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濤


早在2000年初,中國香港(以下簡稱“香港”)便開始倡議安全社區。東涌,香港第一個位于離島區的新市鎮(指在市區之外興建的新的城市區),是香港發展最迅速的新市鎮,緊靠香港國際機場,被稱為“海外到香港的門檻”,也是香港著名風景點如迪士尼與天壇大佛的交通連接點。
東涌于2004年開始籌建安全社區并于2006年被命名為全球第110個國際安全社區,2011年,通過世界衛生組織(WTO)社區安全促進協作中心的再認證。
東涌安全社區宗旨是通過伙伴關系,結合企業、政府部門、地區組織、健康服務提供者、教育機構、工業機構及義工團體的資源,推廣安全文化。
組建多部門的組織機構
東涌安全健康城市督導委員會(見圖1)成立于2003年,從23家成員增加到2011年31家。有公私組織的高級領導參與安全工作組和合作伙伴組織,成員包括離島區議會、離島民政事務處、香港警務處、香港消防處、社會福利署、中華電力有限公司、中華煤氣有限公司、瑪嘉烈醫院、香港迪士尼樂園等。
為了更好地獲得資金和吸引捐贈,2006年,東涌安全健康城市協會成立。2009年,東涌安全健康城市基金會成立,并被認可為一個慈善組織。基金會和督導委員會一起吸納私人企業資金、公共捐贈等,系列社區發展項目在基金的成立下得以執行。
明確地區事故傷害狀況
東涌人口快速增長,從2001年的2.9萬人已增長到目前的10萬人以上,另有5萬人在東涌工作或旅游。15歲以下兒童占19%,65歲以上老年人占7.6%。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尤其在Yat Tung(逸東)社區,只有7.4%的非學生群體接受過高等教育,人均收入也偏低。
為了更好地掌握東涌的事故傷害狀況,通過收集和分析來自事故和公共醫院的應急部門的數據,得出2002—2010年,大部分傷害是家居傷害(38%)和工作場所傷害(28%),這兩類傷害加上未經分類的傷害數據,占到了傷害案例總數的78%。在1萬5 062起傷害案例中,重度傷害和中度傷害居多。安全促進需求主要集中在工作場所安全、交通、家居安全和運動安全方面。
推行全方位的事故傷害預防計劃
青少年安全
東涌15歲以下人群1.7萬人,通過東涌安全健康城市項目,東涌安全健康城市督導委員會為了學生的安全健康開展活動。
2005年,警方推行了系列名為“飛輿計劃”的項目,以減少青少年犯罪,鼓勵年輕人有責任感、自律和反對毒品,該項目由警方、學校、非政府機構等聯合開展,于每年的新學期推行。目標人群剛開始主要是初中學生,目前已經推廣到高中。推行以來,超過1.3萬名學生參與并得到學校、老師、社會工作者和非政府組織的積極反饋。
老年人安全
離島區等各區福利官員積極支持地方非政府組織來組織項目和志愿者活動,促進老年人安全和互相支持。通過企業、公共機構和政府部門的積極支持和參與,實施了系列的試點項目,例如“左鄰右里極樂老年人”“左鄰右里關愛長者實驗計劃”,另外還支持地方非政府組織實施“老有所為活動計劃”。
消防安全
每年香港消防處去學校開展消防安全演講,組織火災演練、消防安全大使計劃。
為了引起居民關注安全家居的意識,消防處定期舉辦“防火嘉年華”,通過演習、展覽、講座等宣傳安全常識。不同年齡的人都經常前往東涌消防局參觀,消防處為來訪人士提供一些簡單的家居防火措施的課程,來訪人士也可參觀消防設備。消防處定期向學生、居民、私人樓宇或公共屋舉辦講座及研討會,分享防火經驗。
使用煤氣安全
中華煤氣公司定期派員到居民家中免費檢查煤氣裝置是否安全,具備專業資格的技術人員每隔18個月到居民家中巡視并提供安全檢查,其中包括免費檢查各種煤氣裝置及煤氣立管檢測機平安鐘測試。此外煤氣公司還經常舉辦講座及展覽,介紹居民使用煤氣時應關注的安全措施。
交通安全
事故和應急部門數據顯示, 2009年的嚴重交通事故導致3死、22重傷;2010年1死14傷。隨著東涌高速公路和山路的快速發展,離島的交通和運輸委員會保持對道路設計、洪水和周邊區域交通的密切注視。
在離島區理事會下,專門負責交通安全的工作小組,組織系列活動去促進安全,設計公告牌向居民宣傳交通安全,向居民、駕駛員和行人發放交通安全折頁和材料;通過展板等宣傳安全駕駛,告誡他們不要超速和酒駕等。2011年組織了交通安全日活動,向東涌居民發放交通安全信息。
另一個項目是交通安全著色比賽(即倡導交通安全可視化,安全標識多色彩的活動),吸引了學校和地方組織的積極參與。由于東涌遠離市中心,吸引了不少游人、登山愛好者及騎單車人士在周末或周日度假,在區內建有很多騎車路徑,向騎車人和行人提供安全環境。
家居安全
公私屋物業管理公司已經策劃和實施了安全項目,在主要的公共交通站發放安全信息單和在社區開展以安全展覽、火災演練和消防嘉年華、反對高空拋物為主題的家居安全嘉年華活動等。
家庭親密度—暴力預防
從2007年開始,東涌綜合服務站整合開展了促進家庭和諧計劃,主要是通過開展活動使家庭成員聚會在一起。目前,已有3 000人參與了該項目。
在預防家庭暴力中,社會福利部發動了系列項目來提升促進家庭和諧和處理不利局面的能力。“家·多一點”是個綜合性的項目,包括24 h的活動,例如課程、演講、討論、嘉年華活動等。該項目的目標就是增強家庭里的和諧度,2009年和2010年已經有超過4 000人參與。兩個非政府組織開展的 “好好家庭—好好生活嘉年華”項目,促進積極思考和平衡的生活方式。
為了滿足地方需要,社會福利部在東涌地區建立了紐帶組織,這個紐帶組織或群體涉及地方組織和非政府組織,定期會晤交流信息。通過合作,來識別地方需求,確定需要服務的優先次序。
2010年,東涌關懷行動委員會和警察局、離島區辦公室、老師協會等單位成員開展了系列項目促進社區關愛,包括通過戶外活動和分享來減緩父母壓力;開展培訓,識別高風險群體;成立關愛大使來發布積極信息;開展家庭走訪活動體現關愛和關心。除了街坊開展的項目和活動,私人企業同樣通過組織各種各樣的家庭活動顯示他們的支持。
少數民族的文化整合
為了支持少數民族的整合和融合,警察局、非政府組織等多部門開展了一個文化交流項目。在警方領導,10個社區團體合作下,于2010年起開展實施一個名為“亞洲之友”共融文化計劃,主要的對象是南亞裔的移民家庭、青少年及家長。該計劃提供了語言、學習能力、文化共融及社區服務等訓練計劃,通過共同工作來實現相互理解和尊重。
除了亞洲之友,離島青少年協會啟動一項“廣東話課程”項目,通過相互交流、游戲,使新市民能更快地整合到新的地區。
陽光社區計劃
東涌是新市鎮,居民來自香港每一個角落,大部分均不在東涌成長,因沒有歸屬感而不愿意為社區做出貢獻。離島婦女聯合會開展了社區共享基金資助的“陽光社區”計劃,參與的婦女均能認識自己的潛能及掌握更多的生活技能,從而讓單親家庭及弱勢群體可以組成伙伴,結成網絡。此計劃非常成功,培養了參加者對社區的凝聚力、歸屬感、互相支援及投身義工的服務。
穩步推進安全促進示范項目
國際安全學校
在國際安全社區項目的框架下,應用最佳實踐和預防項目來保護教師、員工、學生的安全。香港職業安全健康局(OSHC)是國際安全學校認證中心負責促進安全和健康的機構。
位于東涌的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黃楚標中學是國際安全學校的先行者。該中學已經開展實施的項目包括:培育安全和健康生活習慣;通過香港中文大學衛生教育和健康部門開展系列調查來識別該校學生的健康行為;為學校學生和家長舉辦工作坊;通過執行交通大使項目,積極帶動學生、老師和家庭參與;舉辦“向毒品說不”、警察局的課程培訓等。在老師和學生的持續努力下,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黃楚標中學于2009年被認可為國際安全學校。
安健屋
安健院舍的概念來源于香港安全社區項目,考慮到公私屋安全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和需求,旨在從社區層面加強屋的安全健康意識、培育安全文化。香港職業安全健康局于2007年發起了香港“安健屋”認證計劃,鼓勵屋建立安全健康管理體系。通過東涌安全城市的積極推廣,3個屋被認可為安全健康屋。
安全場所和安全工作場所
香港國際機場是世界上最忙碌的機場之一,為成為國際上最安全的機場,他們實施機場安全大使計劃,使旅客的傷害率下降54%。被授予香港職業安全健康局安全行為促進獎,連續4年獲得TTG公司旅游大獎。
為了促進安全和提升雇主安全意識,員工和商業伙伴、亞太國際博物館、勞動部門、香港職業安全健康局組織職業安全憲章簽署儀式。超過20家商業伙伴簽署憲章,發行工作場所安全和健康安全政策的手冊、最佳實踐和指南。
作為世界知名的旅游勝地,昂坪360纜車致力于向游客提供最高程度的安全、可靠、效率和質量服務。2009年,纜車運行部門獲得了ISO90010:2008質量健康體系認證,并于2010年推廣至整個公司。
編輯 秦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