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龍
(黑龍江省公安消防醫院,哈爾濱 150001)
針刺治療緊張型頭痛的臨床觀察
李文龍
(黑龍江省公安消防醫院,哈爾濱 150001)
隨著社會發展,生活節奏加快及壓力增大,緊張型頭痛發病率逐年增高。緊張型頭痛是頭痛發病類型中最常見的一種,任何年齡段均可發病,常反復發作,嚴重影響患者工作及生活質量。其以鈍痛為主,發作部位為頂、顳、額及枕部,有時上述幾個部位均有疼痛,頭部CT或MRI常無異常。常由于情緒緊張、勞累或姿勢不良引起。
在治療上,常以止痛藥物、抗抑郁藥物為主,但其副作用往往是患者不能接受的。我科在臨床上應用針刺治療本病取得了良好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一般資料
病例選擇120例患者均來自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本院就診的緊張性頭痛患者。符合以下標準。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比較見表1。

表1 治療組與對照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比較±s)
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組患者均有可比性。
西醫診斷標準:參照2004年國際頭痛協會慢性緊張型頭痛的診斷標準[1]。
中醫診斷標準: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994年版的頭痛病診斷標準[2]。
納入標準:①符合西醫診斷標準及中醫診斷標準;②患者同意本研究方案。
排除標準:①偏頭痛、腦血管病和顱內占位性疾病;②1個月內接受其他抗抑郁、抗精神病藥物治療。
治療方法
治療組:取百會、風池、印堂、神門、內關。風池、大椎、太沖行捻轉瀉法,余穴用平補平瀉,留針50 min。每日1次,10 d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2個療程。
對照組:鹽酸乙哌立松(青島國海生物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H20010657)50 mg,每日3次口服。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見表2。

表2 治療組與對照組患者經10 d治療后臨床療效比較[例(%)]
由表2可見兩組患者在顯效率方面相比,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總有效率方面兩組相當。
討論
中醫針灸歷史久遠,治療手段簡便,療效顯著,在治療頭痛的應用已經得到了肯定,但臨床中常出現針到痛止,針去復發的情況,患者往往又希望針到病除,針刺配合穴位敷貼不僅發揮了針刺的止痛作用,且以藥物作用于經絡系統使止痛效果延長,降低了復發率,壓縮了治療時間,提高了療效,減輕患者痛苦。伴隨著現代社會的高速發展,緊張性頭痛的發病患者數日趨增多。針刺配合穴位敷貼治療以其高效簡便的優點符合當今患者治療需求。
緊張性頭痛已經成為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病癥之一,且年齡越長發病率越高,其病程長,纏綿難愈,其病因尚未明確。在治療方面以血管收縮劑、鎂制劑、鈣拮抗劑、止痛劑、抗焦慮及鎮靜劑等為主,但其帶來的副作用常讓患者處于兩難境地。
中醫學中稱之為“頭風”“頭痛”,《素問·風論》曰:“風氣循風府而上,則為腦風。”中醫學將頭痛分為外感及內傷兩大類,起居不慎、坐臥當風多為外感而起,而情志抑郁、飲食不節、內傷不足均為內傷之因。
近年來針刺在緊張性頭痛的治療上取得了良好療效,在本研究中治療組在顯效率及總有效率方面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本法有臨床有效率高、副作用小、患者痛苦小的特點,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Headache Classification Committee of the 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 Classification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headache disorders cranial neuralgias, and facial pain. [J]. Cephalalgia, 2004, 24(Suppl 1):1.
[2]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全國腦病急癥協作組.頭風診斷與療效評定標準[J].北京中醫學院學報,1993,16(3):69.
(收稿日期2015-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