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昭鶴
摘 要 企業財務預算管理是企業預算管理的一個分支,也是預算管理的核心部分。企業預算是一個綜合性的財務計劃,包括經營預算、資本預算和財務預算。經營預算是對企業收入、費用和利潤做出的預計;資本預算是對企業的資本性投資方案所進行的計劃和評價;財務預算則是經營預算和資本預算的基礎上所作出的現金流量的安排,以及一定時期內的損益表和一定時期末的資產負債表的預計。本文擬從預算管理理論及其發展入手,對預算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進行初步的分析。
關鍵詞 財務預算 財務管理 管理特征 主要作用 完善途徑
一、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特征介紹
(一)與企業戰略目標的高度一致性
企業發展戰略是一個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的發展目標以及為實現這些目標的謀劃,全面預算管理是在企業發展戰略指導下,為實現企業發展目標而采取的基本的財務協調、控制手段:其構建必須以企業戰略為導向;符合企業發展戰略要求的全面預算管理能對企業戰略發展起到全方位的支持作用,是企業戰略目標的具體實施規劃和有效的控制手段,具有與企業戰略目標高度的一致性。
(二)實施過程的系統性
有效的全面預算管理,其實施伴隨著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全過程。即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縱向系統性是指預算的編制、執行控制、考核和獎懲各環節共同構成一個完整體系,上下環節緊密相連,共同形成預算的剛性;橫向系統性是指各個部門的工作內容都是相互聯系的,都在預算管理范圍之內,某部門的預算目標未完成,會影響其他部門的預算執行甚至影響總預算的控制指標,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實施,可隨時發揮其協調、控制作用,及時給企業決策層提供各種財務信息,一旦個別部門或項目的預算指標不達標,決策層或主管部門就會及時按照規定的權限進行協調或批準變更預算。
(三)融入企業所有運營活動的全面性
全面預算管理不僅是財務部門的崗位職責,更重要的是需要企業各部門都自覺地執行全面預算,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全面預算的管理職能。具體體現為全員性、全過程和全方位。全員性是指全面預算管理涉及企業各個部門,需要全員參與,共同完成,任何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影響整體效益;全過程是指預算管理活動從編制、執行控制、考核分析、績效評價及獎懲均滲透到企業經營活動中的每個環節,表現為全過程的預算管理:全方位是指預算管理包括經營預算、資本預算、籌資預算和全面預算各個方面預算。
二、財務預算在企業管理中的主要作用
(一)實行財務預算管理是現代企業管理的迫切需要
企業為了求得生存、盈利和發展,必須打破傳統職能管理的界限,將企業視為一個整體,在戰略目標及戰略計劃的指導下,注重企業內部綜合協調管理,強化企業管理的計劃、組織、控制和協調職能。只有這樣,才能讓所有職能部門和所屬單位的子目標與企業整體目標趨同,從而使得投資者的戰略決策與經營者的管理行為相一致。這種管理格局無疑需要企業管理有一條主線,將企業各職能部門的管理工作和所屬單位的生產經營活動貫穿起來,從而提高企業整體的管理效率和經濟效益。經驗證明,這條主線就是預算管理。
(二)財務預算管理是防范財務風險的重要手段
財務預算是在財務預測和決策的基礎上,圍繞企業戰略目標,對一定時期內企業資金取得和投放、各項收入和支出、企業經營成果及其分配等資金運動所做的安排。財務預算是現代企業制度的一種管理制度,也是企業預算管理的關鍵。作為企業預算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財務預算要考慮的不僅是利潤,更重要的是現金流量的確定性與到期債務之間的關系。也就是說,企業在編制預算時要充分考慮到財務風險對企業的影響,幫助企業通過預算安排好資金的使用,從而規避企業的財務風險。
(三)有利于加強企業內部控制
企業一旦制定了預算,就進入了實施階段,管理工作的重心就進入了控制過程,即設法使經濟活動按計劃進行,企業外部的環境在不斷地改變,必然會出現執行情況與預算有偏差,此時將預算與執行情況進行對比和分析,為企業經營者提供了有效的監控手段。企業既然制定了預算,就要最大限度的去實現,而不能流于形式,國內許多企業對預算的態度非常隨意,沒有預算就改,最后預算表改得面目全非,預算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先前的預算的制定工作也就白干,浪費企業資源,且增加了企業對預算編制的隨意性,而對一些內部控制好的企業,他們能嚴格按照預算指標進行企業的內控,即時出現執行情況與預算情況出現偏差時,也會事先設定一個上限,不能逾越。
(四)是促進企業提高經濟效益的有效途徑
財務預算管理是連接市場與企業的紐帶和橋梁。通過預算管理,可以合理配置企業內部資源,以保證最大限度地滿足市場需求,長期在市場上獲得最大收益。財務預算管理實行程序化管理,通過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討價還價”過程,將預算指標層層分解,落實到各責任單位,將經濟效益目標落到實處,為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提供了可靠的保證。企業財務預算管理預算管理的重心從經營結果(目標利潤)延伸到經營過程(業務預算和資金預算),進而擴展到經營質量(資產負債預算和現金流量預算),為提高經濟效益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時間。
三、加強企業財務預算管理的有效途徑
(一)建立科學的財務預算考評體系
傳統的考評體系過于簡單,在指標上和方法上都不能正確反映相關人員的努力程度,容易打消相關人員的積極性,產生負面影響。這種設置過于狹隘,一方面,不能準確地評價企業的經營業績,另一方面也容易迫使執行人行為短期化,影響企業的長遠發展。
(二)編制科學的財務預算方案
嚴格界定企業的基本支出與項目支出,合理調整基本支出定額核定方法,使預算資金的分配更加公正、公平、透明。在對項目支出進行適當分類、排序和嚴格審核的同時,切實增強項目預算編制的計劃性和前瞻性,實現項目預算安排與部門事業發展規劃的緊密結合。各業務歸口管理部門應負責組織編制并執行本部門相關預算,在預算內業務事項發生時負責審批,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動態監控并及時反饋、評價;對業務預算的執行偏差進行分析,并以此為基礎實施日常管理控制。
(三)企業應建立科學的考評體系
在財務預算期末,應對各部門預算執行情況進行考核。在確定考核獎懲時,為了避免編制先進預算的單位完不成預算受懲罰,編制保守預算單位完成預算受獎勵的現象,可以在考慮實績與預算的差異方向及大小的同時根據各部門預算的先進性決定獎勵方案的系數。對于預算難度大的部門獎勵系數大一些,對于預算難度小的部門獎勵系數小一些。以此鼓勵員工盡可能編制科學準確的預算方案。
(四)把審計監督貫穿于預算的全過程
根據財務預算管理的要求,把審計監督貫穿于預算的全過程。既要抓好預算編制審計,又要抓好預算執行審計;從預算收入入手,著力于預算支出審計;從預算執行結果出發,著力于預算執行全過程審計,逐步健全和完善財務預算管理,促進財務管理的法制化和規范化。其次,要有明確的目標,促進財務預算的合理、準確,規范和有效,促進財務預算的執行和經營目標的實現。特別是加大支出結構調整的審計,增強預算的透明度和約束力;通過對材料采購過程的審計,有效抑制財務資金使用中的不合理現象。
(作者單位為遼寧錦華機電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何瑛.我國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問題與對策[J].經濟管理,2004(23).
[2] 趙偉.金融危機中我國制造業的理財之道[J].管理觀察,2008(10).
[3] 苗生珍.對基于平衡計分卡的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設計和探討[J].財會研究,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