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秋芳+謝合明+繆姝穎+田曉丹+張敏
摘 要:近年來,隨著當代經濟的迅猛發展,環境污染、消費者權益受到侵害等問題逐年增加,大家開始廣泛關注上市公司履行的社會責任及其披露情況。本文將針對我國上市公司在對社會責任進行信息披露時主要存在的問題予以重點研究,并提出相關的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社會責任信息披露;上市公司;問題與對策
實現利潤最大化是企業追求的目標之一,因此企業會把關注的焦點放在其財務狀況、經營成果以及現金流量上。但企業在發展的同時往往需要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比如對于環境污染的治理、企業產品和服務質量的提升、公益事業的履行與發展等等。本文將針對我國上市公司在對社會責任進行信息披露時主要存在的問題予以重點研究,并提出相關的對策與建議,鼓勵公司積極承擔披露責任。
一、上市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主要存在的問題
1.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形式不規范
從我國上市公司已經發布的社會責任報告來看,普遍存在披露形式不夠規范,主要以定性的形式予以表述,缺乏定量信息披露等問題。社會責任報告中較多涉及非定量指標,如公司的愿景與戰略,公司未來發展前景,公益環保舉措等,較少涉及一些能夠量化的數據,未能全面反映企業的社會責任履行情況,無法滿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2.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內容不全面
雖然有一些公司已經對社會責任履行情況予以披露,但從其內容上看,仍然存在披露不全面現象。大多數社會責任報告在內容上顯得比較散亂,不夠詳細。比如企業在其報告中,對政府、員工、客戶及投資方等相關的信息披露較為充分,但對社會組織、公眾、環保等相關的信息披露明顯存在不足。由此可見公司在披露信息時有著明顯的選擇性,充分披露促進公司發展的信息,較少披露甚至不披露阻礙公司發展的信息。
3.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缺乏獨立的第三方審計
目前,上市公司披露的社會責任報告未經過獨立第三方審計的占很大一部分,會為企業在其報告中披露虛假信息或者夸大其履行的社會責任情況提供可能性,造成社會責任信息報告喪失客觀性與可靠性,可信度降低,使得報告使用者難以真實全面了解企業社會責任履行情況。與此同時,企業由于缺乏第三方的監督,也會喪失披露信息的積極性。
4.披露的社會責任信息質量不高
目前看來,上市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在數量上實現了增長,可是在質量上卻與國外有著一定的差距,未能達到披露要求。有些公司在對社會責任信息進行披露時,僅采用文字進行描述,沒有數據予以支撐,內容只會顯得空洞生硬,有價值的信息較少。而且從側面來看,這種披露行為也是對社會輿論、公眾壓力的刻意敷衍,沒有什么實際意義。還有一些公司對信息披露的內容進行刪除或是隱瞞有損公司形象的信息,故意捏造有利于公司形象提升的虛假信息。公司披露社會責任這一行為反而變成企業進行自我宣傳的一種手段,也就失去了本來的宗旨與意義。
5.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穩定性不高
有些公司在披露社會責任信息時,帶有短期行為的傾向,并沒有與公司的長遠發展結合在一起。一旦出現危機事件,或是國家政策強制要求時,公司會選擇性的披露一些社會責任信息,目的是轉移社會公眾的注意力,來緩解公司的壓力。當危機解除時,公司的披露動機會減弱,披露穩定性受到很大的影響。
二、加強上市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有效對策
1.加強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監督
為了保障社會責任信息披露質量,應對企業建立起全面監督體系。一方面,公司內部管理層應全面加強對其信息披露的監督,并采取相關措施來促進工作人員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另一方面,有關部門要及時對公司的披露情況予以客觀評價,對公司存在不足之處提出相應的意見,可促進公司及時進行改進。為了加強對公司的監督,公司也可以聘請獨立的第三方審計機構,對其社會責任報告進行獨立的審計,并提出相應的意見。由于社會公眾也可加強對公司的關注與監督,可通過新媒體的力量,來維護自己的權益,促使公司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并予以充分披露。
2.提高上市公司的社會責任意識
政府應加強對企業的宣傳與教育,提高企業對披露社會責任信息的意識。政府可以采取措施,比如開展宣傳培訓、專題講解等方式讓企業完全認識到披露社會責任信息的重要性。引導企業轉變過去的被動觀念,積極主動地將披露社會責任信息視為企業的一項義務。企業也應樹立起全新的價值觀,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也應認真履行社會責任,保障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質量,努力實現相關者利益最大化。
3.完善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內容
目前我國企業披露的社會責任信息,在內容上既散亂又不規范,比較為粗略,呈現出了很大的隨意性。因此相關部門應采取措施統一社會責任報告規范形式,明確企業應披露的內容,尤其是要細化定量信息指標,加強企業信息披露的實際操作能力。
4.鼓勵公司編制獨立的社會責任報告
由于目前的法律法規對公司發布的社會責任報告格式沒有做統一的要求,使得企業在進行披露時,主觀隨意性較強,披露內容仍存在很多的問題,信息質量嚴重失真,披露行為喪失了實際意義。我國上市公司目前發布社會責任報告采取的形式主要是將有關信息發布在公司網站上,或著發布在其年度報告里,這將不利于國家有關監督機構實施有效的監管,也難以滿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因此鼓勵公司編制獨立的社會責任報告顯得十分必要,不僅可以讓信息使用者充分全面了解公司承擔的社會責任情況,還能有利于國家有關監督機構實施有效的監管。
5.完善公司治理結構
上市公司在披露社會責任信息時,往往可能會因為數據缺乏統計、過于分散、難以定量分析等問題,導致披露成本過高,不愿意進行披露。公司可以采取措施來完善其治理結構,改善披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明確各部門的社會責任履行義務,并對公司有關部門人員開展專業化培訓,定期監督其履行社會責任的情況。
三、結束語
無論是從企業自身經濟發展出發,還是出于對我國宏觀經濟背景的考慮,提高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意識,積極引導企業全面披露社會責任信息,加強監督與改進公司治理結構等措施,對改善其披露現狀有著很好地效果,也有利于公司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正,向銳.中國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內容界定、計量方法和現狀研究[J].會計研究,2007(07):4-11.
[2]栗耀宇.上市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研究[J].新經濟,2014(04):77-78.
[3]倪世峰.企業社會責任信息的披露現狀及完善[J].中國農業會計,2013(02):48-50.
[4]許家林,劉海英.我國央企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現狀研究——基于2006~2010年間100份社會責任報告的分析[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10(06):77-84.
[5]楊新利,楊玉鳳.我國上市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現狀研究[J].商業會計,2012(12):98-100.
作者簡介:程秋芳(1990- ),女,四川樂山人,西華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會計學、財務管理;謝合明(1964- ),男,湖南南縣人,西華大學建設與管理工程學院院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會計學、工商管理研究;繆姝穎(1991- ),女,四川成都人,西華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會計學、財務管理;田曉丹(1993- ),女,河南駐馬店人,西華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會計學、財務管理;張敏(1992- ),女,四川崇州人,西華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會計學、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