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林娟 吳麗平 王彩秀
1.江西省彭澤縣人民醫院,江西 彭澤 332700;2.江西省九江市衛生學校,江西 九江 332000
綜合護理干預對腦出血34例負性情緒和治療依從性及并發癥的影響
吳林娟1吳麗平2王彩秀1
1.江西省彭澤縣人民醫院,江西彭澤332700;2.江西省九江市衛生學校,江西九江332000
【摘要】目的:觀察給予腦出血患者綜合性護理干預對其負性情緒、治療依從性與手術并發癥的影響。方法:將68例腦出血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4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綜合性護理措施。結果:觀察組的焦慮評分與抑郁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治療依從率高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給予腦出血患者綜合性護理能緩解患者負性情緒,提高治療依從性,減少手術并發癥的發生,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腦出血;綜合護理;負性情緒;治療依從性;并發癥
腦出血具有不易治愈性,同時該病會給患者帶來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與手術并發癥,因此多數患者在治療期間會出現負性情緒,治療信心不足,從而增加了治療的困難。對于該病患者的臨床治療而言,降低其手術并發癥,消除治療期間的負性情緒,提高治療信心尤為關鍵[1-2]。本院給予腦出血患者綜合性護理,觀察該護理模式的臨床應用效果,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將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68例腦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4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齡52~81歲,平均年齡(64.32±2.63)歲;出血量12.67~38.24ml,平均出血量(25.66±3.05)ml。觀察組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齡54~79歲,平均年齡(63.84±2.27)歲;出血量13.80~40.15ml,平均出血量(27.03±2.72)ml。兩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手術治療,在性別、年齡及出血量等一般資料上進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給予患者常規護理模式,該護理模式包括心理護理、急救護理及康復鍛煉。心理護理:患者入院后,采用和藹的語氣、通俗易懂的語言與患者進行交流,了解患者的病情,同時講解本院的醫療水平及具有代表性的成功案例,獲取患者的信任,增強其治療的信心;急救護理:如患者處于急性期,給予患者靜脈滴注甘露醇并給予降壓藥與凝血劑類藥物;如患者疼痛或者不受控制,適當給予其鎮靜劑穩定其情緒等;康復鍛煉:指導患者床上、床下的運動方法。
1.2.2觀察組給予患者綜合性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具體如下:①心理護理:患者入院后,采用和藹的語氣、通俗易懂的語言與患者進行交流,了解患者的病情,同時說明本院的醫療水平及具有代表性的成功案例,獲取患者的信任,增強治療信心;②急救護理:指導患者采用平臥姿勢同時將枕頭適當墊高15~30°;如患者出現惡心、嘔吐情況,將患者頭部偏向病床的一側;如患者處于急性期,給予患者靜脈滴注甘露醇并給予降壓藥與凝血劑類藥物;如患者疼痛或者不受控制,適當給予其鎮靜劑穩定情緒等;③環境護理:每天巡查病房,保持病房的通風、地面及床上用品的清潔情況;將病房的溫度控制在28°,光線適宜;④并發癥護理:為患者留置導尿管,保持尿管的順暢;叮囑患者排便時不要用力,必要時給予其緩瀉劑、開塞露;定時為患者翻身,清洗身體并按摩受壓肌肉;定期更換病號服與床上被褥等用品;⑤康復鍛煉:為患者制定康復鍛煉計劃,早期的康復鍛煉以床上運動為主,可幫助患者活動關節病并指導患者開口說話;患者病情好轉后,可嘗試性下床鍛煉,練習拄杖行走;后期鍛煉患者獨立行走的能力,并進行自主穿衣、喝水等日常生活能力的鍛煉。
1.3觀察指標比較兩組患者的負性情緒評分、治療依從率與并發癥發生率。負性情緒的評分包括焦慮與抑郁評分,焦慮評分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3]進行評定,而抑郁評分則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DS)[4]進行評定,分數越低表示患者負性情緒越輕。治療依從性根據患者的治療配合情況進行評定,分為積極、一般、消極3個等級:①積極:患者完全配合醫護人員治療工作;②患者基本配合的醫護人員的治療工作;③消極:患者完全不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④治療依從率=(積極例數+一般例數)/總例數×100%。

2結果
2.1兩組護理護理前后負性情緒評分對比護理前,兩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之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焦慮、抑郁評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焦慮、抑郁評分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前后負性情緒評分對比表 (分,±s)
注:與本組護理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護理后比較,#P<0.05。
2.2兩組治療依從率對比對照組積極9例,一般15例,消極10例,治療依從率為70.59%;觀察組積極11例、一般21例、消極2例,治療依從率為94.12%。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對比對照組尿路感染3例、再次腦出血1例、肺部感染3例、壓瘡2例、便秘2例,并發癥發生率為32.35%。觀察組肺部感染1例、消化道出血1例、再次腦出血1例、尿路感染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11.76%。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近年來,腦出血的發病率出現逐年上升的趨勢。如何做好腦出血患者的臨床護理,提高患者的預后情況也成為眾多醫護人員在工作中的所要面對的問題[5-6]。綜合性護理是一種給予患者心理、生理等各方面干預的綜合性的臨床護理模式。通過全面的護理對患者各方面不利于情況進行有效規避;給予患者康復鍛煉,促進其語言、運動、免疫等功能的恢復,從而提高患者的預后[7-8]。本院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焦慮評分(52.36±1.73)分與抑郁評分(52.58±2.51)分低于對照組的(59.54±2.14)分、(59.72±2.47)分,治療依從率94.12%高于對照組的70.59%,并發癥發生率11.76%低于對照組的32.35%,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給予腦出血患者綜合性護理能緩解患者負性情緒,提高治療依從性,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林緋.護理干預對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中風與神經疾病雜志,2013,30(06):563.
[2]劉杰,楊蕾.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患者中應用的意義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4,12(09):17-19.
[3]劉杉.綜合性護理對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的效果觀察[J].臨床醫藥文獻雜志,2015,02(27):5662.
[4]朱素琴,陳松芳.綜合性心理護理干預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治療遵醫行為、并發癥、護理滿意度和預后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4,52(06):108-110.
[5]汪益瓊.對腦出血患者進行綜合性護理的效果探究[J].當代醫藥論叢.2014,12(21):88-101.
[6]吳歷.護理干預對腦出血急性期患者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04):11-13.
[7]張麗霞,陳光.對腦出血急性期患者進行綜合性護理的效果觀察及體會[J].醫學信息,2015,28(09):250.
[8]潘賢妃,王海英, 童巧薇,等.合性護理干預對腦出血患者負性情緒、治療依從性和并發癥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3,10(33):135-137.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6)08-0114-02
(收稿日期:2016.02.19)