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亞平
摘 要:當前我國審計市場上出現的會計師事務所“低價攬客”的現象,不利于審計機構之間的公平、合理競爭,也嚴重影響了審計服務質量。因此,本文在分析了審計收費的影響因素以及審計收費對審計質量影響的基礎上,提出相關的政策建議,以期提高注冊會計師審計質量。
關鍵詞:審計收費;審計質量
一、相關概念界定
審計收費一般是指會計師事務所等獨立審計機構因提供審計服務向被審計單位收取的相關費用,以抵補審計支出,即被審計單位向審計機構購買審計服務所愿意付出的代價。會計師事務所的收入主要來源于審計費用。
以往的文獻從注冊會計師發現并披露客戶違約行為的概率、財務報告等角度來界定審計質量的概念。本文引用simmunic和stein(1987)提出的關于審計質量的定義,即審計質量是以注冊會計師所出具的財務報告的可信度來進行衡量的,較高的審計質量必須是財務報告沒有發生重大錯報漏報的風險或事項,財務報告信息真實可靠,沒有或極少有人為的錯報漏報行為。
審計收費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會計師事務所提供審計服務的最高價值。審計費用的高低直接決定了會計師事務所提供的審計服務質量的高低,代表著注冊會計師的執業水平和專業勝任能力。此外,會計師事務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也會對審計質量產生影響,一般來說,會計師事務所如果承擔的法律風險較大,則會要求被審計單位提供較高的審計費用;反之,若會計師事務所承擔的法律責任較小或不承擔法律風險,則審計服務質量可能會大打折扣。
二、影響審計收費的因素
1.宏觀因素
(1)審計市場的行業環境
獨立審計作為一種新興的行業,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規模不斷擴大,表現在會計師事務所數量呈幾何級數的增加,報考或取得注冊會計師資格的人數也在不斷增加,但由于業務數量有限,一些會計師事務所尤其是較小規模的會計師事務所為爭奪審計業務,不惜低價承攬客戶,惡意競爭,造成審計市場收費的混亂,不利于我國資本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
(2)地區經濟發展水平
不同的城市或地區由于經濟發展程度的不均衡,一般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生活水平較高,物價也相對比不發達地區的要高。審計服務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價格也會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高低而不同。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審計費用一般會比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地區要高。
2.微觀因素
(1)審計費用定價主體
耿建新(2000)認為,審計費用定價主體可以是單一主體,也可以是多元化的、多層次的主體。單一定價主體一般是指政府作為市場經濟的宏觀調控者,直接規定審計服務的價格。多元化的、多層次的定價主體則不僅指國家物價管理部門可以制定審計費用的價格標準,獨立的或相對獨立的會計師事務所、經營者或消費者都可以參與審計收費的定價。審計收費的價格決定主體在定價時應當充分反映審計機構提供的審計服務的公允價值,審計師也不得向被審計單位索取任何或有費用。
(2)上市公司資產規模
一般來說,被審計單位資產規模越大,子公司個數較多,則審計費用相對較高。主要由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首先,較大規模的被審計單位擁有相對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規模經濟效益較高;其次,被審計單位規模較大,子公司或分公司數量較多,則審計機構需要付出更多的勞動力和技術成本,所以會要求與自己付出的勞動量呈正比例的勞動報酬;再次,如果被審計單位擁有較為復雜龐大的組織結構或法律背景,則出現審計風險可能性較大,會計師事務所出于責任防范意識,也會要求較高的審計服務費用。
(3)會計師事務所規模
會計師事務所的規模不僅體現在事務所擁有數量較多的注冊會計師或審計人員,還在于審計人員擁有較強的專業勝任能力、較多的審計工作經驗以及較高的業務處理水平。資質較高的會計師事務所在提供審計服務時,更加注重審計服務的質量和效率,所以會要求被審計單位支付相對較高的審計費用,一方面可以增強事務所的社會信譽和認可度,另一方面也能保證提供被審計單位較為真實、可靠的財務報告。
三、審計收費對審計質量的影響
根據以往的研究發現,審計收費高低與審計服務質量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相關性。我國學者王振林(2008)研究認為,審計收費與審計質量呈現正相關關系。審計收費水平高,意味著注冊會計師在審計時提供的審計服務水平較高,實施的審計程序較為全面和完善,審計質量相對較高;反之,審計收費越低,會計師事務所進行的審計測試程序簡化,審計質量也就沒有保障。李桓(2015)研究認為,由于目前我國審計市場競爭激烈,審計服務需求有限且受季節性的影響,各個會計師事務所為了爭奪客戶資源,競相壓低審計費用,使審計市場上出現會計師事務所“低價攬客”,甚至惡意競爭的現象,審計的獨立性和審計服務的質量也會降低。但也有一些學者認為,審計收費與審計質量呈反向的相關關系。如趙國宇、王善平(2008)以2003年-2007年上市公司的數據為研究樣本發現,審計收費水平越高,則審計質量越差。章立軍(2010)研究發現,審計收費水平的高低與被審計單位的應計利潤可操作性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容易出現會計師事務所等審計機構與被審計單位相互舞弊,出具虛假財務報告的可能性增大,因此,審計收費越高,則審計質量越無法得到保障。
鑒于以往文獻對審計收費與審計質量之間關系的研究,本文主要從會計師事務所和被審計單位兩個角度來研究二者之間的相關關系。從會計師事務所的角度來說,會計師事務所的社會信譽對事務所的長遠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會計師事務所為了在競爭激烈的審計市場中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必須要求擁有較高執業水平的注冊會計師,在對被審計單位進行審計時實施全面的控制和測試程序,以保證出具較為完整、真實的財務報告。一旦審計失敗,對于會計師事務所來講,則會是致命性的打擊。因此,會計師事務所通常會要求較高的審計費用,以抵補所付出的審計成本,保證較高質量的審計服務。站在被審計單位的角度,出于政府監管的壓力,一般上市公司可能會選擇較大規模的、資質水平較高的會計師事務所提供審計服務,同樣可能需要付出較高的審計費用。但由于我國當前監管體制的不健全,一些上市公司出于節約成本的需要,往往會聘請規模較小的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審計,對審計質量的要求相對較低。
四、提高審計質量的相關政策建議
1.不斷完善審計收費制度
制定合理可行的收費標準,應當按照《政府制定價格行為規則(試行)》的相關規定,由國家物價管理部門按照市場需求主導定價,統一制定審計收費標準。此外,還可以成立專門的審計收費審議委員會,審計收費標準由相關單位或部門結合會計師事務所的行業特點以及實際情況,并參照社會各利益相關方的意見,最后經審議委員會共同審議通過確定。在不斷完善審計收費標準和審計收費信息披露機制的同時還要強化會計師事務所以及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加強法律風險意識,使審計服務工作向著合法、合規、標準化的方向發展。
2.加強對審計市場的監管力度
審計市場的穩定有序發展需要國家審計署以及證監會加強對政府審計、企業內部審計以及注冊會計師審計的監管力度。針對會計師事務所和上市公司的違法、違規操作及時給與批評和引導。對于上市公司(被審計單位)建立相應的財務舞弊懲罰機制;同時,會計師事務所一旦出現違反執業道德的事項,相關監管部門應對其進行調查和處罰,乃至吊銷會計師事務所的執業資格。
參考文獻:
[1]鄭玲.對審計收費的幾點看法[J].經營管理者,2008,14:155.
[2]申富平,丁含.審計收費與審計質量的關系研究——基于第一大股東不同持股比例的視角[J].經濟與管理,2011,01:20-23.
[3]廖蔚.審計收費與審計質量相關性研究綜述[J].中國市場,2015,01:97-99.
[4]金蓮花,張志花,樸慶真.關于審計費用與審計質量的實證研究[J].財會通訊,2010,03:49-50+56.
[5]李桓.探究審計收費、審計質量與審計誠信產權安排[J].民營科技,2015,08:237.
[6]趙國宇,王善平.CPA法律責任制度變遷對審計質量的影響[J].財經科學,2008,10:8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