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紅星
“營改增”對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影響及應對策略
郭紅星
摘要:“營改增”是黨中央、國務院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營改增”在深化財稅體制改革、促進企業發展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在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隨著“營改增”工作在全國范圍內展開,高等學校作為我國經濟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必然進行相應的改革,這就對高等學校的財務管理工作上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本文結合高等學校財務管理工作的特點,分析“營改增”對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影響,并提出相應的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等學校;營改增;財務管理
一、緒論
2011年10月2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選擇部分地區和部分行業開展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改革試點,逐步將目前征收營業稅的行業改為征收增值稅。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市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率先開展“營改增”試點。2012年7月2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自2012年8月1日起至年底,將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改增試點,由上海市分批擴大至北京、天津、江蘇、浙江、安徽、福 建、湖北、廣東8省市和寧波、廈門、深圳3個計劃單列市。2013年4月,國務院決定從8月1日起在其余22個省(區、市)全面推行“營改增”試點,將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改增”試點在全國范圍內推開,適當擴大部分現代服務業范圍,將廣播影視作品的制作、播映、發行等納入試點。2013年12月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從2014年1月1日起,鐵路運輸和郵政業正式納入“營改增”。經國務院批準,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于4月30日印發《關于將電信業納入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從2014年6月1日起,將電信業納入“營改增”試點范圍。
2016 年3 月18 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進一步減輕企業稅負,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從今年5月1日起,一是將“營改增”試點范圍擴大到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實現貨物和服務行業全覆蓋,打通稅收抵扣鏈條,支持現代服務業發展和制造業升級。二是在已將企業購進機器設備所含增值稅納入抵扣范圍的基礎上,允許將新增不動產納入抵扣范圍,增加進項抵扣,加大企業減負力度,促進擴大有效投資。同時,新增試點行業的原有營業稅優惠政策原則上延續,對特定行業采取過渡性措施,對服務出口實行零稅率或免稅政策,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制定并發布了《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6]36 號)文件。
“營改增”就是將原來繳納營業稅的項目改為繳納增值稅,不再繳納營業稅。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有利于完善稅制,消除重復征稅,有利于降低企業的稅負,增強企業發展的能力,促進國民經濟協調健康發展。
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一個重要領域包括現代服務業,而現代服務業包括研發和技術服務、信息技術服務、文化創意服務、物流輔助服務、租賃服務、鑒證咨詢服務、廣播影視服務、商務輔助服務和其他現代服務。高校作為現代服務業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就成為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重要陣地。隨著“營改增”工作在全國高等學校的順利推行,高校的財務管理工作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二、“營改增”對高等學校財務管理工作的影響
(一)對納稅人征收管理的影響
高校作為納稅人,“營改增”前屬于征收營業稅的范圍,由地方稅務局負責征收,“營改增”之后,原來征收營業稅的范圍改為由國家稅務局負責征收增值稅。也就是高校作為納稅人不再向地方稅務局申報繳納營業稅,而是向國家稅務局申報繳納增值稅。
高校作為納稅人發生的適用零稅率的應稅行為,“營改增”前按期向主管的地方稅務局申報辦理退(免)稅,“營改增”之后,改為向主管的國家稅務局申報辦理退(免)稅,不再向地稅局申報。
(二)“營改增”稅率變化對高校稅負的影響
我國現行增值稅對納稅人實行分類的管理模式,以發生應稅行為的年銷售額為標準,將納稅人劃分為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具體規定是納稅人的年應稅銷售額超過500萬元(含本數)的為一般納稅人,年應稅銷售額未超過500萬元的納稅人為小規模納稅人;年應稅銷售額超過規定標準但不經常發生應稅行為的單位和個體工商戶可選擇按照小規模納稅人納稅,年應稅銷售額未超過規定標準500萬元的納稅人,會計核算健全,能夠提供準確稅務資料的,可以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一般納稅人資格登記,成為一般納稅人。
1、對高校作為一般納稅人的影響
“營改增”前,高校按5%稅率繳納營業稅,營業稅屬于價內稅。“營改增”后,高校作為一般納稅人適用的稅率是6%,增值稅是價外稅。對于“營改增”后成為一般納稅人的高校來說,稅負增加了20%,但實際稅負受進項稅額的影響,即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當期銷項稅額小于當期進項稅額不足抵扣時,其不足部分可以結轉下期繼續抵扣。銷項稅按含稅銷售額除以1+6%再乘以6%計算。進項稅額,是指納稅人購進貨物、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服務、無形資產或者不動產,支付或者負擔的增值稅額,也就是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稅額。
假設北京某高校在“營改增”中被認定為一般納稅人,“營改增”前 ,營業稅稅率是5%,附征城建稅7%, 教育費附加3%,地方教育費附加2%。營改增后,增值稅率6%,附征城建稅 7%,教育費附加3%,地方教育費附加2%。
設該高校含稅銷售額為Y,可抵扣的進項稅額為Z。
由此可知,“營改增”前的應納稅額=Y×5%×(1+7%+3%+2%)=0.05Y×1.12=0.056Y
“營改增”后的應納稅額=[Y÷(1+6%)×6%-Z]×(1+7%+3%+2%)=(0.057Y-Z) ×1.12
“營改增”后增加稅負=0.008Y-1.12Z,當0.008Y-1.12Z=0時,Y/Z=140,“營改增”前后的稅負是相同的,若Y/Z>140,“營改增”后的稅負是有所增加的,若Y/Z<140,營改增的稅負是減少的。由此可見,可抵扣的進項稅額的大小直接影響了高校作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稅負的大小。
2、對高校作為小規模納稅人的影響
“營改增”前,高校作為納稅人按5%稅率繳納營業稅,“營改增”后,高校作為小規模納納稅人的征收率為3%,對于“營改增”后成為小規模納稅人的高校來說,稅負減少了40%,小規模納稅人發生的應稅行為適用簡易計稅方法計稅。小規模納稅人的應納稅額,是指按照銷售額和增值稅征收率計算的增值稅額,不能抵扣進項稅額。應納稅額計算公式:應納稅額=含稅銷售額÷(1+征收率)×征收率。
假設北京某高校在“營改增”中被認定為小規模納稅人,“營改增”前 ,營業稅稅率是5%,附征城建稅7%, 教育費附加3%,地方教育費附加2%。營改增后,增值稅的征收率3%,附征城建稅7%, 教育費附加3%,地方教育費附加2%。
由此可知,“營改增”前的應納稅額=Y×5%×(1+7%+3%+2%)=0.05Y×1.12=0.056Y。營改增后的應納稅額=Y÷(1+3%)×3% ×(1+7%+3%+2%)=0.033Y,“營改增”后減少的稅負=0.056Y-0.033Y=0.023Y,實際稅負減少了41.08%,由此可見,作為小規模納稅人的高校“營改增”后的稅負減少了很多。
(三)“營改增”對高等學校會計核算的影響
“營改增”前,高校繳納營業稅的稅額主要取決于銷售額的多少,營業稅屬于價內稅。“營改增”后,高校繳納增值稅的多少不僅取決于銷售額,還取決于可抵扣的進項稅額的多少,增值稅屬于價外稅。“營改增”后,高校在財務核算中會計科目和會計賬務處理上都發生了很大變化。
1、會計科目的設置
我一下愣住了。這還真不好回答。想了一下,我就把事情原委跟她說了。聽著聽著,婆婆就落淚了,說:“你這個娘真不簡單。你往西走六七里,西山有個駱駝坳,他們在那兒。”她出來指了下方向,又說:“那里險著呢。方圓二三里,男的見了就開槍打死,女的見了就擄進去糟蹋。這攏岸的人啊,冇得哪個敢去那兒,你要當心呵。”
“營改增”前,高校作為納稅人核算營業稅時只需設置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科目,月末上繳稅款轉入該科目的借方。“營改增”后,高校作為一般納稅人,在應交稅費科目下設置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應交增值稅(已交稅金)、應交增值稅-未交增值稅、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等明細科目。高校作為小規模納稅人,科目設置比較簡單,只需在應交稅費科目下設置應交增值稅二級明細科目。原來營業稅附加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等還在應交稅費-應交城建稅、應交教育費附加、應交地方教育費附加科目核算。
2、“營改增”后,會計核算的方法
高校作為小規模納稅人按照簡易計稅法計算增值稅,會計核算與“營改增”前相比,變化不大,核算簡單。高校作為一般納稅人,會計核算變得更加復雜,相關增值稅的明細科目設置更加全面。下面以北京W高校作為一般納稅人為例,簡要介紹會計核算的方法。
例1:W高校提供應稅服務的會計核算
3月份W高校的信息學院接受C自動化集團的委托,進行智能機器方面的技術研發,該合同金額為636萬元,并開具了增值稅專用發票。
增值稅屬于價外稅,合同金額是含稅的金額,不含稅的銷售額為636÷(1+6%)=600萬元,計算銷項稅額=600×6%=36萬元。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 636
貸:科研事業收入 6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36
增值稅所附征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費附加,適用稅率分別為7%、3%、2%。計算城建稅額=36×7%=2.52萬元,教育費附加=36×3%=1.08萬元,地方教育費附加=36×2%=0.72萬元。會計分錄:
貸:應交稅費—應交城建稅 2.52
—應交教育費附加 1.08
—應交地方教育費附加 0.72
例2:W高校接受應稅服務的會計核算
3月份W高校的環境學院接受某環保公司委托進行技術研發工作,為進行該項工作需要購買一臺專用設備,供貨方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設備款為120萬元,增值稅為20.4萬元,該款項已支付完成。會計分錄:
借:科研事業支出 12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20.40
貸:銀行存款 140.40
計算城建稅額=20.4×7%=1.428萬元,教育費附加=20.4×3%=0.612萬元,地方教育費附加=20.4×2%=0.408萬元。會計分錄:
借:應交稅費—應交城建稅 1.428
—應交教育費附加 0.612
—應交地方教育費附加 0.408
貸:科研事業支出 2.448
例3:增值稅期末的會計核算。假設W高校在3月份只發生了上述的應稅業務,計算3月末應繳納的增值稅額=銷項稅額-進項稅額=36-20.4=15.60萬元,應繳納城建稅=2.52-1.428=1.092萬元,應繳納教育費附加=1.08-0.612=0.468萬元,應繳納地方教育費附加=0.72-0.408=0.312萬元。上繳各項稅款的會計分錄: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未交增值說) 15.60
—應交城建稅 1.092
—應交教育費附加 0.468
—應交地方教育費附加 0.312
貸:銀行存款 17.472
三、“營改增”后,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應對策略
隨著我國“營改增”工作的全面推行,全國各地高校應結合自身情況的特點,做好應對準備,推進“營改增”工作的順利進行。
(一)加強“營改增”政策的宣傳和培訓工作,提升財務人員的業務能力
高校要加強“營改增”政策的宣傳工作,利用學校財務部門的網站和學校主頁上宣傳“營改增”稅制改革的重大意義及注意事項,在財務部門報賬窗口設專門窗口做“營改增”政策的答疑和報賬工作,讓學校的教師、科研人員、科研秘書以及經辦人員了解增值稅的各項業務的辦理流程。
“營改增”后,高校財務部門的負責人應該及時組織財務人員進行“營改增”的培訓工作,邀請專家來學校講解“營改增”稅制改革的相關政策。財務人員要深入學習“營改增”的有關政策文件,掌握“營改增”的具體規定,熟悉相關的業務程序,提升業務能力,更好的為高校的各項經濟活動合法合理減稅避稅,增加學校收入,促進高校的健康發展。
(二)高校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合理的選擇納稅人的身份
我國現行增值稅以發生應稅行為的年銷售額以及會計核算是否健全,將納稅人劃分為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高校在選擇納稅人身份時,要充分考慮自身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納稅人的身份。高校要充分考慮一般納稅人可以利用增值稅專用發票進行抵扣進項稅額,降低高校的稅負。小規模納稅人核算簡單,不能進行抵扣稅款。一般納稅人的稅負與可抵扣的進項稅額密切相關,我們可通過計算可抵扣進項稅與含稅銷售額比例,計算出小規模納稅人和一般納稅人的無差別稅負平衡點,來進行納稅人身份的選擇。
設高校含稅銷售額為Y,可抵扣的進項稅額為Z。
小規模納稅人的稅負= Y÷(1+3%)×3% ×(1+7%+3%+2%)
一般納稅人的稅負=[Y÷(1+6%)×6%-Z]×(1+7%+3%+2%)
令小規模納稅人稅負=一般納稅人稅負,可得進項稅的抵扣率Z/Y=2.75%。
通過計算可知當高校取得可抵扣的進項稅額達到含稅銷售額的2.75%時,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的稅負是相等的,高校選擇上是無差異的。當這個比例小于2.75%時,一般納稅人的稅負高于小規模納稅人,高校選擇小規模納稅人身份更合理。當這個比例大于2.75%時,一般納稅人的稅負小于小規模納稅人,高校選擇一般納稅人身份更合適。所以,高校要根據自身情況來選擇納稅人的身份。
(三)高校應加強與主管稅務機關的合作,規范增值稅發票的管理
高校與主管的稅務機關要加強合作,保持良好的溝通關系,及時了解稅收相關政策變化,避免出現高校在納稅環節出現核算錯誤。
主管稅務部門對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管理相當嚴格,對進項稅額抵扣的審查也非常嚴格,所以,高校應制定相應的增值稅發票管理制度,對增值稅發票的日常領用、開具、使用與核銷等要嚴格管理,對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嚴格審查,認真核查發票各項信息,以確保進項稅額能夠抵扣,減少高校的稅負。
(四)高校應加強會計核算的管理工作
“營改增”后,高校作為一般納稅人相對于小規模納稅人在會計處理上要復雜得多,小規模納稅人可參照一般納稅人的會計處理方法。高校應根據《高等學校會計制度》設置增值稅相關的明細科目,建立增值稅明細賬,準確記錄各項涉稅項目,準確計算銷項稅額和進項稅額及應納稅額,方便日后的查賬工作。這些復雜的工作,高校財務部門應設專人負責納稅的會計核算以及納稅申報工作。
四、結語
隨著“營改增”工作在全國范圍內的全面推行,這對高等學校財務管理工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高等學校應做好“營改增”政策的宣傳,做好財務人員的培訓工作,加強與主管稅務機關的合作與溝通,加強會計核算管理,提高高校財務管理水平。高校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納稅人的身份,切實做到減少高校稅負的目的,促進高校各項事業健康發展。(作者單位:北京大學財務部)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官網,http://www.mof.gov.cn
[2]《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6]36 號)
[3]魏萍,“營改增”對高校財務管理的影響探究,科技風2016年2期下63頁
[4]韓東海,“營改增”對高校財務工作的影響及對策,石家莊鐵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3月第一期,46頁
作者簡介:郭紅星,男,漢族,會計師,碩士研究生,北京大學財務部,研究方向: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