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富蘭,趙慶華,高建瓊,王 琳,羅月英
?
提升婦科護士對惡性腫瘤患者留置尿管的照護品質的研究*
王富蘭1,趙慶華2△,高建瓊1,王琳1,羅月英1
婦科惡性腫瘤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廣泛子宮切除術是治療婦科惡性腫瘤的有效方法。此手術切除范圍廣,手術并發癥多,而以術后膀胱功能紊亂最常見[1],因此需考慮留置導尿管約2周時間。留置導尿管是婦科惡性腫瘤患者手術后常用的處置方式。但由其引起的導尿管相關性泌尿道感染(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CAUTI)至今臨床上仍無有效的預防和控制方法。尿路感染占醫院感染的40%,成為院內感染的首要原因,其中80%與留置導尿管有關[2]。導尿管護理主要目的是防止留置尿管伴隨尿路感染,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本文通過成立護理專案小組,以提高護士對惡性腫瘤患者留置尿管的照護水平。本科于2013年11月開展提升婦科護士對惡性腫瘤患者的尿管照護正確率護理專案改善活動,收到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12年12月至2013年11月,本科共收治患者6 048例,手術2 560例,其中患婦科惡性腫瘤需安置尿管2周以上的患者1 020例,這些患者尿培養陽性率46%。
1.2方法
1.2.1成立護理專案小組由組長1名、副組長1名、院感員1名及護士3名,自愿組成專案小組。小組對尿管護理現狀進行調查,分析討論并制訂改善方案,按計劃實施整改,并督導專案改善措施的落實。
1.2.1.1科室現狀分析利用自行設計調查問卷,隨機抽取40名護士進行有關留置尿管的問卷調查和行為測試。本科長期留置尿管患者尿培養陽性率為46%,一直是本科院感控制的重點部分。2013年8~11月不良事件統計,本科與留置尿管相關的不良事件高達5例,可見提高婦科惡性腫瘤術后長期留置尿管患者的照護品質成為了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1.2.1.2尿管護理措施及流程不規范對留置尿管患者尿管護理重視不夠,僅局限于常規護理,觀念陳舊,流于形式。預防尿路感染的措施執行力低。
1.2.1.3通過人員、設施、制度進行原因分析(1)未進行規范化知識培訓,護士對尿管護理相關知識掌握水平較差,對患者健康教育不到位。患者自身存在高危因素。(2)缺乏針對性健康教育宣傳資料。(3)缺乏尿管護理標準流程及照護監控制度。
1.2.2確定主題,形成專案根據本科尿路感染的發生率,確定改善主題為“提升婦科護士對惡性腫瘤患者留置尿管的照護品質”。目的是通過對婦科惡性腫瘤患者留置尿管的規范管理,降低高危患者尿路感染發生率,提高護士尿管照護正確率。
1.2.3專案改善目標結合本科現狀,將護士尿管照護正確率提升50%設為專案目標,具體為40.75%+40.75%×50%=61.13%。
1.2.4專案執行計劃
1.2.4.1計劃期2013年11月開始文獻查閱[3-5],實地調查護士對尿管照護的現狀。
1.2.4.2執行期2013年11月中旬至2014年4月,與護士長討論后,開始募集具有共識及意愿的小組成員,成立專案小組,對全體護士進行系統的理論知識培訓和操作示范,制定尿管護理標準措施及流程,并監督執行。
1.2.4.3評值期2014年3月對實施成果進行統計分析,對照預定目標進行系統評價,2014年4月進行成果總結及展示。
2結果
2.1成立專案組之前護士在尿路感染認知、尿管護理規范等方面的正確認知未達到滿意水平,認知行為合格率為40.75%,見表1。
2.2成立專案組之后專案改善后2014年4~8月,本科尿培養陽性率下降到36%,未發生一例與留置尿管相關的不良事件。應用護理專案后,護士在尿管護理方面的認知行為合格率為77%,高于原先設定的目標61.13%,目標達成率為123%,達到專案改善目的,見表2。

表1 改善前護士防范尿路感染認知行為調查出錯率查檢表[n(%)]

表2 改善后護士防范尿路感染認知行為調查出錯率查檢表[n(%)]
3討論
3.1成立護理專案小組,更新觀念,提高認識組織學習相關制度及標準,針對護士在現狀調查中暴露出的知識陳舊,觀念禁錮的問題,及時組織護理人員學習衛計委下發的《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試行)》等文件,通過查閱文獻,例如《成人導管相關尿管感染的診斷、預防和治療——2009年美國感染病學會國際臨床實踐指南》,更新護士的知識體系,為提供正確的尿管護理奠定理論基礎。
3.2重視對護士進行知識及技能培訓在現狀調查基礎上,有針對性地組織全體護士集中進行理論知識學習。規范尿管護理、防范尿路感染相關操作,進行系統學習。培訓完畢進行操作和理論考核,并再次發放調查問卷。
3.3制定并執行尿管護理標準流程在查閱國內外大量文獻基礎上[6-9],結合本科收治患者情況,制作適合婦科留置尿管患者的標準流程及干預措施。置管前評估患者對尿管護理知識掌握情況→健康教育→置管后執行尿管護理標準流程:每天會陰護理bid;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包括管道通暢性、是否固定良好、每日飲水量、尿袋固定高度、尿色尿量的觀察等;長期留置尿管患者每周更換尿袋;按院感規定進行尿標本的送檢;每天評估尿管留置的必要性→拔管后效果評價→出院后隨訪。
3.4建立監督機制建立相應的激勵獎懲機制,護士長定時查看、指導,督促護理計劃的落實并記錄。院感員根據院感標準不定時抽查護士臨床操作情況,對存在的問題隨時提出整改意見,評價后續護理效果。對帶管出院患者的隨訪情況進行檢查,及時對護理效果予以確認,并納入護理質量管理考核。
專案改善措施的實施,使全體護士對尿管護理相關知識掌握更為全面,通過標準流程的規范及監督措施的施行,降低了尿路感染發生率,提高了臨床護理工作質量,達到患者滿意的效果,提升了護理品質[10-15]。同時,在專案改善過程中,護理人員學習了專案改善的流程,發揮了主觀能動性,對護理隊伍的發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Edwards JR,Peterson KD,Mu Y,et al.National Healthcare Safety Network(NHSN) report:Data summary for 2006 through 2008,issued December 2009[J].Am J Infect Control,2009,37(10):783-805.
[2]李銀英.潔悠神預防留置尿管伴隨尿路感染的療效觀察[J].現代護理,2014,12(18):113-115.
[3]鄒鶴娟,李光輝.成人導管相關尿路感染的診斷、預防和治療[J].中國感染與化療雜志,2010,10(5):321-322.
[4]張莉莉,左改珍.重癥監護室醫院感染目標性監測分析與對策[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08,7(2):103-105.
[5]許燕卿,羅盛鴻,廖珊,等.婦科惡性腫瘤患者導尿管相關性泌尿道感染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3,12(4):267-270.
[6]Chun MH,Ho M.The usefulness of bladder reconditioning before indwelling urethral catheter removal from stroked patients [J] Am J Physical Med Reh,2012,91(8):681-688.
[7]Nyman MH,Johansson JE.A randomised controlled on the effect of clamping the indwelling urinary catheter in patients with hip fracture[J].J Clini Nurs,2010,9(3/4):405-413.
[8]Coyel D,Joyce KM,Garvin JT,et al.Early post-operative removal of urethral catheter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olorectal surgery with epidural analgesia-A prospective pilot clinical study[J].Int J Surg,2015,16(Pt A):94-98.
[9]March Rosselló GA,Gutiérrez Rodríguez MP,Ortiz de Lejarazu Leonardo R,et al.New procedure foe rapid identification of microorganisms causing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from urine samples by mass spectromety [J].Enferm Infecc Microbiol Clin,2015,33(2):89-94.
[10]余柳紅,李敏香,劉玉梅.宮頸癌術后留置尿管護理體會[J].山東醫藥,2010,50(28):115-116.
[11]李鳳琴.品質管理圈在婦產科優質護理服務中的應用[J].中國傷殘醫學,2014,22(6):265-266.
[12]朱聰,黃玉如.運用CQI改進護理品質的問題與對策[J].醫院管理論壇,2014,31(11):42-44.
[13]王玥.運用QCC持續改善護理品質的體會[J].黑龍江醫學,2014,38(9):1094-1095.
[14]萬長秀.注重護理品質重視患者安全[J].中國衛生人才,2013(10):78.
[15]張藝,姜秀文.品質管理圈活動促進護理品質改進的探討[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3):104-105.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1.婦產科;2.護理部400016)
doi:·臨床護理·10.3969/j.issn.1671-8348.2016.11.048
* 基金項目:2010年國家臨床重點專科護理建設項目(財社[2010]305號)。
作者簡介:王富蘭(1965-),副主任護師,主要從事婦產科臨床護理及護理管理工作。△通訊作者,E-mail:305365700@qq.com。
[中圖分類號]R71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1-8348(2016)11-1582-03
(收稿日期:2015-11-22修回日期:2016-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