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蓮
綜合護理干預對子宮肌瘤患者抑郁情緒的影響
陳秀蓮
目的 探究子宮肌瘤行綜合護理干預對患者抑郁情緒產生的影響。方法 回顧性分析90例子宮肌瘤患者臨床資料,按不同護理方法分為2組,各45例。對照組行常規類護理,觀察組加以綜合護理干預,對比2組抑郁情緒與生活質量情況。結果 干預后,觀察組SDS評分比對照組低,且總體健康評分(80.02±13.60)分顯著高于對照組(64.37±13.01)分,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子宮肌瘤患者行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顯著,可緩解其抑郁情緒,并提高生活質量,值得推廣。
子宮肌瘤;綜合護理干預;抑郁;生活質量
子宮肌瘤是女性常見的良性腫瘤,隨著病情發展,將出現腹部腫塊、陰道出血等癥狀。子宮肌瘤發病率不斷上升,臨床中以手術為治療子宮肌瘤的首選方案,但術后易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影響,因此需及時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1-2]。為探討子宮肌瘤行綜合護理干預對患者抑郁情緒產生的影響,本研究回顧性分析已選取的90例子宮肌瘤患者臨床資料,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4年4月~2015年4月山東省鄆城縣張營鎮衛生院收治的90例子宮肌瘤患者臨床資料,按不同護理方法分為2組,各45例。對照組年齡31~43歲,平均(37.18±4.24)歲,病程1~3年,平均(3.01±0.32)年,其中多發肌瘤10例,單發肌瘤35例;觀察組年齡31~44歲,平均(37.18±4.26)歲,病程1.50~3年,平均(3.08±0.35)年,其中多發肌瘤9例,單發肌瘤36例;2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類護理,包括作息、保持外陰干燥與清潔等。觀察組加以綜合護理干預,具體干預措施如下。(1)心理干預:積極主動與患者交流、溝通,密切觀察其情緒變化及不良情緒產生原因,據其不同心理特點進行針對性護理,對其存在的不良心理情緒予以及時疏導。(2)術前干預:檢查心、肝、腎功能,對患者身體狀態予以評估,指導其有效咳痰、翻身等,于手術前3d食用高蛋白、高能量與易消化食物,并對陰道進行沖洗。(3)術后干預:取平臥位,頭部偏向一側,保持6h,予以吸氧干預(2~4L/min氧流量,并持續3h,提升氧分壓,排除CO2),密切觀察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定時監測脈搏、體溫、血壓,進行補液,及時糾正水電解質的紊亂現象,對導尿管和輸尿管進行管理,手術后6h禁食,且術后3個月不能有劇烈活動。
1.3 觀察指標和判斷標準 依據抑郁自評量表(SDS)對患者的抑郁情緒進行評價,≥53分表示存在抑郁心理[3]。參照美國波士頓健康研究所的健康調查表(SF-36量表)評價生活質量,選取軀體功能、社會功能與精神狀況3個指標,分數與質量成正比[4]。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予以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干預前后SDS評分情況 干預前,2組SDS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干預后,觀察組SDS評分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干預前后SDS評分情況(s,分)

表1 2組干預前后SDS評分情況(s,分)
注:組內比較,aP<0.05
組別例數干預前干預后對照組4558.30±4.6538.25±3.16a觀察組4558.28±4.6628.06±2.12at值0.0017.9637 P值>0.05<0.05
2.2 2組生活質量情況 干預后,觀察組總體健康評分比對照組高(P<0.05)。見表2。
表2 2組生活質量情況(,分)

表2 2組生活質量情況(,分)
組別例數軀體功能社會功能精神狀況總體健康對照組4566.47±10.4162.21±10.4065.53±12.3164.37±13.01觀察組4574.56±10.4279.36±12.6174.65±13.0280.02±13.60 t值3.68457.03843.41445.5781 P值<0.05<0.05<0.05<0.05
子宮肌瘤大多以30~50歲女性為主,尤其是生育后女性更為常見,表現為不孕癥、腰酸背痛、月經改變與下腹腫痛等,若月經過多而不及時治療,將導致繼發性的貧血[5]。同時子宮肌瘤的大小將隨年齡的增長不斷增大,且其臨床癥狀越加明顯,及時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十分重要。為探討子宮肌瘤行綜合護理干預對患者抑郁情緒產生的影響,本研究對收治的90例子宮肌瘤患者臨床資料予以分析。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SDS評分較對照組低(P<0.05),表明子宮肌瘤患者行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顯著,有利于緩解其抑郁情緒。可能與患者對子宮肌瘤的手術相關事項缺乏認知,加之對腫瘤恐懼,易出現焦慮、抑郁、恐懼等不良心理情緒密切相關。在對患者予以綜合護理干預時,護理人員心理護理中積極主動和患者溝通、交流,了解其產生不良情緒的原因,并進行針對性護理,及時疏導其存在的不良心理情緒,可以減少其心理顧慮,使其保持良好心態,并增強治療信心,從而緩解患者抑郁情緒[6-7]。此外,護理人員的術前與術后干預,可以提高整體治療與護理效果,從而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有利于良好心態形成,起到緩解抑郁情緒的目的。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總體健康評分比對照組高(P<0.05),表明子宮肌瘤患者行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顯著,有利于提高生活質量。可能因為在對患者予以綜合護理干預時,術前評估其身體狀況,注意飲食等,能夠強化療效,從而提高生活質量。此外,護理人員術后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密切觀察,并管理導尿管與輸尿管,可確保管道通暢,提高生活質量[8]。本研究因受外部環境、樣本例數等制約,未分析子宮肌瘤患者行綜合護理干預滿意度的評分情況,有待進一步研究。
綜上所述,子宮肌瘤患者行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顯著,有利于緩解其抑郁情緒,改善不良心理,并提高生活質量,值得推廣。
[1] 羅菊周,楊穎.綜合護理干預對子宮肌瘤手術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吉林醫學,2012,33(26):5764-5766.
[2] 袁中草,王定清,袁愛珍,等.臨床路徑在子宮肌瘤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當代醫學,2012,18(18):130-131.
[3] 郭青麗.心理護理在子宮肌瘤手術患者的應用效果[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9(4):194-195.
[4] 黃顯漪.心理干預在子宮肌瘤切除術康復中的應用研究[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4,5(4):143-144.
[5] 郭俊玲.特殊護理路徑在子宮肌瘤手術患者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2):50-51.
[6] 李雪,張紅菊,劉利.術前心理護理對子宮肌瘤手術患者焦慮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3(10):2829-2830.
[7] 周健.子宮肌瘤子宮切除術后焦慮與心理護理[J].內蒙古中醫藥, 2014,33(27):165.
[8] 付文娟.子宮肌瘤手術患者行護理路徑的應用體會[J].當代醫學, 2015,21(3):113-114.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7.073
山東 274700 山東省鄆城縣張營鎮衛生院婦產科 (陳秀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