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子明
摘 要 “訂單育人”是高職教育一種重要的人才培養模式。高職會計專業“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既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需要,又是促進就業的需要。通過對華必信會計訂單班的實證研究,總結了高職會計專業“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經驗和成效,分析了“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運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深化高職會計專業“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 高職會計專業 “訂單式” 人才培養模式 《華必信會計訂單班》
“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是將企業中的“訂單”概念引入教育領域的一種形象表述,即學校與企業簽訂“校企合作訂單班培養協議”,與企業共同確立培養目標,“量身定做”,實行人才的定向培養,本質上是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職業教育模式。“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源于國外CBE模式和“雙元制”模式。企業與學校通過“訂單式”培養學生在國外很早就進行了研究與實踐。近些年來,我國高職教育為了適應市場經濟的需求,不斷進行教育教學改革,校企合作“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應運而生,按企業會計人才要求實行人才定向培養的“訂單式”人才培養是一個重要的人才培養途徑。
一、《華必信會計訂單班》的建設情況
東莞市華必信會計師事務所具有相當的業務規模和專業力量,在廣東珠三角地區注冊會計師行業有一定的知名度。該企業從2007年將會計人才培訓作為轉型升級、拓展業務的重要發展戰略之一,成立了會計培訓部,與廣州城建職業學院、廣東省財政職業技術學校、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等省內外十余所職業院校深度合作,建設《華必信會計訂單班》。目前已連續舉辦了40多期“華必信會計訂單班”,訂單班畢業學生人數1000余人,企業與職業院校聯合培養會計人才方面進行了實踐探索。
(一)《華必信會計訂單班》的建設形式
東莞市華必信會計師事務所與合作的職業院校簽訂《華必信會計訂單班》建設協議,明確訂單班的建設形式、建設期限、建設目標以及學校、企業、學生三方的責任、權利與義務。學校與企業在學生自愿報名基礎上共同確定學員。具體建設形式如下:
1.實行“2.5+0.5”、“工學交替”的工學結合形式。第一,“2.5+0.5”形式,即訂單班學生在第5學期完成學校的專業課程后,赴華必信會計集團進行會計實務操作培訓和頂崗實習。第二,“工學交替”形式,即訂單班學生從大二第3學期開始,每個學期赴企業進行會計實務操作培訓和實習一段時間。待學生在第5學期完成學校的課程學習后,赴企業會計實務操作培訓和頂崗實習。第三,訂單班學生在企業的會計實務操作培訓和實習采取半天上課培訓,半天到業務部門頂崗實習的方式。上課培訓的內容與企業新員工崗前培訓內容基本一致,是會計崗位所需要職業能力和操作技能。頂崗實習是將訂單班學生分配到會計代理部、稅務部、審計部等專業部門實習,完成專業項目任務。
2.企業指導老師以“師徒制”形式指導訂單班的實踐教學。東莞市華必信會計師事務所在本企業專業技術人員中挑選和培訓了一支專業能力強,責任感強的企業指導老師隊伍。在訂單班學生在企業會計實務操作培訓和實習期間,由企業指導老師采取“師徒制”形式予以指導(一般1個企業指導老師帶3~4名學生),學校老師予以協助。企業指導“師傅”不僅要負責訂單班學生在企業培訓和實習階段的業務指導和就業1年之內的專業技術咨詢和指導,還承擔廣州城建職業學院等部分高職院校的訂單班畢業學生的畢業設計指導任務,學校老師協助指導。
3.實習“雙證書”畢業,企業負責推薦就業?!度A必信會計訂單班》學生除學校頒發畢業證書外,還由華必信會計師事務所和學校共同頒發《華必信會計訂單班》培訓實習結業證書,企業給優秀學員頒發獎學金。企業負責安排訂單班學生到本企業或者推薦到客戶企業的會計類崗位就業。
(二)《華必信會計訂單班》的建設過程及建設內容
1.企業發展戰略目標與高職院校會計人才培養目標相統一,實現合作共贏?!度A必信會計訂單班》的培養目標是“讓學會計的人更好地做會計,為企業提供合格的基礎會計人才”。東莞市華必信會計師事務所與職業院校合作建設《華必信會計訂單班》,是出于企業轉型升級發展戰略的需要。除了取得一定的培訓收入外,更看重的是通過推薦訂單班學員在客戶企業的會計崗位就業,培育潛在的戰略性拓展業務的客戶業務資源,為企業提供業務商機。高職會計畢業生就業缺少的是工作經驗和充分的就業信息。校企共建訂單班,可以彌補這方面的不足,提升學生就業能力促進就業。企業發展目標與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相一致,這是企業、學校、學生三方利益的結合點,是實現合作共贏的基礎。
2.訂單班的實踐教學內容根據企業會計崗位職業要求“量身定做”,實行會計人才的定向培養?!度A必信會計訂單班》的會計實務操作培訓課程設置及實踐教學內容包括會計核算、納稅申報、財務管理、軟件技能、職業發展、進出口報關及核算、審計等七大模塊,側重會計職業的核心技能與實踐操作,職業針對性強,彌補學校專業教育的缺失,同時根據每批訂單班學員的特點設計合適的課程內容,并不斷更新。
3.訂單班實踐教學方法采取“師徒式”手把手指導,以真賬實做和案例教學為主。第一,聯系實際、案例教學。訂單班的實踐教學內容針對經濟業務會計處理涉及的實際問題,采用“案例教學”模式,邊講課學習邊實踐,學以致用。第二,真賬實做,頂崗實習。訂單班學生到會計部、稅務部等專業部門頂崗實習,在企業指導老師指導下,對客戶企業真實的經濟業務資料進行會計核算,獨立完成企業全套的會計核算任務。第三,采取“師傅帶徒弟”形式,手把手指導,嚴格要求。企業指導老師要求所指導學生每天寫實習日志并予以評閱,帶領學生到銀行、稅務、社保等專業部門窗口和企業會計部門實地觀摩學習,參加企業業務部門早會,讓學生感受和接觸真實的會計專業工作場景。
4.專兼指導教師隊伍協作配合,互相學習?!度A必信會計訂單班》的企業指導老師皆為企業一線專業技術骨干,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及指導學生會計實踐的能力。學校派出專任教師協助訂單班的實踐教學和管理。專兼指導教師互教互學,優勢互補。
5.暢通就業渠道,為學生搭建“培訓+實踐+就業”的職業發展平臺。東莞市華必信會計師事務所運用廣泛的客戶資源和快捷的客戶會計崗位就業信息,推薦訂單班學員在客戶企業的會計崗位就業,會計就業崗位相對充裕。凡是要求華必信會計師事務所推薦就業的訂單班學生,企業負責全部推薦到客戶企業的會計類崗位就業。目前由企業推薦就業的訂單班學生有300多名。
二、高職會計專業“訂單式”人才培養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華必信會計訂單班》建設的實踐表明,校企合作“訂單育人”,改革了傳統的以學校和課堂為中心的傳統教育模式,體現了企業重要的辦學主體作用,促進就業以及會計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但分析《華必信會計訂單班》以及一些高職會計訂單班建設的實際運行情況,由于各方面原因而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一)“訂單式”人才培養的校企合作長效機制有待建立
會計行業屬于知識密集型專業性,一個企業需要的會計人員數量不多,愿意與職業院校合作辦會計訂單班的企業不多,存在學校與企業合作方面“一頭熱、一頭冷”,合作關系不穩定的情況,有的訂單班在辦過一、二期后就難以繼續開展下去。主要原因是有的不能很好地協調和兼顧學校、企業、學生三方面的利益訴求,缺乏校企合作長效機制。
(二)在校企協同合理設計訂單班的實踐教學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方面做得不夠
一些訂單班實踐教學課程內容較簡單,偏向于實用化,學生的參與有一定深度的專業實踐實習機會較少,感覺學到的東西比預期的少。有的企業讓訂單班學生從事的一些簡單、重復、專業技術含量不高的工作,甚至有的把訂單班學生當成廉價勞動力使用。有的必要的設施設備不足,投入不夠。這些影響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效果。
(三)企業指導老師隊伍穩定性不夠,教學指導水平不平衡
有的企業專業人員流動性大,企業指導老師隊伍人員不穩定。有的企業指導老師在專業素質能力、教學指導責任感方面參差不齊,有的學校老師在這方面協助配合也不夠,將學生送到企業后就不再過問,影響了訂單班的實踐教學質量。
(四)有的訂單班學生在學習工作態度、就業觀念方面存在差距
如有的學生眼高手低,學習工作怕苦怕累,挑三揀四,缺乏企業特別看重的敬業精神和職業素養。有的缺乏誠信意識和契約精神,與企業簽訂用工協議后隨意違約,甚至不辭而別,影響了企業對訂單班的信心。
三、深化高職會計專業“訂單式”人才培養改革模式的對策和建議
(一)協調和兼顧企業、學校、學生三方的利益,建立“訂單育人”校企合作長效機制
要將企業的發展戰略目標與高職會計人才培養目標結合起來,尋找與企業、學校、學生三方利益的結合點和切入點,以互惠互利為原則,建立起三方共贏的校企合作“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利益驅動機制,使“訂單式”會計人才培養模式可持續發展。
(二)校企協同改革“訂單班”的實踐教學模式,優化課程體系
在訂單班的課程設置、課程內容設計、教材開發、實踐教學方法上,學校與企業要加強合作,既要考慮企業的自身崗位需求,又要考慮學生長遠的職業發展,增強就業適應性,從提升學生就業能力和的會計職業發展能力和出發,校企協同不斷完善和優化實踐課程體系,提高會計人才培養質量。
(三)穩定訂單班企業指導教師隊伍,建立“現代學徒制”運行機制
企業要擇優選擇和培訓訂單班指導老師,基本穩定指導老師隊伍。建立會計“師傅”帶訂單班學生“徒弟”的“現代學徒制”運行機制,明確“師徒”關系雙方的責任和權利。要明確學校老師對對訂單班的協助指導責任,不能放棄管理。
(四)加強對學生職業素質培養和就業觀念的教育,提高職業素養
將對訂單班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就業觀念的教育,以及職業道德和誠信的教育貫穿始終,輔導學生制定和實施職業發展規劃,樹立“先就業,再擇業”的觀念,培養學員與企業共同發展、長期發展的意識。在訂單班的教學中融入企業文化的教育和職場氛圍的熏陶。
(作者單位為廣州城建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 朱向暉.高職院?!坝唵问健比瞬排囵B模式的現狀、問題與對策研究[D].湖北大學, 2013.
[2] 李金玉.高職“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淺析[J].中國高??萍迹?013.
[3] 劉剛.高職會計與審計專業“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運行機制探究[J].職教通訊,2014(8).
[4] 王瑩,王華,賈紀萍,丁寧.高職院?!坝唵问健比瞬排囵B模式實踐和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4(20).
[5] 周建松,郭福春.高職院校訂單人才培養的理論與實證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9(6).
[6] 陳傳端,謝英星,周靜.高職院?!坝唵伟唷比瞬排囵B模式嘗試與實踐[J].職業教育研究, 2011(3).
[7] 崔曉琳.論高職院校“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1 (2).
[8] 張求書,高峰.以就業為導向對高職“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J].吉林教育(教科研版),2007(01).
[9] 吳學翠.關于高職院校開設校企合作“訂單班”模式的思考[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