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劉成成
?
高元鴻:真抓實干求創新科技“講理想、比貢獻”促發展
本刊記者/劉成成

作為中石化第四建設有限公司副總政工師兼黨委工作部主任、公司科協秘書長,高元鴻自上任以來,悉心組織、周密規劃,靠著他的執著與魄力,創建性地把中石化第四建設有限公司“講理想、比貢獻”活動推上一個與公司科技發展同步、與公司革故鼎新共進的新層面,使中石化建設有限公司科協成為公司發展的科技智囊。
他真抓實干,多措并舉,全力開展公司“講理想、比貢獻”活動,組織職工圍繞企業經營發展、技術革新成立項目組,開創“講理想、比貢獻”活動創新實踐平臺,助力科技人才成長,為企業攻堅克難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如何將“講理想、比貢獻”活動提上公司發展重要議程,更好地推進公司科技創新的發展?
經過深入思考,高元鴻充分認識到及時轉變觀念,創新發展理念,從思想上進行革新的重要性。
經實地調查之后,他將公司黨委培養干部——“理念為先、建制為基、提質為本”的工作思路“移植”到“講理想,比貢獻”活動之中,并通過公司刊物《石化四建》報、宣傳畫、宣傳欄及公司內網、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廣泛宣傳活動的內容、作用與意義,為活動的開展樹立了科學的理念。
在此基礎上,他根據基層單位的具體條件,協調、恢復基層單位科協人員隊伍,落實活動負責人,制定了公司《“講理想、比貢獻”活動實施細則》,為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人員和制度保障,把理念落實到實處,同時也為后續系列工作的開展指明了方向。
此外,他還充分借鑒“大聯合、大協作”的科協工作模式,積極協調、爭取技術和生產等多部門聯動,共同推動“講理想,比貢獻”活動開展。同時,為了吸引廣大科技工作者踴躍參加,提高活動凝聚力,他還努力爭取企業黨政領導的支持,合力制定《“講理想、比貢獻”活動表彰獎勵辦法》,對活動中取得突出成績的科技人員酌情給予獎勵。同時,還將活動業績作為職稱評定、選拔任用、晉升職務的依據,激發了廣大職工的創新意識和參與熱情。
通過貫徹實施這些科學的理念、得力的措施,他贏得了科技人員的支持與擁護,公司“講理想、比貢獻”活動也迅速步入正軌,進入高效發展階段。
在工作當中,他通過系統地整合資源,準確地選擇融入渠道,將黨委工作、人才工作、生產技術工作、群眾組織工作等多方資源整合到“講理想、比貢獻”活動之中,深化拓展活動內容,實現了職業素養、人才成長、生產經營的三個結合——
一是與促進科技工作者愛崗敬業熱情相結合。
為便于廣大科技人才展現自身價值,高元鴻將“講理想、比貢獻”活動打造成為公司科技人才展現自我、成就自我的平臺。在“講理想、比貢獻”活動的創新實踐平臺上,開展勞動競賽、技術比武等活動,激發職工的創新熱情,為職工搭建展示聰明才智的舞臺。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群眾性技術創新活動,切實促進了職工崗位技能水平的提高,提高了工程質量,提高了工程優質率,一批優秀的技術骨干也因此脫穎而出。
二是與培養青年科技骨干,提升企業競爭力相結合。
高元鴻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充分發揮黨委部門負責人的優勢,注重將“講理想、比貢獻”活動與科技人才的培養有機結合,用項目、事業、個人發展前景等留住科技創新人才。一方面,加大科技人才的教育、培訓力度。例如,每年年初,他均會按照公司“創特色,做精做強‘四大一特’”的發展思路,制定‘講理想、比貢獻’活動年度計劃,結合專業技術人員隊伍現狀,按照滿足不同層次、不同類型專業技術人員的成長特點和需求,確定“講理想、比貢獻”活動的主題、方向,合理配置資源。他把“講理想、比貢獻”活動作為人才培養的平臺,堅持在實踐中培養人才的思路,形成“干一套工程,做一次‘講理想、比貢獻’活動動員,掀起一個活動高潮,成才一批骨干”獨具特色的思路和模式。在“講理想、比貢獻”活動重點項目中,他主張將年紀輕、素質高、干勁足的新生技術力量,充實到關鍵崗位上,既為人才成長搭建平臺,又保證了工程的順利進行。他通過召開“講理想、比貢獻”項目負責人、二級單位總工、技術處專業工程師座談會等形式,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交流學習、查找不足、發表意見的機會,幫助他們快速成長、彰顯價值。另一方面,他系統建立和完善了為在“講理想、比貢獻”等活動中做出了技術創新業績者而設的科技人才庫、科技專家庫后備庫、技術帶頭人后備庫。目前,科技專家庫后備庫入庫25人,技術帶頭人后備庫入庫185 人,從而為活動提供了強大的人才支撐和后續動力。
三是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相結合。他堅持把“講理想、比貢獻”活動融入生產經營大局,在確定活動主題、重點內容和立項安排中,他提出了“講理想、比貢獻”活動三個“必須”的工作標準:一是“講理想、比貢獻”活動的主題必須圍繞企業發展方向和目標;二是“講理想、比貢獻”活動的內容必須圍繞和服務于企業生產經營、重點過程,企業聚焦在哪,“講理想、比貢獻”活動就跟進到哪;三是“講理想、比貢獻”活動立項必須以解決問題、發揮作用為標準,哪里有難題,“講理想、比貢獻”活動就在哪里立項,就在哪里發揮作用。
衡量活動成果的唯一標準是項目成效。為了提高項目成效,他充分發揮“講理想、比貢獻”活動群眾性和廣泛性的特色,組織開展 “深入群眾促和諧、凝心聚力促發展”、“我為公司獻一計”等群眾性活動,廣泛發動和鼓勵科技工作者為企業發展獻計獻策,取得了良好效果。
充分發揮企業科協的橋梁紐帶作用,推動企業科技創新。幾年來,通過高元鴻的努力帶隊和統籌領導,中石化第四建設有限公司“講理想、比貢獻”活動又重新紅紅火火地開展起來,進一步激發了科技工作者的創新熱情和創造潛能,為促進企業技術創新、人才成長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公司共有216名科技人才獲公司級表彰獎勵,1人獲中石化集團公司“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稱號,2人獲天津市“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3人獲天津市“科技傳播之星”稱號,累計獎勵科技人才總金額37.8萬元,有上百名優秀青年科技人才通過“講理想、比貢獻”活動的開展走上了工程項目施工、技術、質量、安全管理等重要崗位。也正因此,高元鴻被中國科協授予“2014—2015年度全國‘講理想、比貢獻’活動優秀組織者”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