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兆優
(江西省武寧縣中醫院 武寧 332300)
?
個性化護理對血液透析患者平均透析間期體重的干預效果*
溫兆優
(江西省武寧縣中醫院武寧332300)
摘要:目的:通過分析血液透析患者液體攝入依從性現狀,制定個性化護理干預措施,達到有效控制患者透析間期體重的目標。方法:將80例血液透析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40例,實驗組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制定針對性護理措施,實行個性化護理;對照組實行常規護理。干預6個月后對比分析兩組患者液體攝入依從性、透析間期體重增加相對值。結果:實驗組依從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實驗組平均透析間期體重增加相對值明顯低于對照組(P<0.01)。結論:血液透析患者液體攝入不依從率較高,針對患者液體攝入不依從行為實施個性化護理可使患者重新建立健康信念,并主動限制水的攝入,從而有效控制透析間期體重。
關鍵詞:血液透析;透析間期;液體攝入;依從性;體重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液體攝入不依從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見的不遵醫行為,其結果是由于液體攝入過多,患者透析間期體重增長超過規定范圍,從而導致一系列并發癥。在血液透析治療期間,液體攝入量一般要求限制在每日尿量加500 ml的范圍內[1],但大多數患者常難以依從。為了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液體攝入依從性,有效控制透析間期體重增長,減少并發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和延長生存期,本研究導入個性化護理理念,由專科護士針對每一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并實施個性化健康指導計劃,取得較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研究對象選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本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80例。納入標準:(1)各種原因導致的慢性腎功能衰竭;(2)年齡≥18歲;(3)24 h尿量<400 ml的少尿或無尿;(4)接受血液透析治療3個月以上、每周規律透析2~3次,每次透析3~4h,病情相對穩定的患者。排除有嚴重并發癥的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40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經濟狀況、透析年限及腎功能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臨床方法
1.2.1液體攝入依從性評判采用平均透析間期體重增加相對值(IDWG/干體重的比值)作為本研究判斷血液透析患者液體攝入依從性的客觀指標,比值≥5%為液體攝入不依從[2]。追溯離調查時間最近的連續3次透析間期體重增加值,對這連續3次的透析間期體重增加值取平均數,然后除以干體重即為平均透析間期體重增加相對值(平均透析間期體重增加值/干體重)。患者的干體重由醫生通過以下五項標準來進行判斷[2]:(1)面容:沒有眼瞼及面部浮腫;(2)胸部線片示:心影不大,肺野清晰,無胸水征;(3)癥狀:無呼吸因難,無頸靜脈怒張,無肝腫大,雙肺無濕性羅音,無哮鳴音;(4)透析后血壓基本正常;(5)超聲心動圖示心臟大小正常。當患者達到上述標準后,說明患者已達到透析充分性,此時所測得的體重即為干體重。
1.2.2護理干預方法專科護士依據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相關知識水平,并參照表1模式制定相應的個性化護理干預措施,6個月后評價干預效果。

表1 血液透析患者個性化護理干預模式框架
1.2.3資料收集方法統一由從事3年以上透析治療工作的專科護士依據臨床透析記錄表作統一解釋說明后,請患者自行填寫;不能自行填寫者,由專科護士向調查對象逐條解讀,并記錄患者回答的信息。其中,透析間期體重由臨床專業人員在每次透析前后用電子體重秤(電子體重秤固定,由臨床工作人員定期校準)測量。
1.2.4統計方法數據分析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液體攝入依從性見表2。

表2 干預后兩組患者液體攝入依從性比較[例(%)]
2.2平均透析間期體重增加相對值見表3。
表3 患者平均透析間期體重增加相對值比較(±s)

表3 患者平均透析間期體重增加相對值比較(±s)
組別 n 透析間期體重增加相對值實驗組對照組t值P值40 40 3.42±0.34 5.26±0.46 23.26 <0.01
個性化護理是根據患者不同情況和不同需求制定不同的護理計劃、實施不同的護理措施[3]。本研究在充分調查分析實驗組患者液體攝入影響因素的基礎上,按表1模式,依據不同患者具體情況,制定并實施個性化護理干預措施。表2顯示,干預后實驗組患者液體攝入不依從率明顯下降(7.5%),對照組高達80.0%的患者液體攝入依從性差。血液透析患者液體攝入依從性可定義為血液透析患者的液體攝入行為與醫療或健康建議的一致性[4]。在我國,有32.60%~63.31%的血液透析患者不依從于液體攝入量的限制[4]。據國外研究報道[5],高達75.4%的血液透析患者不依從液體攝入量限制,與本研究結果基本一致。張敬麗等[6]研究顯示自我管理水平高,則液體攝入依從性就好,其透析間期體重增加就可得到更好地控制。本研究通過規范健康宣教,進一步強化實驗組患者對液體攝入依從性認識,使患者主動改變液體攝入自我管理行為,液體攝入依從性明顯提高,而平均透析間期體重增加相對值明顯降低,與對照組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P<0.01),故認為個性化護理達到了有效控制平均透析間期體重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孔祥萍,姜亞芳,靳清,等.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液體攝入依從性與健康信念的相關性分析[J].護理研究(下旬版),2010,24(4c): 1050-1051
[2]姜國濤,許戎,左力.高通量血液透析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率影響的Meta分析[J].中國血液凈化,2010,9(1):12-18
[3]丁鐘琴,孫志琴,呂春華,等.持續電話回訪對血液透析患者體質量增長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13,28(23):68-69
[4]陳玲,梁穎,侯詩箐,等.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為的護理干預[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3,16(3):321-323
[5]Molaison EF,Yadrick MK.Stage of change and fluid intake in dialysis patients[J].Patient Educ Couns,2003,49(1):5-12
[6]張敬麗,趙素梅,王晶,等.自我管理行為與難控性透析間期體重增加值的相關性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9):822-824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doi:10.13638/j.issn.1671-4040.2016.03.042
*基金項目:江西省衛生廳科技計劃項目(編號:20155222)
收稿日期:(2015-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