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1日,華電寧夏靈武發電有限公司發生一起高空墜落事故,4名墜落施工人員經搶救無效死亡。近日,代某、張某作為安裝工程的直接負責人和專職安全員,對此事故負有主要責任,依法被批準逮捕。
在此案之前,已經有多起安全員因未能履行安全生產管理職責被判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
對于安全員頻頻被追責,網友有話要說。
網友安全啟見:關于安全生產責任追究,有個觀點很流行——“只要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安全工作就一定做的不到位”。從近年的案例來看,理由也差不多是“工作不到位”。什么叫安全員的工作不到位?依我看,就是《安全生產法》第二十二條規定的七項職責中,有一項或者多項未能做到就算。事實上,每一起事故,其發生的原因都是多方面的,并非只要誰做到了哪項就一定不會發生事故,因此發生事故也不能想當然地等價為“安全工作不到位”。
網友清茶一杯淡淡香:建議同行把安全管理人員的責任倒背如流,平時把證據留好。關鍵時刻按照法律厘清自己的責任。其實新《安全生產法》賦予安全管理人員的七項職責,目的是想責任分清,從法律上不想讓安全管理人員成為生產安全事故的替罪羊,但任重道遠。
網友微電:安全員真的很難,沒有權,說了不算。現在企業里跟安全有聯系的事都往安全員身上推,安全員有那么大的本事、那么大的精力、那么廣的知識面嗎?國家應該出臺企業安全員責任清單,讓安全員對照執行,也讓執法有據,使企業各崗位的安全生產責任制真正得到落實。
網友麗:安全員職責重在監管,日常開展安全檢查要有記錄,有整改通知單,有責任部門/責任人簽字確認,有跟蹤驗證整改效果,并將結果以書面形式上報至安委會主任簽字,至于最終獎懲、設施投入等應由安委會決定。痕跡管理是安全員自我保護的有力證明。
網友學會珍惜:在企業中,由于安全員不能直接創造效益,多數企業安全管理人員配置不足。首先在配置的安全員當中未能體現能級原則,往往將經驗不足的人放在安全管理崗位;其次領導班子成員當中無人專職負責安全生產,在分管安全生產的領導班子成員當中往往還監管其他生產或業務部門,甚至還有一些生產管理人員有生產目標任務等。由于企業的不重視、經驗不足等原因,導致安全員在企業中的地位較低,說話不好使,是目前安全生產的主要突出問題。安全往往是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
網友季風:管理模式需改革:政府聘用安全員,安全員工資由政府安全管理專項基金統籌發放,企業按比例繳存安全基金,安全員駐廠專業監督監管。這樣安全員的權責就能履行清爽了。
編輯 張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