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印良品的設計已經被公認為是日本的“禪的美學” 最具代表的作品,經歷了時間淘洗,除去了各種紛繁復雜的設計理念。 本文分析指出日本無印良品的設計理念和包含的禪宗思想,從材料、色彩、形態等三個方面探討其中蘊含的禪意美,進而為當代包裝設計美學提供有益的借鑒。
無印良品概況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世界經濟處于一個低迷的階段,當時的日本也同樣陷入了能源危機,消費者不僅要求商品有好的品質,也希望價格從優。因此,“無印良品”這個品牌便應運而生。從“無印良品”字面意思來看,就可以發現其中所蘊含的設計理念:“無”指無污染、無雜質,“印”即印刷、標貼,“良”指優良,“品”為產品,“無印良品”就是“無標貼的優質產品”。它的產品注重純樸、簡潔、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也正是用“包裝的簡化”降低了一些成本,結合“材料的選擇”和“工序的檢查”形成它的三大理念。
無印良品包裝設計理念
無印良品(MUJI)的“無印”在日文中譯為沒有花紋的意思,即“無品牌”之意;“良品”則表明品質優異,無印良品大意為“平實好用”。無印良品的包裝設計以“無中生有”為設計理念,其包裝采用的都是極簡的手法,旨在打造出自然樸素適用于生活的設計,具體表現為樸、素、真三個方面。“樸”體現了設計的自然性,讓其去除浮華,回歸本質;“素”則指設計的形象性,運用極簡的手法來展現出包裝本身的美感;“真”體現在設計的合理性,注重以人為本,做到在設計和制作過程中精簡。言下之意,這三個方面成就了無印良品這個品牌。
日本的禪宗思想
禪 ,在漢語里意譯為“思維修行”或“靜慮”,禪不是實物,而是一種精神境界。禪宗從佛教傳入日本后,經過了幾代人的傳承和沿襲,“即心即佛、解脫自我、無欲無求、無所矯飾、渾然天成”的禪宗理念逐漸與日本民族的哲學觀相融合,深入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日本禪學家鈴木大拙認為“禪”學是將焦點放在精神上,無視所有的形式,因此,日本禪宗講求“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 就是不執著一切事物的紛繁形態,主張要直面事物的本性,追求絕對單純空寂的精神世界。不夸張的說,“禪”是日本的靈魂。
無印良品中禪意美的表現
無印良品的包裝設計中的設計美學是以“素樸”為主要特征,呈現出一種順乎自然、不刻意造作的美感,并不是驚艷的曇花一現,而是需要長時間的體會與感受,這也正是禪宗淡泊、清雅、超凡脫俗的精神理念,同樣也是禪宗閑寂、枯淡等美學特征的反映。
1.材料美
無印良品在包裝設計上不為華麗材料的堆砌而所動,追求材料的自然之美,其包裝材料多采用自然的素材,尤其注重紙的質感表現。設計中多選擇未漂白的紙材,不僅充分展現了材料的天然肌理,而且在對材料的加工處理上強調自然環保性,在包裝上也多采用透明和半透明形式,極盡從簡。他們一方面傾向于“無設計的設計”,使用最合適的素材和做工,實現素而有意趣的設計,另一方面不以低價為目標,重視加工技術和細致的設計風格。他們注重與自然的和諧之美,強調對自然材質的珍惜,發揮材料的本質并探討其內在性靈之美,充分體現對物性的尊重。
2.色彩美
禪宗一向是推崇自然樸素的美,反對刻意的雕琢,樸素是天下事物的天然之色、為原始的狀態,是無印良品的精髓。無印良品的包裝在色彩設計上講究單純化,采用天然的素材,簡單的只剩下素材本質和功能本身。其產品以極簡主義的色彩為基準,單一的色系、工整的線條還蘊含著趣味的創意思維,簡約而不簡單,以此同時還注重了精神文化層面的提高。無印良品包裝設計的整體色調以白色、米色、黑色為主,色彩飽和度不高,都是偏灰色的濁色調,但平淡自然的事物絕不是等同單調乏味,其妙處正是在于寄極美于平淡,置身于象外之象,境外之境,平卻平得不單調,淡卻淡得有味道。
3.形態美
無印良品的創始人原研哉曾說:“我的設計概念是刪除多余的東西,不需要多余的東西讓設計變得復雜。”單從造型來看,無印良品的包裝的造型幾乎是采用了規則的常用形態,沒有任何藝術形式的夸張與渲染,以商品本色示人。無印良品的很多日用品多采用統一、簡單的打包方式出售,透明或半透明的塑料包裝將商品的內容直接顯現出來,包裝的形可謂簡約到極致。無印良品是以最為簡潔的方式回到了設計的起點,去掉了多余的元素,因此顯現得異常干凈純潔,耐人尋味,這也體現了禪宗中天人和諧的原則,任何的增減都會破壞它的純粹。
禪宗思想對日本美學和藝術的影響可謂是極為廣泛的,無印良品包裝設計的理念也是源自于此,在當今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過度包裝、豪華包裝充斥了整個市場,無印良品則以極其純粹的美不斷驚艷著世人,通過它特有的素樸美學反映了質樸純粹的生活方式。研究無印良品中的禪學文化, 對傳統文化與包裝設計的結合有著深遠的學習意義。
(作者單位:湖南工業大學包裝設計學院)
作者簡介:李夢云(1992—)女,湖南懷化人,碩士研究生,湖南工業大學在讀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