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華闖
【摘 要】本文主要從高中的音樂教育現狀入手,在描述客觀現狀的同時,根據自身的經歷來談談高中音樂教育的利與弊,然后結合整個高中教育制度,對高中的音樂教育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高中音樂教育;現狀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5-0176-01
不知道大家在經過幼兒園時,是否會停下繁忙的腳步,駐足聆聽那些清脆悅耳的童聲。他們也許五音不全,但他門依舊用他們的熱情去高唱每一首童謠!我們的內心也渴望著像他們一樣,能夠自由自在地歌唱,可殘酷的現實并不允許我們如此,面對高考的壓力,高中的課表被老師們改成了他們覺得咱們應該上的課。
其實,從現實來看,高中的音樂課程確實不會教授學生什么專業的音樂知識,甚至有同學連什么叫高音譜號都不知道,因為沒有人教他們。偌大的中國,那么多所高中,我們找不到幾個專業的音樂老師。在人們印象里,數學老師可以是音樂老師,語文老師也可以是音樂老師,并且在那些僅剩下的幾個有點專業知識的老師中,學校也不一定會安排他們去給同學上什么課,因為他們更重視的是高考的升學率,在他們的眼中,學生沒必要學習那些有的沒的。
可是,他們不知道,音樂教育在高中階段就應該重視起來。不僅是為了調節學生心情,同時也是為大學準備音樂人才。
音樂是人類最早的藝術創作,沒有國界的限制。音樂能滲入人的內心,為寂寞者拂去心頭的云翳,為有情者傳達愛的心聲,為失意者鼓起自信的風帆!音樂教育既能夠讓學生陶冶情操、豐富感情、發展智力、活躍思維,又能鼓舞學生努力學習,奮發向上,有利于他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音樂教育是美育當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這個環節有利于推進素質教育的步伐。
一般情況下,在小學或初中階段,孩子們受到的音樂教育基本上是空白的,學生的音樂素質低下,老師的敷衍態度,這些都為高中教學提高了難度。學生們對教材的漠視,對音樂的理解也僅僅限于校園里傳唱的流行歌曲,而對音樂這一學科本身,基本常識非常匱乏音樂教學大綱所要求的內容卻很少能夠接觸到,至高中為了考上一所好一點的大學,許多學生便成了建造空中樓閣的一員,現階段,我國的基本教育制度依然是應試教育,傳統的教育觀念已經深深地扎根于人們的心中,學校里的有關領導對音樂改革缺乏足夠的重視,對音樂課的本質和價值有所偏見,讓把升學率作為主要的教學目標,一方面歧視音樂生的存在,一方面又得靠音樂生提高升學率,在課程安排上雖然也會有每星期一節課,但是,各種考試,各種原因把音樂課都給占了,這就阻礙了音樂教育素質的發展。
現存的高中音樂教師在整個教師的群體中基本就是邊緣性人群,這就造成了一些教師上課不認真,敷衍了是,還有一些教師本身的文化素質不夠高,缺乏相應的責任感,有時即使是上課也不會按照大綱上的進行,為了迎合學生的愛好,就擅自把一些低級趣味的流行風氣帶入教學中,這樣也影響了一些熱愛音樂的孩子的興趣,致使音樂教育不能按照既定的路線持續的走下去。
在快速發展的今天,各種音樂通過各種電子媒體充斥著人們的耳朵,人們接受社會性音樂的程度遠遠高于在學校受的正規的音樂教育,在流行歌曲為主導的今天,并且是在這樣一種流行音樂氛圍下長大的一代人對流行音樂的愛好遠遠高于了對教材上單調和枯燥的音樂教育的愛好,根部不愿接觸枯燥的教材,在還沒有形成一定的審美觀的時候,已經被流行先入為主,面對真正高雅的音樂不愿意去認真的品味和欣賞。
那么,面對這樣的現狀,如果還要求一個干凈的音樂環境,就需要社會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了。
首先相關領導的力量便不可忽視了,教育部門應該家中對音樂教育的重視程度,加強音樂教師的專業素質,改善一下教學環境,其次,要創造一個良好的音樂文化氛圍,經常向學生提供一些高雅的音樂欣賞場合,經常舉辦一些與音樂有關的課外活動,這樣,學生的音樂文化積攢增多了,自然而然的就激發了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也為以后的受教育點下了堅實的基礎。教育當然離不開老師的教導,老師們應該一同學們的興趣為動力,一道同學們進入正確的音樂課堂,接受正規的音樂教育,在課堂上,應該多向學生展示名家的風采,或講述名家們的精彩歷程與成就,然后對比性的將經典與通俗進行欣賞,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樹立正確的審美觀,調動積極性,同時也使同學們收到了良好的教育,也就真正達到了音樂教育所要做的工作。淡然,學生的參與也是必不可少的條件,作為學生,我們平時可以自主的去欣賞一些高雅的音樂,提高自己對音樂的興趣。
為了音樂教育更加美好的明天,把立德樹人的觀念深入到每一個音樂老師甚至是文化課老師的腦海中,刻不容緩。
參考文獻:
[1]杜育紅.教育發展不平衡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2]朱名燕,彭志修.音樂教育實施指南[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