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德輝
(中國船舶及海洋工程設計研究院 上海200011)
?
OCIMF及其出版物和中英文對照本
林德輝
(中國船舶及海洋工程設計研究院 上海200011)
石油公司國際海事論壇(Oil Companies International Marine Forum,OCIMF)成立于1970年4月,其旨在響應公眾對海洋污染,特別是對油污染的日益增長的關注。其中1967年發生的Torrey Canyon油船溢油事故是催生其成立的重要因素。
上世紀70年代初,各國政府、地區和國際性機構對防止海洋污染的各項活動才剛剛開始,相互鮮有合作。通過OCIMF的組織和協調,石油工業憑其出色的專業技能,通過政府之間和政府間機構之間的協作,在海洋環境保護的各項活動中,扮演了重要而又關鍵的角色。
1971年OCIMF被國際海事組織(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IMO)授予咨詢地位(granted consultative status),并有資格在IMO會議上介紹石油工業的觀點。此后,OCIMF的作用已擴展至可改變其成員的海事行為。現在它所處理的事項涉及液貨船、駁船、海上保障船和碼頭設施(tankers, barges,offshore support vessels and terminals),且對冰區航行和日益猖獗的規模化海盜活動之類的,當初OCIMF成立時尚未對石油業構成威脅的事項提出其建議。
雖然OCIMF是由在原油、成品油,石化制品和燃氣的船運與港口裝卸領域分享共同利益的石油公司組成的自愿性協會,但其制定的有關石油運輸和碼頭裝卸作業安全的指南和導則可作為國際公約、規則及船級社規范等技術標準之外的有益補充,對保障油運安全起到積極有效的作用,其雖不具有強制性,卻深受業界遵從與認可,除國際海事組織(IMO)和國際船級社協會(IACS)等主要海事機構外,OCIMF在國際船規建設,特別是在液貨船規則規范中扮演的角色不容小覷。
OCIMF負責向業內提供安全與環保的專業技術,并將其見解向政府、政府間機構以及相關立法部門建言獻策。迄至2016年5月,OCIMF的成員包括全球94家公司,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oration,CNOOC,其網址為http://www.cnoocltd.com)是其成員之一。
如今,OCIMF業已被廣泛公認為在“安全與環境上對于船舶和碼頭設施中碳氫化合物的輸送和處理,以及對于制定持續改善的標準方面負責任的” 提供專業性意見的石油工業的代言人(the voice of the oil industry providing expertise)。其成員幾乎遍及和包括了歸屬于大多數國家石油公司的世界上每一個重大油氣項目。
作為一家非盈利機構,OCIMF的主要目標是為其成員提供安全與環保方面的指南和標準。值得自豪的是,它不僅向IMO提供相當數量旨在液貨船安全與環保的規則,還為反海盜和極地航行等目前急待解決的議題提供新的重要指南。出臺一項跨越許多國家和地區,為國際上可接受的新規則需要時間,而OCIMF以公正的姿態,憑其特有的影響力,發揮各成員的優勢,將石油這一重要工業領域急需的指南向前推進(to press ahead with much needed guidance on important industry issues),這不僅可在各成員中改善這些指南的實施,而且可將其向更廣的工業領域推廣,還可為規則的編制提供有價值的參考(a valuable reference for developing regulation)。
OCIMF網址為http://www.ocimf.com/,OCIMF主要為石油公司提供船運與碼頭作業安全與環保的各種規則、指南、程序、評估軟件、數據庫和標準。其擁有眾多的出版物,其中大部分由OCIMF主編,個別由OCIMF與其他機構,例如國際航運公會(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Shipping Limited,ICS)、國際港口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orts and Harbors,IAPH)和國際氣體船和碼頭經營者協會(Society of International Gas Tanker and Terminal Operators,SIGTTO)等合編。
OCIMF出版物大致按設計、安全和環保分為三大類,其中大多數指南、導則和標準為當今運輸原油、成品油、液化石油氣、液化天然氣和化學品的船舶所采用。三類出版物包括:涉及設計和操作的24項(見表1);涉及安全和管理的14項(見表2);涉及環保的2項(見表3)。OCIMF圖書館網址為http://www. ocimf.org/library/publications,以下各表中出版物為截至2015年9月28日的最新版本,其出版物中譯文僅供參考,如與英文原文有歧義,請以英文為準。

表1 OCIMF出版物(設計和操作)目錄(20150928)

續表1

表2 OCIMF出版物(安全和管理)目錄(20150928)

表3 OCIMF出版物(環保)目錄(20150928)
除了上述出版物之外,OCIMF還提供豐富的工具類文件匯編,包括《船舶檢查報告程序》【Ship Inspection Report(SIRE)Programme】、《液貨船管理及自評》【Tanker Management and Self Assessment (TMSA)】、《海上船舶檢查數據庫》【Offshore Vessel Inspection Database,OVID】和《海上碼頭信息系統》【Marine Terminal Information System,MTIS】等,這些工具書已獲得業界廣泛認可和接受,OCIMF將繼續編制新的工具書。
根據中國船級社(CCS)2015年4月30日發布的“中國船級社與石油公司國際海事論壇合作翻譯的中英對照出版物《有效系泊(第三版)》(見圖1)已正式出版發行”的信息,CCS與OCIMF于2013年達成合作意向,決定由CCS負責將OCIMF的《有效系泊》(Effective Mooring)、《船對船過駁指南》(Ship to Ship Transfer Guide)、《錨泊設備指南》(Mooring Equipment Guidelines,本文譯成“系泊設備導則”)及《國際油輪與終端安全指南(ISGOTT)》(International Safety Guide for Oil Tankers and Terminals,本文譯成“國際油船及碼頭安全指南”)等5本核心出版物(實際上在該信息中CCS僅列出4本——編者注)的最新版本翻譯成中文,OCIMF負責以中英對照的方式在英國出版發行。
按照雙方協議約定,CCS與OCIMF共同擁有上述出版物中英文版本的聯合版權,這4本出版物在以上的表1和表2中以*號表示,目前,已正式出版發行的《有效系泊(第三版)》值得關注。

圖1 《有效系泊(第三版)》
[收稿日期]2016-01-14
[作者簡介]林德輝(1941-),男,研究員,研究方向:船舶電氣、標準(含規則、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