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濤 畢淑貞
摘 要 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企業職工民主管理面臨著許多新情況、新問題。筆者就現代企業制度下的職工民主管理談幾點看法。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企業職工民主管理不僅是一種政治行為,而且是一種經濟行為。
關鍵詞 現代企業制度 職工代表大會制度 職工董事監事 工資集體協商制度
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在我們國家基本經濟制度框架內,各種不同經濟形式所有制企業改革的方向。其企業組織形式呈現出獨資公司、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合作公司乃至非公司型企業等多種形態。相關法律、法規的明確規定,其經濟組織形態的內在要求,自身發展的客觀需要等,都決定了實行職工民主管理是現代企業制度必須堅持的最重要的企業管理機制之一。那么,如何在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規范和完善中,探索職工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徑,需要我們認真研究。
一、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必須堅持和發展
職工民主管理是一種機制,是企業管理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任何一種先進的、合理的企業管理制度,都必須包括、吸納著民主管理的內容;而合理的、先進的民主管理機制,又必然包容于、適應于一定的企業管理制度。職工民主管理并不是孤立的存在,不可能游離于企業管理鏈條之外。我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多數是在原國有企業轉制改組情況下進行的,具有兩個明顯的與生俱來的特征:一是其管理體制、機制,仍帶有原國有企業的許多痕跡;二是其所建立的現代企業制度,要求必須體現出社會主義的中國特色。其職工民主管理工作,也需要在符合中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企業制度整體框架中,對過去成功的、行之有效的民主管理制度,加以堅持、規范、完善,融合到現代企業制度的管理體制當中,并整合、探求、創造理論上說得清、站得住,實踐中行得通、可操作的實現形式,有效推進職工民主管理工作。
我國的職工代表大會制度,是體現職工主人翁地位,行使職工政治民主權利,維護職工切身利益的重要政治制度和手段,被多年的實踐證明是行之有效的,適用于我國境內的一切企業。以股份制為主要形式的現代公司制企業是不同生產要素所有者的契約集合,它使擁有不同生產要素的人們形成了所有者、管理者和勞動者。協調勞動關系,調解勞動爭議,維護職工群眾的合法權益,成為民主管理工作的突出任務。
二、職工董事監事制度應該健全和完善
建立職工董事、監事制度,是現代企業制度的內在要求,是職工作為勞動者和所有者的主人翁地位、權利、利益的具體體現,反映了中國特色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中包含著職工參與決策,實施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特點。職工以勞動力投入到生產過程中,是勞動力的付出者和可變資本的承載者,同樣具有所有者的身份,即勞動力資本所有者,因此,不可避免地要參與到勞動力價值評價等方面,并且有權參與對自己勞動權益的管理和監督。也就擁有參與決策、管理和監督的權力。職工董事、監事制度的確立,愈加使得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論理論走向現實。西方市場經濟發達國家尚且允許勞權代表進入董事會,搞“勞資共決”的參與制,我們社會主義政治制度下的現代企業,建立職工董事、監事制度,使職工群眾能以主人的身份參與決策、管理和監督,更是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職工董事、監事是由職代會選舉產生的,以職代會為依托,架起了與董事會、監事會之間的橋梁。職工代表進董事會、監事會實質是民主管理進“兩會”,是對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的完善,是現代企業制度下職工民主管理工作的開展。
三、工資集體協商制度需要推行和規范
工資集體協商制度,是現代企業制度下協調勞動關系的有效措施,是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重要手段。因此,建立和推行協商談判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在現代企業制度下,存在著所有者與勞動者、經營者與勞動者之間的利益矛盾,勞動者處于弱勢地位,其權益易受侵害,需要尋求一種保護手段,來制約資本權利的擴張。由于現代企業行為的復雜、多樣,與勞動者利益密切相關的工資、福利、獎懲、勞動安全衛生條件、規章制度等一系列問題上,職工群眾如何能隨著形勢、環境、條件的變化而得到相應的變化,并得到契約式的維護,成為現實的要求。如同所有者將財產投入到企業一樣,勞動者一旦進入企業,其工資、福利、勞動保護等利益,勢必受到所有者、經營者、企業大環境的制約,不可能由自己單方面做出決策。這就需要一種新的管理制度進行協調。近年來建立和推行的平等協商集體合同制度,是很好的維護手段,需要堅持和完善。但這還不夠,還應結合現代企業制度的實際,加以規范和發展,形成完整的平等協商,簽訂集體合同制度。
工會作為職工利益的維護者,要責無旁貸地承擔起這一重任,必須依法就職工參與管理、決策,特別是就勞動者利益的重大問題,代表職工群眾與企業所有者、經營者進行協商、談判,構建起一種制度平臺,這是現代企業制度下職工民主管理工作的開展和延伸。
四、不同形式的有效載體應當運用和創造
在近年來的實踐中,許多企業從實際出發,積極探索職工民主參與、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一些有效形式和載體,可資借鑒和運用。一是建立行業性、區域性職代會。在相同行業、相近性質、比較集中的小型企業,建立行業性或區域性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就職工關心的帶有共性的問題,通過行業性或區域性職代會,實行民主管理。有效解決因企業規模小、人數少,不具備建立職代會條件的民主管理缺陷問題。二是職工持股制度。在公司制企業,組織職工持股會,職工持股,使職工具有既是職工又是股東的雙重身份,與企業形成了財產關系,找到了現代企業制度下企業職工主人翁地位的經濟載體,不僅是政治概念上的主人,也是實實在在的經濟概念上的主人。職工與企業形成了財產關系,聯股、聯利、聯心,增強了對企業的認同感,對企業生產、經營、發展更為關切,參與決策、管理和監督的自覺性更為強烈。職工持股會的建立,在企業形成了新的重要投資主體,打造了一個新的大股東,使職工不僅參與經營管理,也能夠參與資產管理,提升了職工民主管理的地位和力度,進一步完善了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和制衡機制。三是職工民主管理小組制度。在一些企業中,就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一些敏感問題,不是由經營者或者有關管理部門單獨決定,而是由職工群眾民主管理、民主決定。四是民主懇談(對話)會。這是工會組織、職工代表就生產經營、職工勞動保障措施、切身權益、職工關心的熱點問題等,與企業經營者之間的雙向溝通活動。也是職工民主管理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通過定期或不定期的領導與群眾的民主對話,進行溝通,尋求共識,達到相互了解、諒解、信任、支持與合作。五是企業黨政工聯席會議制度。工作實踐證明,這是工會代表職工參與決策,參與管理,反映職工意見和呼聲,源頭維護職工權益的重要方式,應當堅持運用。
現代企業制度下職工民主管理有效途徑的探索和研究,是一個全新課題,它是社會主義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工會民主管理工作重要任務。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不斷完善,認真研究,積極探索,不斷總結,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拓寬范圍,豐富內容,創性形式,規范程序,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創造出體現新形勢特點的職工民主管理有效途徑。
(作者單位為東營市河口區總工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