0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FPG、2hPG比較 2組FPG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觀察組2hPG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2hPG、FPG比較(x±s,mmol/L)
2.2 2組血糖達標時間、住院時間、胰島素用量對比 觀察組血糖達標時間、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胰島素用量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血糖達標時間、住院時間、胰島素用量比較(x±s)
2.3 2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中,4例低血糖,并發癥發生率為10.00%;對照組中,8例低血糖,3例糖代謝紊亂,并發癥發生率為27.50%,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χ2=4.021,P<0.05)。
臨床中,糖尿病合并甲亢屬于常見內分泌疾病,糖尿病是一種代謝性疾病,其特征為高血糖;甲亢時由于甲狀腺合成所釋放大量甲狀腺激素而導致交感神經興奮以及機體代謝亢進。糖尿病、甲亢同時存在,臨床癥狀疊加,并且相互產生影響,會增加發生并發癥概率。甲狀腺激素有利于腸道對于糖吸收,促進糖原異生以及分解,使得腎上腺素β受體激活,加強患者兒茶酚胺敏感性,抑制胰島素釋放,血糖水平升高。甲亢時,甲狀腺素能對胰島功能產生影響,不僅能促進胰島素降解,同時也能使機體對于胰島素敏感性發生變化。甲亢時甲狀腺素上升,導致胰島β細胞功能發生紊亂,增加胰島素拮抗物質,使得糖尿病加重。
治療糖尿病合并甲亢的關鍵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這是由于控制血糖能預防發生糖代謝紊亂,同時能減少低血糖、甲亢高代謝癥等不良反應發生率。采取傳統皮下注射方法,注射次數比較多,增加患者痛苦,無法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易出現并發癥。對于高血糖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島素泵強化治療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同時能模擬人體胰島素分泌模式,改善患者胰島β細胞功能。臨床中,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如果未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容易發生甲亢高代謝癥與糖代謝紊亂,所以,控制血糖水平是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的關鍵。相關研究發現,常規胰島素多次皮下注射容易發生甲亢高代謝癥與低血糖,各個時間血糖控制效果并不理想,無法準確掌握胰島素劑量[6]。胰島素泵持續皮下注射可模擬人體胰島素分泌,持續基礎胰島素注射,能防止由于餐后胰島素水平上升而導致低血糖癥狀。同時持續皮下注射,能在應激狀態下為患者提供胰島素支持[7-8]。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2hPG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血糖達標時間、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胰島素用量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10.00%,對照組為27.50%,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這說明對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采取持續皮下注射胰島素治療安全有效,患者住院時間縮短,同時減少胰島素用量,預防發生不良反應,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1] 趙曉慧.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島素泵的降糖優勢[J].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15,22(5):397-399.
[2] 程國強.胰島素泵用于甲狀腺功能亢進合并糖尿病的應用分析[J].河北醫藥,2012,34(8):1178-1179.
[3] 肖復茜.持續皮下注射胰島素治療糖尿病合并甲亢臨床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2,7(8):41.
[4] 段敏.胰島素泵短期持續皮下注射胰島素類似物治療初診2型糖尿病的臨床分析[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5(2):93-95.
[5] 陳協生,黎桂雁,伍秉翔,等.持續皮下注射胰島素治療糖尿病合并甲亢的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2015,21(2):63-64.
[6] 金雪花,劉冰梅,劉立波,等.短期持續皮下注射胰島素治療糖尿病合并甲亢30例臨床分析[J].醫學信息(上旬刊),2011,24(3):1351.
[7] 侯艷,李會芳,趙燕,等.中國2型糖尿病患者持續胰島素皮下輸注與多次胰島素皮下注射的療效及對生活質量影響的Meta分析[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6,24(5):443-450.
[8] 徐蔚蔚,趙錫麗.綜合護理干預對持續皮下注射胰島素治療糖尿病患者依從性影響[D].重慶醫科大學,2015.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7.025
陜西 725000 陜西安康漢濱區第一醫院 (張申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