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琴+李少游+羅盛鋒+黃燕玲
【摘 要】分析廣西郵輪產業發展所面臨的內部優勢、劣勢和外部機遇、挑戰,對廣西郵輪產業發展與郵輪專業人才培養對接契合問題進行研究,提出應擴大人才來源渠道,構建官產學研相結合的郵輪人才培養體系,注重培養和提高郵輪人才的實踐能力,培養多層次的專門郵輪人才。
【關鍵詞】廣西郵輪產業 專業人才培養 對接 契合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4C-0040-04
郵輪產業作為旅游業的活躍產業之一,經濟效益顯著,強大的拉動能力和吸附能力是城市經濟的新動力,能夠刺激周邊地區經濟增長,被譽為“漂浮在黃金水道上的黃金產業”?!?014中國郵輪發展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接待郵輪數量占亞洲龍頭地位,大陸游客乘坐郵輪出游超過100萬人次。廣西南臨北部灣,面向東南亞,郵輪旅游發展潛力巨大。2015年3月28日,《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提及將加強環北部灣沿海地區的旅游基礎等設施建設,特別要加快郵輪、游艇碼頭及配套的口岸聯檢系統、停車場、旅游咨詢服務中心的建設。這將推動郵輪產業跨越式發展,也對從業人員的數量、質量、素養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為廣西培養郵輪服務和管理人員、培養適應于國際化郵輪服務的高層次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機遇。
一、廣西郵輪產業發展戰略分析
廣西郵輪產業初具規模,港口資源豐富,分別有北海港、欽州港、梧州港、防城港、南寧港等港口。廣西要發展郵輪產業,首先要了解自身優劣勢和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一)優勢(Strengths)
1.廣西發展郵輪產業地理區位優越。廣西南臨北部灣,面向東南亞,西南與越南毗鄰,東臨粵、港、澳,北連華中,背靠大西南,是西南地區最便捷的出海通道,是華南經濟圈、西南經濟圈和東盟經濟圈的接合部,與東盟“一灣連七國”,并擁有覆蓋東盟國家47個港口城市合作網絡,是我國唯一與東盟既有陸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區,也是我國溝通東盟各國最便捷的國際大道。同時,廣西(北海、防城港)—越南下龍灣的“海上黃金旅游線路”是最早開通中國與東盟國家間的海上旅游航線,郵輪旅游經驗較豐富。
2.廣西旅游資源豐富。廣西山海兼備,豐富多彩,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民俗風情等豐富多彩,可接待旅游景點達400多處。比較出名的有桂林山水、民族風情、海濱風光、中越邊境游以及探險旅游等。這些豐富的旅游資源構成廣西風景游覽區的主要內容,為郵輪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廣西郵輪產業發展得到國家政策支持,相關文件見表1。
(二)劣勢(Weaknesses)
1.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就港口而言,由于條件限制,廣西大部分港口無法??看笮袜]輪,硬件設施不完善,相關配套設施不足,休閑娛樂、購物場所缺乏。雖北海市建有國際郵輪兩個萬噸級專用碼頭及郵輪碼頭泊位,仍然無法滿足國際大型郵輪的??恳蟆>袜]輪產業而言,支柱性產業如經融、保險、信息、物流等還有待完善;與郵輪自身相關的配套設施,如垃圾處理設施、貨物作業區、交通設施等還沒有達到很高的水平;交通運輸體系不夠快捷發達,增加了港口到景區的時間距離;餐飲、酒店、休閑、娛樂等設施建設不完善,不利于形成港口經濟。
2.產業基礎消費標準高。郵輪旅游產品以高消費、高品質著稱。據統計,豪華型郵輪出行所需要費用日均600美元左右。廣西郵輪還處于起步階段,但還未得到廣泛接受,游客對郵輪旅游這一新興旅游方式還需進一步接受和認可。廣西及相鄰西南省份居民的收入水平與發達城市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高消費群體相對較少,市場還不成熟,郵輪乘客并不多,且受其他因素的影響,能夠成行的郵輪游客數量有限,不利于郵輪產業的發展。
3.人才培養體系不完善。郵輪產業專業性強,產業鏈長,對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要求嚴格的同時數量也非常龐大,據測算,一艘豪華型郵輪需配備海乘人員1300-1700名。隨著廣西郵輪產業的興起,對郵輪專業管理及服務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廣西對郵輪人才培養問題的研究和實踐歷史較短,不具備快速有效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條件,郵輪人才匱乏問題突出。
(三)機遇(Opportunities)
1.鼓勵性政策。近年來,為了推動中國郵輪產業的發展,相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政策。2008年出臺《促進我國郵輪業發展的指導意見》;2009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將豪華郵輪列入今后兩年中國船舶工業的投資方向;2009年出臺方便中外郵輪旅客出入境邊防檢查的4條新措施等。2014年5月21日,習近平正式提出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加以結合的“一帶一路”建設。2015年3月28日發布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此外,近年召開的“中國郵輪產業發展高峰論壇”等會議也為郵輪產業發展做出了貢獻。
2.國內郵輪市場持續擴張。雖然北美地區一直保持著全球郵輪行業領軍者的地位,而且全球最大的兩家郵輪集團——嘉年華和皇家加勒比海郵輪公司的總部都設在美國,但近年來,隨著北美郵輪市場的成熟和其他地區新的郵輪目的地的興起,全球郵輪市場的格局在慢慢地發生改變,全球郵輪市場正在東移。而且隨著傳統郵輪市場的漸漸飽和,郵輪公司開始加快拓展新市場的步伐,而中國正是他們必爭的一塊市場。目前,國際郵輪三巨頭公司相繼在華開展業務,開辟了從中國出發到東南亞和東北亞的航線,在該區域投放了好幾條新的郵輪航線。
3.未來規劃?!笆濉币巹澝鞔_指出,要“發展海洋經濟”,其中濱海旅游業是海洋經濟的核心產業之一。而郵輪產業將是濱海旅游業產業升級的最佳選擇?!稄V西壯族自治區沿海港口布局規劃》中郵輪產業被列為重點發展產業。廣西旅游發展委員會表示,廣西要積極爭取將北海市建設為郵輪母港城市,重點推進廣西—東盟海上旅游合作,開發海上游,濱海休閑度假等旅游路線,打響廣西“海上絲綢之路”旅游品牌,促使海上絲綢之路成為廣西旅游產業轉型升級與創新發展的新引擎。
(四)挑戰(Threats)
1.產業鏈不成熟、國際化水平低。我國的郵輪市場起步晚,發育不完善,郵輪產業鏈發展不成熟。就廣西郵輪產業鏈而言,由于上游的郵輪設計制造環節主要為歐洲國家(德國、意大利、法國、芬蘭等)所壟斷,廣西郵輪產業鏈的上游環節非常薄弱,目前主要發展郵輪的維修部門。另外,由于缺乏專業的郵輪人才和與國際化的政策法規,因此廣西在標準制定、運作模式等方面很難與國際市場接軌,郵輪產業的長遠發展受到一定制約。
2.國內及亞洲港口競爭激烈。廣西發展郵輪旅游主要威脅是國內郵輪港口城市競爭,大連、上海等城市占據了郵輪旅游發展的先機,它們同樣具有良好的發展郵輪經濟的硬件設施和軟件條件,有雄厚的經濟支持和豐富的旅游資源,投入打造了新的郵輪碼頭建設,建設母港,搶先進入了母港網絡和體系。除了國內激烈的競爭外,很多亞洲國家也早于中國發展郵輪業,相對中國來講經驗更加豐富。例如,新加坡2012年5月斥資5億新加坡元建成新加坡濱海灣郵輪中心,加上現有港灣城的新加坡郵輪中心,預計三到五年內,可吸引150萬郵輪乘客。這些都對廣西發展郵輪經濟發展具有極大的威脅(詳見表2)。
二、廣西郵輪專業人才培養現狀分析
(一)郵輪產業相關專業現狀分析
目前,廣西旅游相關專業人才共涵蓋中等職業、??疲ê呗殻?、本科及研究生四個培養層次,專業涉及食、住、行、游、購、娛各要素。2015年,據教育部高校招生陽光工程指定平臺—陽光高考招生計劃(http://gaokao.chsi.com.cn/)發布信息,廣西目前共有50所學校培養旅游相關專業人才,其中包括本科院校21所,專科院校29所。按照每所院校招收100人計算,每年的旅游管理專業人才供應量約為5000人。在本科及專科院校中,僅桂林旅游學院開設國際郵輪乘務專業(詳見表3)。
(二)存在問題分析
1.專業人才數量少。郵輪旅游專業性強,產業鏈長,一艘豪華型郵輪需配備海乘人員1300-1700名,區域人才儲備是郵輪公司選擇總部和管理機構駐扎地考慮的重要因素。根據國家旅游局統計數據,截至2014年年底,全國旅游院校(包括完全的旅游院校和開設有旅游系或旅游專業的院校)共計2566所,其中高等院校565所,中等職業學校1633所,廣西僅有50所,占全國旅游院校1.94%;2014年旅游院校在校生165957人,其中旅游相關專業博士研究生招生167人,碩士研究生1569人,本科招生53386人,高職高專教育110835人。廣西僅有5000人,占2015年全國旅游院校招生人數3.01%,旅游專業人才數量嚴重不足。
2.人才培養層次偏低。從以上廣西開設郵輪專業的學校分布情況可以看出,在廣西眾多學校當中僅有桂林旅游學院開設了相關的國際郵輪乘務專業,并且多年來一直以??茖W校層次水平來進行培養的。這表明,廣西區內郵輪人才培養依舊是注重基本技能操作的低層次的人才,至于郵輪產業發展所需要的具有深厚理論功底、擁有國際視野的高層次人才則尚未進行培養,很不利于學校人才培養與郵輪產業發展的有效銜接。
3.人才培養體系有待改善。郵輪旅游業與一般的客源船舶不同,不僅需要郵輪產業建設、郵輪戰略規劃、郵輪文化構建等方面的專業技術人才,還需要具有良好國際郵輪管理知識、酒店服務技能、英語對客交流、乘務溝通技巧的高層次、高素質的服務管理人才。目前廣西高校大多根據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的培養計劃進行教學安排,而郵輪專業是一個應用性、實踐性較強的專業,培養的內容與實際崗位要求不相符,沒有相對應的實習基地,這使得郵輪專業人才培養不能滿足郵輪迅速發展的實踐要求,從而導致學校郵輪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欠佳。
4.師資力量不足。郵輪產業發展需要與國際接軌的郵輪人才培養體系。雖然經教育部批準,我國已在中等職業院校和部分高校開設國際郵輪乘務專業,但因我國對于郵輪產業研究的時間較短,教學和科研能力十分有限,與國外大學和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數量相比,師資力量相當薄弱,無法在短時間內培養適應郵輪旅游市場發展需要的高技術人才和高級經營管理人才。
三、廣西郵輪產業與郵輪專業人才培養對接戰略措施
(一)擴大郵輪人才來源渠道
學歷學位教育與職業資格培訓相結合,完善人才培養體系。郵輪經濟的產業鏈長,人才類型需求多,不僅需要高級的經營管理人才,也需要基層服務人員。學歷學位教育與職業資格結合可滿足郵輪產業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需要。學歷學位教育培養具有國際視野、中國情懷、時代特征的郵輪專業人才。職業資格培訓培養從酒店、旅行社“半路出家”具有服務管理經驗,但需進一步結合郵輪實際強化的郵輪專業人才。兩者相結合,協調發展,形成合理人才培養體系,不管是對郵輪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還是郵輪人才的自身職業規劃,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構建官產學研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方式
官產學研相結合,優化人才培養模式。官、產、學、研緊密結合的辦學模式,即政府、高校、旅行社、郵輪公司合作,改革課堂理論教授的傳統人才培養模式,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一方面,高校可以聘請政府相關部門人員,國際知名的郵輪公司高層管理人員、行業協會領導擔任兼職教師,定期為學生開設講座或授課,實現教學資源優化共享。另一方面,郵輪公司、旅行社可為學校學生提供實習機會,構建人才培養基地,實行訂單式培養,優化郵輪產業發展與人才對接模式,一站式解決學生就業問題和公司招聘問題。
(三)注重培樣和提高郵輪人才的實踐能力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優秀的專業郵輪人才不僅要懂經營管理、國際司法、多國語言、掌握核心技術,還需熟悉郵輪基礎知識,知曉出入境常識等知識。因此,作為現代服務型復合人才,高校應通過加強實踐教學促進郵輪產業和郵輪專業人才培養的對接。本科院??梢詫嵤?+1+1”的培養方式,通過校、港、船、地“四位一體”的專業實踐、實訓和實習,開展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一體化教學。大專院校則可以實行“2+1”的培養模式,第三年直接到郵輪上實習。通過理論知識和實踐活動的結合,從而實現培養目標與社會職業的對接。
(四)培養多層次的郵輪專門人才
郵輪產業對郵輪專業人才學歷結構方面呈金字塔結構。需要碩士研究生進行郵輪系統優化,需要高素質的本??茟鹇怨芾砣瞬藕鸵话愎芾砣瞬?,同時也需要基層服務人員。郵輪產業要求郵輪人才面容姣好,形象氣質俱佳,有良好的英語口語交流能力,能適應全英文工作環境,具有團隊合作精神,能適應國外集體生活。同時對身高、社交能力、服務態度、服務精神也有一定的要求。隨著郵輪產業的發展,市場對郵輪人才需求也有了較快的增長,出現層次化需求,既需要從事戰略管理的高層次人才、中層的管理與操作型人才,也需要基層的服務人員。廣西可以在現有國際郵輪乘務專業的基礎上,選擇若干職業學校培養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的實干型人才,也可以選擇廣西大學、廣西民族大學、廣西師范大學、桂林理工大學等辦學實力較強的院校培養本科、碩士層次的郵輪人才,以多層次的人才來滿足多樣化的郵輪產業對人才的多樣化需求。
【參考文獻】
[1]白慶虹.郵輪經濟撬動城市發展[N].中國水運報, 2015-01-14
[2]吳俊.“一帶一路”的旅游愿景如何實現[N].中國旅游報,2015-04-01
[3]周桂琴.上海郵輪經濟的優劣勢分析及對策建議[J].中國水運,2010(3)
[4]曹木旺.我國發展郵輪旅游產業的若干思考[N].中國旅游報,2010-11-26
[5]孫曉東,馮學鋼.中國郵輪旅游產業:研究現狀與展望[J].旅游學刊,2012(2)
[6]葉欣梁,黃燕玲,丁培毅.中國郵輪母港旅游服務接待質量與標準體系探析——以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為例[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14(11)
[7]張蕊.中國郵輪產業發展與郵輪專業人才培養對接問題研究[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2(12)
【作者簡介】陸 琴(1991— ),女,廣西桂林人,桂林理工大學旅游學院2014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少數民族經濟;李少游(1958— ),男,湖南新化人,桂林理工大學旅游學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旅游資源經濟;羅盛鋒(1977— ),男,湖南湘鄉,桂林理工大學旅游學院副教授,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博士生,研究方向:旅游規劃、旅游企業管理;黃燕玲(1976— ),女,廣東四會人,桂林理工大學旅游學院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旅游管理、休閑旅游、旅游行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