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觀察家
增長動能減弱
中國皮革協會在對包括淘寶、天貓、京東、唯品會、亞馬遜、蘇寧易購、國美在線、1號店、聚美優品、當當等國內主要15家電商平臺的銷售統計顯示,2015年,15家主要電商平臺的鞋品銷售量共計5.5億雙,同比增長7.3%。總銷售額693億元,同比下降3.2%。
數據體現兩大現實:
1.鞋品電商告別雙位數同比增幅。
2.電商平臺每雙鞋銷售單價大幅下降,下滑至平均103元每雙。
增幅的大幅回落顯示,在鞋業領域,電商的市場增量空間及市場份額提升空間日趨稀薄,增長動能減弱。
不過,電商平臺市場表現仍好于全國線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的表現。2015年,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鞋類銷量1.1億雙,同比僅增長1.3%,每雙鞋平均零售單價下降至409元每雙。
從協會方面的監測看,預計國內鞋品零售量在33億雙到40億雙區間。因此,樂觀一點測算,電商占國內鞋品零售比重大概在1/6左右。
顯然,就鞋業而言,電商平臺的最大競爭優勢還是在低價產品領域,對于中高檔產品,線下實體店更具優勢,因為鞋品對舒適度的要求非常高,需要線下體驗、試穿。
不過,電商平臺及線下零售鞋品單價大幅下降表明,最近一年來,市場對鞋業供應鏈的改造升級起到成效。
鞋業市場傳統“樹形”批零結構造成流通環節成本高昂,從省到縣,層層加價。目前,中國國內零售市場商品單價已開始高于國外,消費者開始“買不下手”。由此萌發了市場內壓縮供應鏈中間環節的普遍作為,力圖打造更富競爭力的零售價格體系。
在這普遍努力中,打破空間限制的電商,相比線下渠道,有更多手段壓縮中間環節,從而在降低產品終端售價方面比線下零售商表現得更好。
同時,電商也是鞋業品牌去庫存活動非常好的銷售平臺。
2016年會怎么樣?
1.中國鞋業零售市場不會太好,也不會太壞,預計延續2015年走勢。細分看,運動鞋市場表現會好于皮鞋等品類,將可能獲得一定幅度增長。這主要得益兩大因素,首先是運動鞋行業調整較早,去庫存活動已接近完成。其次,全民運動熱情持續高溫。
皮鞋行業將可能面臨較大市場壓力,該細分領域2015年才開始展開去庫存調整活動。
2.鞋品零售單價再大幅下降空間已不大,原因是鞋品單價已接近企業成本。
3.電商在鞋品銷售量上還有一定增長空間,但要說在銷售額上會有多大增幅,還是比較困難的,因為預計增加部分還是在低價鞋品市場,中高端產品方面,線下的體驗優勢難以取代,因為鞋品對舒適度要求非常高。
4.跨境進口對國內鞋品零售市場會有影響,鞋進口近期都保持雙位數增長。但中國市場很大,且國外加工能力、產量有限,不大可能形成大范圍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