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標準化研究院 郭強強
?
試談如何用標準鑒定寶石
●山西省標準化研究院郭強強
摘要:本文通過對寶石鑒定標準的描述,利用一些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工具和方法來鑒定寶石,幫助消費者在購買寶石時,對寶石的真假進行一些初步的判斷。
關鍵詞:標準鑒定寶石

近年來,貴金屬或寶石不再是小部分人的收藏愛好,逐漸進入了大眾的購買清單。現如今,購買貴重金屬或寶石也不僅僅是為了訂婚和結婚等喜慶的日子。即便在平時,也有很多人會心血來潮為自己或愛人添置一件稱心滿意的金屬或寶石飾品來傳達喜慶和祝福。
然而,這種高漲的消費觀念也讓一些不法分子嗅到了商機,以次充好、以假亂真的貴金屬和寶石事件也在現實中屢屢發生,傷透了購買民眾的消費熱情。
本文就從寶石鑒定的標準出發,分析如何使大家在購買寶石飾品時避免上當受騙,從而挑到一個稱心如意又貨真價實的寶石飾品。
要想買到一個貨真價實的寶石飾品,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寶石。寶石是指那種經過琢磨和拋光后,可以達到珠寶要求的石料或礦物裝嵌。色澤美麗、硬度高、在大氣和化學藥品作用下不起變化的貴重礦石。可用作儀表軸承、研磨劑、裝飾品等。亦泛指珍貴的石頭。我國古代就有很多對寶石的記載。《山海經》言騍山多玉,凄水出焉,西注于海,中多采石。采石,即寶石也。碧者,唐人謂之瑟瑟。紅者,宋人謂之蝎。今通呼為寶石。以鑲首飾器物,大者如指頭,小者如豆粒,皆碾成珠狀。《張勃吳錄》云∶越、云南河中出碧珠,須祭而取之,有縹碧、綠碧。此即碧色寶石也。
由此可知,寶石是天然的,未經過人為改變的物質。任何經過人為改變的寶石,我們都可以稱為次品或贗品。
在國家標準GB/T 16553-2010《珠寶玉石 鑒定》中詳細講述了各種寶石的化學成分和鑒定方法,然而對于普通大眾來說,里面有些方法需要一些特定的環境和儀器,不太適合用于常規鑒定。筆者就用國家標準GB/T 16553-2010中記載的鑒定方法結合實際情況談談大眾如何在購買時鑒定寶石的真假。
首先,國家標準GB/T 16553-2010中的4.1中寫到“珠寶玉石的某些性質,可以通過肉眼觀察的方法來確定,包括顏色、形狀、透明度、光澤、特殊光學效應、解理、斷口以及某些內、外部特征。”從中我們可以得知,寶石是可以通過肉眼的觀察來鑒定的。文中還給出了肉眼鑒定寶石的幾種常見步驟:“觀察步驟:在檢測前,首先進行肉眼觀察,可借助一些自然光線或人工光源照明。(a)通常首先觀察顏色、形狀、色澤度、特殊光學效應等項目。(b)觀察是否具解理、斷口及一些切工特征。(c)若是晶體原石,可根據晶體形態單形或聚形,判斷所屬晶族或晶系。(d)在光源照明下,觀察較為明顯的內部特征。結果表示:根據肉眼觀察直接描述。其中,顏色:直接用組成白光的光譜色或其混合色及白色、黑色、無色來描述。常以主色在后,輔色在前。如黃綠色或綠黃色。必要時在顏色前加上深淺及明暗程度的描述。如淺黃綠色和暗綠色。形狀:具晶形的原石可描述其晶形組成單形或聚形,并可據此判斷所屬晶系、晶族。已加工的珠寶玉石可根據加工形狀直接描述,如橢圓形刻面、橢圓形弧面、圓形弧面等等”。
在國家標準GB/T 16553-2010中記載的方法相對比較簡單,有些內容講的不是十分具體,對一般的大眾消費者而言,文中闡述的這些方法在實際中應用還需要一定的經驗和技術。筆者對國家標準中涉及的肉眼觀察法,結合實際進行更加詳細的分析。
天然寶石顏色有色根,顏色有形,分布不均勻,染色寶石顏色發散,無形,有浮感,顯絲網狀分布于表層。天然的寶石給人一種舒服的樸實的美感,而經過人為處理的寶石,看起來色澤鮮艷,寶石表面極度光滑。這時消費者就需提高警惕,很可能這種看不出問題的寶石就是最有可能有問題的寶石。
天然的寶石透明度不均勻,透明與不透明部位界線分明;贗品的透明度各處一致,顏色間界線為逐漸過渡。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翡翠鐲子,我們看翡翠鐲子要看白色與綠色的交接處是否明顯,如果看到白色與綠色交接處顏色有很明顯的變化,那么這個鐲子就很可能是真的。反之,看到鐲子里綠色是漸漸的變成白色,那么很可能這就是一塊經過人工處理的贗品。
天然寶石的有色部位相對透明,人工處理的寶石總體泛白,有霧感,渾濁不清;透明度各處一致。由于人工處理的寶石需要在藥水或儀器下經過處理,所以各部位的透明度顯現出差不多的感覺。而天然的寶石則更多的顯現出透明度各處不一的視覺效果。
天然寶石內含少量雜質,尤其是臟點和黃褐色氧化銹色(次生色),人工處理的寶石內部干凈,一般不會出現氧化銹色。寶石是天然生長的東西,自然的東西都不會有十全十美的,因此我們可以從不完美的地方來鑒定是否是真的寶石。如果一件寶石完美無瑕,像個玻璃制品一樣又透又凈,那就要小心了,十有八九是假貨。
天然寶石在拋光平面上,通過反光觀察,會表現出大小、方向不同的一個個突起與凹陷的桔皮效應。因為天然寶石產生在自然界,自然界中不可能產生表面光滑無污的寶石。
以上幾點可以幫助我們在挑選寶石時,對寶石的真假做個簡單的鑒別,如果想放心的確定寶石的真假還是建議消費者到權威的認證機構進行專業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