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琴
摘 要 在成品油供應鏈中,除不同地區上游企業的批發價格差異之外,供應鏈終端價格很大程度上受到物流成本高低的影響,在油品品質相同的情況下,價格高低就是決定競爭成敗的關鍵因素。因此,企業就必須從影響物流成本的因素出發,研究優化方案、采取控制措施,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和企業效益。
關鍵詞 成品油供應鏈 物流成本優化 控制方法
一、前言
上海航道物流有限公司主營業務之一是為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以下稱上航局)疏浚工程、圍海造地工程等相關延伸業務提供保障服務,承擔國內工程船舶及輔助船舶燃料油供應任務;同時致力于成為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上航局的母公司,以下稱中國交建)旗下企業成品油(主要是船舶燃料油)集中采購和供應的執行者。疏浚及圍海造地工程成本構成中,燃油成本占總成本的比例通常在30%-40%區間(燃油成本高低既與價格相關,也與工程泥土輸送距離不同導致的油耗量高低相關),本公司作為上航局的全資子公司,無論從自身業務發展需要出發,還是從上航局乃至中國交建的整體利益出發,都必須對“如何控制燃油成本”作堅持不懈的研究,公司職責所在便是在保證油品質量和供應及時性的前提下,積極探索流程優化方案,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物流成本。
二、成品油供應鏈物流成本的影響因素分析
根據成本構成比例分類,影響成品油供應鏈物流環節成本的因素大致分為主要、次要兩大類:其中,主要因素包括運輸成本(包括采購運輸、供應運輸)和庫存成本,次要因素包括市場供需信息管理、客戶服務、購銷現金流管理等。需要指出的是,在大企業集團集中采購供應模式下,采購價格差異也應納入“主要因素”,與運輸成本變量一起做綜合考量,本文將作分析。
(一)運輸統籌因素
運輸環節是物流活動最主要的構成部分,本環節實耗成本高低對總成本的影響極大。而影響本環節成本高低的主要因素體現在三個方面:
1.運輸距離。運輸距離可以劃入客觀因素的范疇,其對于運輸成本的影響是比較直觀的。在運距較長的情況下,采購配送活動的運輸成本自然較高。也就是說,運輸距離與物流成本存在正相關關系。
2.載運量。規模經濟是物流活動的共性,對運輸成本也有一定的影響。具體來講,一是采供油船舶單次航行載運量越接近滿倉容,單位重量或單位體積油品的平均運輸成本越低。實踐中,采購基本為滿倉運輸,銷售則難以定量,“不經濟航行”的情況很普遍;二是單位時間區間內(比如年度或月度)同一采供油船舶總運載量越大,期間成品油單位成本隨之降低,主要原因是船舶固定費用被攤薄,這一點取決于客戶需求或者銷售工作成效。
3.航行條件差異。比如航線差異、天氣差異等等。
(二)庫存因素
庫存因素對物流成本的影響。一方面,供應區域相對固定的情況下,庫存的優勢在于滿足需求更加便捷,有助于提高服務效率。另一方面,二次裝卸和庫存費用又會使得總物流成本升高。
三、成品油供應鏈物流成本優化及控制建議
市場經濟條件下,降低成本是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同質優價)和經濟效益(同價低成本)的根本途徑。本文基于前面對影響成品油供應鏈物流環節成本主要因素的分析,試對物流流程優化及成本控制提出以下設想。
(一)完善集中采購,降低采購成本
1.選擇經濟合理的采購地。除少數長期施工的公共航道工程之外,疏浚吹填工程屬地不斷變化,施工船舶隨工程所在地遷徙,在集中采購模式下,采購環節就可以綜合考慮中石油、中石化、中國船舶燃料供應總公司等供方在沿海港口的成品油批發點分布、價格差異、工程船舶所在地等信息,選擇最經濟的供應商、采購地或提貨點,降低采購環節的綜合成本,價格和或運費單一因素最低不代表最經濟,價格加運費綜合成本最低才是最經濟的選擇。
2.全面推進集中采購,發揮規模優勢。上航局年均燃料油消耗約15萬噸左右,航道物流公司負責上航局船舶燃料油的集中采購供應業務,為保障供應,公司與中國船舶燃料供應總公司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油源品質和渠道便利得到保證,互惠得到了一定的體現。比較而言,中國交建的燃料油年均總需求超過40萬噸,規模優勢明顯、議價地位更高;而航道物流公司作為集團內部唯一擁有成品油水路運輸安全等級一級資質的企業,擁有長期從事集中采購供應的經驗積累和市場信息網絡,以此為基礎,增加相應的油品運輸船舶等運營資產,建設全集團的燃料油集中采供平臺,一定可以提高航道物流公司的市場地位和競爭力,降低采購價格,為集團內所有用油企業提供更好的價廉物美服務。
(二)統籌安排供應配送,降低運輸成本
公司必須對需求信息作及時精細的分析,在相同或相近區域,對供油船的出航間隔和時點做出合理安排。簡潔表述就是每次出航盡量做到滿艙出航、空艙返航,避免供應量不足導致的不經濟出航。
1.轉變觀念,將“次要因素”列入管理重點。首先要改變“根據成本構成比例分類”來確定影響成本的“重要因素”的簡單思維,確立“可以改變的才是重要的”管理理念;其次要充分做好需求分析,這是合理規劃供油時點的基礎;其三,不能以“上級政策”代替你的客戶維護工作,無論作為上航局還是中國交建的“成品油集中采購供應”政策的執行人,都要高度重視并切實做好客戶服務。
2.增加投入,完善供油船隊結構。除通過管理提升實現“滿艙出航、空艙返航”的目標之外,還要盡量提高供油船的時間利用率以減少待工、停工損失。這就要求公司擁有合理的供油船隊結構,以便公司根據不同區域的需求量和需求的時間集中度,選擇最經濟的船型執行供油服務。目前,公司的供油船艙位等級已經不能滿足大型施工項目的供油需求,如遇大型施工供油項目,我們只能向外租借大艙位的供油船來滿足需要,所以公司正在謀劃籌建大型供油船的項目,這一點,對公司能否成功地由上航局“成品油集中采購供應”政策的執行人升級為中國交建的“成品油集中采購供應”政策的執行人至關重要。
(三)調整庫存模式,降低庫存成本
鑒于成油品的特殊性,庫存除了要占用消耗資金、倉庫、二次裝卸等資源成本外,還要面臨環保和安全風險。因此,出于效益和風險防范的雙重因素考量,庫存模式和庫存規模都必須精打細算。
從庫存模式上來說,鑒于成品油上游批發企業在沿海沿江銷售網絡和提貨點分布齊備,公司除供油船擁有的最大裝載量之外,不必擁有或租賃額外的庫存設施,但必須充分做好需求分析、預測,提前確定相應的訂貨時間、提貨時間,以保證服務的及時性。
從庫存規模上來說,一是力求在不影響服務及時性的前提下,確定最低庫存量;二是研究預判價格趨勢,適時選擇減庫存甚至零庫存或者加庫存策略,降低價格風險。
四、結語
成品油是社會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市場需求量龐大,而物流是連接生產和消費的必經環節。本文立足于本公司管理實際和當前市場現狀,就本企業作為成品油“集中采購供應”執行人應該如何提升管理、降低成本提出的建議難免膚淺,希望對促進公司主業的效率提高、成本降低、集團集中采購供應平臺的價值提升能有所貢獻。
(作者單位為上海航道物流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張紀海,肖甜,李婷.中國成品油供應鏈現狀、問題及建議——以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為例[J].中國能源,2011(10).
[2] 宋文國,孫永風.中國石油成品油供應鏈物流精益化策略探析[J].國際石油經濟,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