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赟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石樓人民醫院 廣州 511447)
?
急性重癥哮喘規范治療臨床體會
王赟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石樓人民醫院廣州511447)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重癥哮喘患者行規范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將2011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急性重癥哮喘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入院編號分成對照組(常規療法)、實驗組(規范療法),評定總體效果。結果:實驗組緩解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血氧飽和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實驗組血二氧化碳分壓顯著低于對照組,P<0.01。結論:臨床針對急性重癥哮喘患者行規范療法作用突出,可有效改善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提升總體治療效果,值得在臨床上常規使用。
關鍵詞:急性重癥哮喘;規范療法;臨床效果
重癥哮喘是臨床常見呼吸內科疾病,持續時間可長達24 h以上。目前,臨床針對急性重癥哮喘多實施內科常規療法,但由于重癥哮喘多發于老年人,其機體功能逐漸減弱,間接導致常規療法效果不明顯,逐漸被限制性使用[1]。因此,探究安全、合理的療法成為臨床急需解決的問題[2]。近年來,筆者臨床觀察發現,規范性療法可獲得顯著成效。現報道如下:
1.1臨床資料將2011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急性重癥哮喘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入院編號分組:實驗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齡60~75歲,平均(69.5±1.5)歲,疾病史2~9年,平均(5.4±0.4)年;對照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齡61~76歲,平均(69.6±1.6)歲,疾病史2~10年,平均(5.5±0.5)年。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對照組患者行常規療法,如:根據患者情況行鼻插管給氧處理,靜脈滴注地塞米松及氨茶堿,糾正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同時根據患者情況行抗生素處理,預防感染。實驗組患者行規范療法,包括:氧療,方式為面罩吸氧,將氧氣流量控制在每分鐘2~3 L,保持動脈血氧分壓(PaO2)>60 mm Hg,動脈血氧飽和度(SaO2)≥90%;霧化吸入,使用沙丁胺醇1 ml、溴化異丙托品2 ml加入生理鹽水3 ml中霧化吸入;靜脈滴注甲強龍,劑量80 mg/次,每天2次;同時,靜脈泵推注氨茶堿,藥物劑量5 mg/kg;靜脈滴注硫酸鎂20 ml、多巴胺12 mg、5%葡萄糖500 ml;預防感染、祛痰等對癥以及糾正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病情緩解后根據患者病情適當調整治療方案,病情穩定后逐漸改為口服藥物及吸入型制劑治療。另外,病情嚴重時還需行機械通氣處理。
1.3療效標準控制:癥狀消退,生命體征恢復正常,無不良反應;緩解:癥狀改善,生命體征開始恢復;無效:癥狀、生命體征無變化,且病情惡化。
1.5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8.0軟件統計分析數據,計量資料行t檢驗,計數資料行χ2檢驗,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臨床效果比較實驗組緩解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效果比較
2.2兩組臨床血氣指標比較實驗組血氧飽和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實驗組血二氧化碳分壓顯著低于對照組,P<0.01。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血氣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臨床血氣指標比較(±s)
血二氧化碳分壓(mm Hg)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實驗組組別 n 血氧飽和度(%)治療前 治療后40 40 t P 64.02±8.14 64.32±9.58 0.151 0.880 81.30±3.24 96.59±2.05 25.222 0.000 82.40±7.14 83.26±7.36 0.530 0.597 65.04±5.89 46.40±7.95 11.915 0.000
哮喘是一種常見及多發性的臨床疾病,是以肥大細胞、T淋巴細胞、嗜酸粒細胞等多種炎癥細胞參與的氣道慢性炎癥。重癥哮喘是該病急性發作期的常見表現,呼吸急促、喘息為主要癥狀,且伴有程度不同的胸悶、咳嗽等,如不及時行安全、有效的療法,將危急生命[3]。目前,臨床尚無有效根治急性重癥哮喘患者的療法,主要以預防為主。調查報告顯示,哮喘患者演變為重癥哮喘的主要原因為:治療方法選擇不當,醫師未按照呼吸內科相關規定規范性用藥;病情好轉后停用藥物,或突然減少藥物劑量;外界環境的影響,致使患者出現呼吸道過敏現象;患者處于精神高度緊張狀態,或治療期間合并其他疾病,未及時處理。
近年來,通過臨床的不斷探究發現,規范性療法可于急性重癥哮喘患者中獲得顯著成效[4]。所謂規范治療,主要指患者入院后,醫師于最短時間內快速、準確的分析患者病情、病因,并根據分析結果制定規范的治療方案。相對于常規的臨床治療方案,規范療法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病情,提高生活質量。規范療法中所使用的硫酸鎂溶液可降低患者機體鈣離子濃度,舒張平滑肌;多巴胺可增強心臟收縮功能,增加血液排出總量,同時,該藥物還可恢復患者動脈壓水平,兩種藥物的聯合使用,可進一步提高疾病治療效果[5]。另外,臨床規范性治療過程中,給予患者心理疏導、健康教育等,可促使患者充分了解自身疾病,了解規范性治療方案的臨床價值,舒緩負性情緒,提高治療配合度,進而提高臨床療效。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緩解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血氧飽和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實驗組血二氧化碳分壓顯著低于對照組,P<0.01。說明規范療法可有效提高急性重癥哮喘患者的治療效果,和盧慎強[6]報告一致。
綜上所述,臨床針對急性重癥哮喘患者行規范療法作用突出,可有效改善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提升總體治療效果,值得在臨床上常規使用。
參考文獻
[1]魏玉平,蔣國華,江雪紅,等.32例急性重癥支氣管哮喘的治療體會[J].臨床肺科雜志,2013,18(3):498-499
[2]馮維,宋旸,李滿祥.成人重癥哮喘發病機制及治療的進展[J].中華肺部疾病雜志(電子版),2015,8(4):73-77
[3]徐曉波,李善群,李春,等.支氣管哮喘的規范化治療體會(附3例重癥支氣管哮喘搶救報告)[J].中國臨床醫學,2011,18(2):164-166
[4]公丕菊,劉煥濤.急性重癥哮喘的臨床特點和診療分析[J].臨床肺科雜志,2013,18(6):1060-1062
[5]嚴寶劍.急性重癥哮喘50例臨床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2,6 (7):42-43
[6]盧慎強.32例急性重癥支氣管哮喘患者的治療體會[J].當代醫藥論叢,2013,11(9):116-117
·康復與護理·
中圖分類號:R562.2
文獻標識碼:B
doi:10.13638/j.issn.1671-4040.2016.03.041
收稿日期:(2016-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