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簡單闡述了光色和顏色的概念、影響室內色彩構成的因素等內容,講解了制定室內色彩方案的方法和步驟,為室內色彩設計提供了一種簡單易操作的工作方法。
色彩和形狀、質地一樣,是各式各樣形態的視覺根本性質。色彩的來源歸因于光。沒有光,色彩就不復存在。我們日常所見的光線是近于無色的,但是實際上的光是由桔黃、黃、綠、藍、紫等色光接近同等配置時才得到的,通過一個三棱鏡,我們可以把一束無色的光線清楚的分解成這幾種色彩。物體的顏色又是怎樣被表現出來的呢?當日光照到一個不透明的物體時,會產生有選擇的吸收作用。物體表面吸收了一定波長的光,反射出其它波長的光。事實上,我們的眼睛識別出的是反射光的顏色,并且把它當做了物體的顏色。例如,一個紅色表面呈現出紅色是因為它吸收了照射在它上面的藍色光和綠色光,同時反射出光譜中的紅色。同樣,一個黑色表面是因為它吸收了全部光譜,而一個白色表面是因為它反射出全光譜。由此可見,
我們可以把色彩分為兩大類:光色和顏色。這兩種色彩的疊加效果是截然不同的。(見上圖)所以,在處理室內色彩時,需運用不同的手法對待不同的情況,才能取得良好的預期效果。
室內色彩的構成是多因素的。其中,比較主要的有以下幾各方面:一是室內的建筑構件。這里包括了墻面、天花板、地板、門、窗、樓梯、屏、罩等。二是室內的設備。包括家具、設備以及機具等。三是室內的陳設品。這一部分內容較多,并且由于室內環境性質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常見的有展品、商品、工藝品、燈具、器具、書籍、盆花、字畫、壁掛等等。四是室內紡織品。如地毯、窗簾、床單、臺布、帷幔、坐靠墊等。由于室內環境中諸如此類因素的數量、種類都比較多的,它們即豐富了室內空間,同時也為室內色彩的處理帶來了一定的困難。若處理得當,會取得高雅、和諧、豐滿的良好效果;相反,則會顯得雜亂、擁擠和堆砌。除此之外,室內環境所固有的空間形態也是多種多樣、變化豐富的,這就更加大了室內色彩處理的難度。所以,室內色彩的處理必須慎重,按一定的程序有條不紊的進行。
在為一個室內空間制定色彩方案時,必須細心考慮將要設定的色彩、基調以及色塊的分布。方案不僅應滿足空間的目的和應用,還應顧及建筑的個性。
要制訂室內色彩方案,首要應解決的問題是色彩的組合,即首要解決室內色彩的配置。室內色彩的配置大致有以下幾種。同類色配置、鄰近色配置、對比色配置、無色彩和有色彩的配置。同類色配置是指色環中小于15°角的色彩配置。同類色配置給人以平和、大方、簡潔、清爽的感覺,使室內環境完美、統一,多用于莊嚴、高雅的房間、寧靜的過渡空間。它有利于空間的凈化與空間部件的一致化,對于體量小的空間有擴大空間的作用。另外,亦有助于調整形態雜化、陳設繁復的空間。同類色配置同時又較易出現過于單一、沉悶的現象,這時可以利用材料質感的變化、小的飾物的裝飾來取得生動與變化的效果。鄰近色配置是指色環中處于是15°與45°之間的色彩配置。利用近視距顏色和遠視距顏色的一遠兩近、兩遠兩近等的不同組合,鄰近色彩的配置可取得不同隱顯、色彩節奏起伏、韻律的變化等效果。利用高明度低純度顏色作為背景基調色,一、兩個高純度、遠視距的顏色作為物體色時可以取得一種活潑、跳躍、引人注目的效果。對比色的色距處于45°與135°之間,它具有強烈、鮮艷、活躍的性格,可以以其總體的強烈基調渲染室內濃烈、活潑、艷麗、歡鬧的氣氛,也可以通過對比的背景色和物體色來強調空間的層次,以突出室內的重點空間、重點構件,例如:門廳、門、窗等。另外,還可以采用小面積的對比色來達到一種畫龍點睛的效果,用于打破單調感。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大面積的高純度、高明度色塊。若處理得不好,極易造成一種過度的刺激效果,所以處理時需要慎重,要避免在同一空間中出現幾對旗鼓相當的對比。最后一種是無色彩和有色彩的配置。無色彩具有平靜、素雅的性格,可以于其它任何一種色彩構成一種純度的差異,所以可以與有色相產生一種隨和性。同時,由于無色彩有中和與過渡作用,與彩色相配置又交織著明度和純度的組合,因而又可避免無彩色的過分沉寂,也可避免彩色的過分喧鬧。
其次是基調的選擇。它必須根據一個室內空間的主要快面,并根據如何使用色彩來修飾它們所顯示的尺寸、形狀、尺度和距離,再作出決策。一般來講,房間里最大的表面,如地板、墻面和頂棚,它們多具有中等明度。在這種背景下,中體量部件,如大件家具或單塊地毯,可選用純度高一點的顏色。最后,重點塊面、裝飾品和其它小尺度部件,可以具有強烈的采度來形成平衡和趣味中心。
與顏色分布同樣重要的是色調的分布,也就是空間中明色和暗色的分布圖案。一般來說最好是用不等量的明色與暗色,再配上一系列中等范圍的明度作為過渡。要避免使用等量的明、暗色,除非本意即是要作出一種支離破碎的效果。常用典型作法是采用高明度的大塊面配以中等明或低明度的小塊面。這種高明度的運用,在需要有有效利用光線的場合特別適用。另一種明度的分布方式是模仿自然界的模式。在這種色調順序中,地面最深,墻壁等四壁局中,頂棚最淺。當然,色調的分布和它們的對比度也取決于空間尺寸、形狀和尺度。由于高明度總是退后。而低明度總是靠前,它們的位置當然會改變空間的透視感。
在進行室內空間色彩環境的設計時,日光、燈光也是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因素。因為物體色彩的明顯變化,也可以由光照的效果產生。之所以要重視燈光、日光的因素,是因為并不是所有的白色光源的光譜都是平衡的。例如,白色燈光發出的是一種暖調的光,而許多熒光燈發出的是冷調的光。日光可以是暖調,也可以是冷調,這取決于時間的早晚和光照的方向。暖調光將加重并中和冷色相,而冷調光則加強冷色并消減暖色相。若光線帶有某種特定色相,那么它將提高同色相的色彩純度并將其補色調中和為灰色。另外,色相所表現的明度還會因照射的光量而有所變化。減少照明裝置的數量,將會使色彩的明度降低并中和其色相。提高其照度也就相應的提高了色彩的明度,并加強了其純度。高強度的照明會使色彩看上去不夠飽和。所以,在進行色彩配置時,必須要考慮光色因素的影響,才能得到預期的效果。
總之,進行室內空間色彩的設計時,需要考慮的因素是很多的,除了以上所述之外,環境色、背景色、色彩錯視的作用等也是不可忽視的。由此可見,必須在對色彩有了較深刻的認識并對室內環境進行了多方面的測試之后,全面考慮各種因素,慎重處理才能得到滿意的效果。
(作者單位:深圳華森建筑與工程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作者簡介:葛嵐(1971-),女,高級工程師,深圳華森建筑與工程設計顧問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